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fā)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xiàn)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臨沂市沂南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王維平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情感與心理的引導。在日常教學中,除了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還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和情感狀態(tài)。心理健康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人際關系以及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通過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我得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心理學在人際關系和教育中的應用,特別是如何通過教育幫助學生面對情感困擾和心理障礙,促進其身心健康。
情感支持與心理疏導的重要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通過蛤蟆先生的心理咨詢過程,描繪了抑郁癥的復雜性與深刻影響。蛤蟆先生最初是一個充滿活力、喜歡冒險的人物,他的抑郁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長時間的情感壓抑與自我放棄中逐漸加深的。蛤蟆在朋友們的關心和支持下逐漸意識到自己內心的痛苦,最終走上了自我反思和改變的道路。這一過程不僅展示了心理咨詢的重要性,也突顯了情感支持對個體心理恢復的關鍵作用。
作為一名教師,我同樣會遇到一些情緒低落或有心理困擾的學生。這些學生可能會表現(xiàn)出不關心學業(yè)、逃避社交或缺乏自信的行為。教育者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更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需求。例如,當我發(fā)現(xiàn)某個學生情緒波動較大,可能是因為家庭問題、友情困擾或學習壓力時,我會盡量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和包容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感受到關懷與理解。通過一對一的交流,幫助學生表達他們的困惑和壓力,引導他們正確面對和處理負面情緒。
蛤蟆先生的朋友們,如鼴鼠和河鼠,盡管無法為蛤蟆解決所有問題,卻始終在他身邊給予他安慰和支持。這種無條件的情感支持讓蛤蟆感到溫暖,促使他最終走向自我改變。這讓我反思到,在教學中,教師的情感支持和陪伴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即使不能立刻解決學生的困擾,但只要學生感受到關愛和溫暖,他們就能從心理上獲得一定的安慰,為下一步的成長打下基礎。
心理咨詢與自我反思的必要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中,蛤蟆先生的心理治療過程充滿了反思和自我探索。在最初的幾次咨詢中,蛤蟆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幫助。他堅持認為,外界的關心和幫助會自動解決他的心理問題。然而,隨著與心理咨詢師蒼鷺的深入對話,蛤蟆逐漸明白,改變不是依賴他人的勸告,而是要從自己內心的自我認知和責任開始。
這一過程讓我深刻認識到,作為教師,我們同樣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在教育過程中,我們不應僅僅滿足于知識的傳授,更要幫助學生理解自己,認識到他們的行為與情感是可以通過反思和調整來改變的。正如蛤蟆先生從最初的抗拒到最終的自愿接受咨詢,學生們在面對挫折和困境時,往往需要的是時間和空間去理清自己的情緒與想法。而作為教師,我們應當通過關心與引導,幫助學生逐漸建立自我認知,鼓勵他們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非依賴外部因素。
舉個例子,在面對情緒波動大的學生時,我會通過定期談話了解他們的壓力源,幫助他們理清思路,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學生在認知到問題的根源后,通常會表現(xiàn)出更強的責任感和應對能力,這種自我反思的能力是他們日后成長和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
支持與陪伴——教育中情感認同的力量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最感人的部分之一,就是蛤蟆先生在朋友們無條件支持和陪伴下逐漸走出抑郁。蛤蟆一度陷入深深的孤獨和自我懷疑中,而他的朋友們始終沒有放棄他,給了他無限的情感支持。盡管蛤蟆自己并沒有完全理解自己為何陷入抑郁,但朋友們的陪伴讓他在最艱難的時刻找到了依靠,這種支持不僅幫助蛤蟆克服了心理上的困擾,更為他提供了走出困境的力量。
在教育實踐中,學生常常因為家庭問題、友情沖突或學業(yè)壓力感到孤獨和迷茫。教師的情感支持在這時尤為重要。對于一些成績優(yōu)異但情感脆弱的學生,我們不僅要關注他們的學術表現(xiàn),更要關心他們是否在情感上得到了滿足和支持。就像蛤蟆的朋友們一樣,我們可以通過與學生建立信任關系,讓他們在遇到困難時,知道可以向我們求助,無論是學業(yè)上的,還是情感上的。
例如,在一個學生因為家庭變故而情緒低落時,我會在課后與他進行單獨溝通,了解他的困擾,并在課堂上給予他更多的鼓勵與關心。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老師的支持,還能夠逐漸消除內心的孤獨感,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和社交活動中。
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的呵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這本書給我?guī)砹松羁痰慕逃此?。蛤蟆先生通過與心理咨詢師的十次對話,最終在朋友們的支持下找到了自我認知的突破口,走出了抑郁的陰影。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克服情感困擾,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的呵護。在今后的教育實踐中,我將更加注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與情感需求,幫助他們在學業(yè)和情感上都獲得更好的平衡。正如蛤蟆先生通過自我反思和朋友的支持逐漸恢復了自信,我們每一位教師也應通過細致的觀察和真誠的陪伴,幫助學生在情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堅定。通過心理疏導和情感支持,讓學生擁有更健康的心理,才能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穩(wěn)、更遠。
參考文獻:
[1]李悅.情感心理學與思政教育實踐的融合路徑探索[J].科教導刊,2022,(08):47-49.DOI:10.16400/j.2022.08.016.
[2]曹(王瑩)文,樊靜,徐夢.“心理+”融合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J].江蘇教育,2021,(33):15-18.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