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的詩
第69首

詩歌
當你聽到杜鵑的啼鳴
文/格命草
當你聽到杜鵑的啼鳴
在暮春的野空中
布谷——布谷——
回旋往復,四聲一度
那是春天不舍的長嘯
一場盛大的告別儀式
在無人的暮野拉開帷幕
歌聲四起,萬物狂飆
有什么理由繼續(xù)矜持下去
打開心扉吧!春天在向你告別
你該回應以摯誠的響哨
當你聽到杜鵑的啼鳴
你應知道
春天已經(jīng)悄然轉身
當你聽到我的心跳聲
你該知道
離合比悲歡有更深的愛戀
賞析
此詩用輕盈的意象和遞進的哲思,構建了一幅關于季節(jié)更迭、情感認知與生命體悟的立體畫卷。詩人借杜鵑啼鳴這一傳統(tǒng)意象,打破傷春悲秋的固有窠臼,在自然節(jié)律中提煉出關于“告別”與“愛戀”的新解。
杜鵑啼血作為古典詩詞中的經(jīng)典意象,常與離愁、哀怨綁定(如“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而詩人卻賦予其“春天不舍的長嘯”的新質?!伴L嘯”一詞自帶金石之音,將傳統(tǒng)意象的陰柔氣質轉化為陽剛的生命吶喊?!八穆曇欢取钡囊?guī)律性啼鳴,被解構為“回旋往復”的儀式感,仿佛自然在以特定的節(jié)拍,為季節(jié)更替舉行莊嚴的慶典。這種對古典意象的現(xiàn)代轉譯,既保留了文化基因,又注入了“萬物狂飆”的當代生命意識——告別不再是頹唐的嘆息,而是充滿力量的狂歡。
詩中“不舍”與“狂飆”形成情感的第一重張力:春天的離去本應伴隨悵惘,詩人卻以“歌聲四起”的狂歡場景消解了傷感情緒。這種“反向書寫”揭示出生命的本質規(guī)律:告別從來不是單一的失去,而是新舊能量的交替?!按蜷_心扉吧!春天在向你告別”的呼告,將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回應,“摯誠的響哨”代替了傳統(tǒng)的泣涕,完成了情感認知的升級——真正的告別,是用熱烈的擁抱致敬逝去,而非用眼淚囚禁時光。
第二重張力藏于“杜鵑啼鳴”與“心跳聲”的呼應。自然意象(杜鵑)與身體意象(心跳)的并置,將季節(jié)更替的宏觀規(guī)律,微縮為個體情感的微觀波動?!半x合比悲歡有更深的愛戀”一句,以哲學性斷語突破抒情表層:傳統(tǒng)語境中“悲歡”側重情緒體驗,“離合”則指向存在狀態(tài)的本質——聚散無常本就是生命的常態(tài),而在這種動態(tài)平衡中,反而孕育著更具韌性的愛戀。這種對情感本質的提煉,使詩歌超越了傷春的小我,抵達對生命輪回的豁達觀照。
第一層哲思源于對“告別儀式”的重新定義:當暮春不再是“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凄涼場域,而是“無人的暮野拉開帷幕”的劇場,詩人暗示生命的每個階段都自帶其隆重性。第二層哲思通過“矜持”與“響哨”的對比展開,批判了人類慣于自我封閉的心理慣性,倡導以赤誠姿態(tài)回應世界的饋贈。第三層哲思則在“杜鵑啼鳴”與“心跳聲”的通感中爆發(fā):自然的節(jié)律與個體的脈搏形成共振,暗示人與自然本就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體,離合之間的愛戀,既是對具體人事的眷戀,更是對存在本身的禮贊。
這首詩,如同暮春野空中的一縷清風,吹散了傳統(tǒng)傷春詩的愁云,帶來了關于告別與成長的清新認知。當我們聽懂杜鵑啼鳴不是“不如歸去”的哀號,而是“萬物狂飆”的生命號角;當我們明白離合不是情感的斷裂,而是愛戀在時空維度的延展,便會發(fā)現(xiàn):每個季節(jié)的轉身,都藏著下一個季節(jié)的伏筆;每次告別的陣痛,都在為新的相遇積攢力量。正如詩中最后兩句的神來之筆,將自然意象與心靈悸動無縫銜接——原來,所有的自然規(guī)律都是情感的隱喻,所有的聚散離合,都是生命長河中最動人的和聲。
往期詩歌
格命草

格命草,自稱詩者,讀睡詩社創(chuàng)辦人,《讀睡詩選》主編,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主編出版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目前選評經(jīng)典詩歌,名人名詩500余首,《格命草詩評(一)(二)(三)(四)(五)》已完成,詩評系列叢書正在持續(xù)創(chuàng)作中。付費評詩,付費寫詩評集,付費推廣詩歌,個人詩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詳談)。
關注格命草,一起讀經(jīng)典
贈送您詩集《讀睡詩選》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
《格命草詩評(第二輯)》
《格命草詩評(第三輯)》
《格命草詩評(第四輯)》
《格命草詩評(第五輯)》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第四輯)(第五輯)》歷時一年多,共收錄詩評500篇,72萬多字,目前頭條閱讀量110多萬次,微信公眾號閱讀量130多萬次,百度閱讀量55多萬次,時機成熟會正式出版。歡迎收藏閱讀。關注格命草微信公眾號,閱讀最新詩評,如需付費評詩,付費推廣詩歌,付費寫詩評集,個人詩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詳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