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到來,各種飲品相當誘人!喝不完的飲料,不舍得倒掉,卻又隱隱擔心,這可怎么辦?跟隨專家掌握如何正確保存,快來聽聽吧!
醫(yī)學顧問
上海市同仁醫(yī)院
營養(yǎng)科主任 謝華
奶類飲料
奶類飲料富含蛋白質、鈣等營養(yǎng)物質,是細菌的培養(yǎng)基。隔夜后,在適宜的溫度下,微生物會迅速繁殖,蛋白質容易變質,奶類飲料可能會出現(xiàn)分層、結塊、發(fā)酸等現(xiàn)象,營養(yǎng)被嚴重破壞。
隔夜奶別喝
一定不能喝隔夜的奶類飲料,飲用后會對健康產生危害。
酒類飲料
高度酒,由于酒精含量高,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微生物難以存活,隔夜后基本不影響飲用。但像葡萄酒等低度酒,酒精含量較低,隔夜后易被氧化,口感會變得酸澀,還可能因微生物滋生而變質。
別用塑料瓶裝酒
酒精會溶解塑化劑,隔夜酒喝出“塑料味”。黃酒開封后,要煮沸、再冷藏,能多放24小時。
咖啡飲料
咖啡飲料中的主要成分——咖啡因相對穩(wěn)定。隔夜后,咖啡的香氣會揮發(fā),而且咖啡中含有的蛋白質和糖分,也可能會成為微生物滋生的溫床,從而變質。

圖源:千圖網
咖啡渣別倒
鋪一層咖啡渣在杯底,能抗氧化,冷藏延長4小時。杯蓋別扣緊,留條縫,防脹氣。
茶類飲料
茶類飲料含有茶多酚、咖啡因等成分。隔夜后,茶多酚會發(fā)生氧化,抗氧化能力減弱,茶香也會變淡,口感不如新鮮泡制。同時,如果保存不當,微生物污染的概率增加,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圖源:千圖網
茶葉別泡太濃
濃度越高,隔夜越苦,建議1:50比例泡。曬干的桂花、陳皮,能吸異味,放茶葉罐里,當天然干燥劑。
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主要成分是碳酸水、糖、二氧化碳等。隔夜后,二氧化碳會溢出,導致口感從原本的清爽帶氣變得寡淡。若保存不當,在含糖的條件下,微生物滋生的風險會增加,飲用后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
冰鎮(zhèn)碳酸飲料別超24小時
二氧化碳逃逸后,糖分加速結晶,搖晃時變噴泉,說明已經變質,趕緊倒掉。
自制飲料“三要點”
01
選容器:玻璃瓶>保鮮盒>塑料瓶
玻璃瓶最安全。
它像“鐵飯碗”一樣穩(wěn)定,不會和酸甜飲料起反應,營養(yǎng)素也不容易流失。
保鮮盒(食品級塑料)次之。
短期用沒問題,但裝果汁久了,可能滲出少量有害物質。
塑料瓶最不推薦。
尤其裝碳酸飲料或酒類時,可能釋放塑化劑,而且反復用易滋生細菌。
劃重點
居家可以選用一些帶刻度的瓶子,這樣既能控制攝入量,又能提醒保鮮期。
02
看時間:存放超過24小時的飲料需警惕
飲用冰鎮(zhèn)飲料時,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尤其是自制飲料,貼標簽寫制作時間。
不少人認為食品冷凍冷藏安全衛(wèi)生,但實際上陷入了一些誤區(qū):
?可能存在很多細菌,如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和化膿性葡萄球菌等細菌均能在零攝氏度以下生存。
?保存飲料一定要有冷藏條件,否則由于冷藏溫度不夠,融化后需要重新冷凍,其食品安全無法保證。
劃重點
家里自制的飲料,雖然沒有標簽,但可以自己用便簽標注好制作日期和量。
冷藏超過48小時,建議棄之。特別是進入高溫天,更要縮短保存時間,盡早飲用。
03
防變質:糖/酸/低溫“組合拳”
含糖飲料,最多放冰箱冷藏2天,表面長膜/變酸趕緊扔!
奶制品開封后,務必24小時內喝完。
喝剩的茶晾涼后,倒進帶蓋容器里,加兩顆話梅(酸味能抑菌),冷藏也不超過1天。
劃重點
飲用飲料時,注意觀察:
? 無刺鼻氣味、無酒精發(fā)酵味。
? 色澤應清澈透明,不混濁、不沉淀。
如發(fā)現(xiàn)飲料分層,有絮狀沉淀或有攪不散的沉淀,若發(fā)現(xiàn)這樣的變質信息,哪怕只有一點點發(fā)霉,趕緊扔掉,切不可怕浪費,得不償失!
綜合自:滬小康
編輯:陳海笑
審校:韋麗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