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這話我從小聽到大,但直到在醫(yī)院上班的姐姐給我炒了這罐茶,才真正體會到老祖宗的智慧!每天午后來一杯,手腳從早到晚都是暖烘烘的,連困擾我三年的嗯嗯難題都解決了,皮膚狀態(tài)更是像開了柔光濾鏡,這哪是茶啊,分明是仙女快樂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食材大揭秘:廚房里的"黃金搭檔"

這罐茶的主角是家家都有的大米,不過得是粳米!別看它白白胖胖不起眼,炒過后就成了"吸濕小海綿"。配角的姜絲要選老姜,切得細辣味才夠勁兒。紅棗得是去了核的灰棗,肉厚核小像蜜糖。陳皮要選三年陳的才夠香,掰開能看見星星點點的油室,那叫一個地道!

別小看這四樣食材,生姜里的姜辣素可是天然暖寶寶,比暖寶寶貼還管用;紅棗的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20倍,補血養(yǎng)顏全靠它;陳皮含有的橙皮苷,科學驗證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比吃健胃消食片還自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喝出健康美:身體發(fā)出的3個信號

這茶簡直是給現(xiàn)代人量身定制的!辦公室久坐族是不是總感覺后腰涼颼颼的?那是寒氣在作祟!喝上三天,小腹就像揣了個暖水袋。還有那些三天不蹲坑就難受的姐妹,茶里的膳食纖維搭配姜的溫熱,能讓腸道動起來!更絕的是姨媽期,以前疼得直不起腰,現(xiàn)在小腹墜脹感明顯減輕,這可比喝紅糖水管用多了!

堅持喝半個月,皮膚狀態(tài)會有驚喜!姜的抗氧化成分能中和自由基,紅棗的鐵元素讓臉色透出自然紅暈。閨蜜都問我是不是偷偷打了水光針,其實只是每天多喝了杯茶而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手殘黨也能做:廚房小白秒變大廚

準備食材超簡單:大米100克(約半碗)、老姜1塊、灰棗8顆、陳皮5克。重點來了——大米千萬別洗!直接下鍋小火慢炒,炒到米粒變成金黃色,噼啪作響像在放鞭炮。這時候趕緊下姜絲,姜絲的水分蒸發(fā)后,會散發(fā)出焦糖香,這時候再放紅棗碎。

重點技巧:紅棗要剪成指甲蓋大小,太大不容易炒干;陳皮最后放,炒3分鐘聞到橘香就關火。全程小火慢炒,炒完晾涼裝進密封罐,夠喝一個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神仙喝法:解鎖3種隱藏搭配

光喝原味茶就夠好喝了,但要是想玩點花樣,我有獨門秘籍!加兩朵玫瑰花,美容效果翻倍;放三顆桂圓肉,暖宮效果更佳;要是最近吃多了油膩的,加片新鮮山楂,第二天肚子立馬平坦!記住千萬別加糖,紅棗本身的甜味就足夠,喝的就是食材本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五、養(yǎng)生冷知識:這些細節(jié)要注意

喝這茶也有講究!早上7-9點胃經當令時喝最佳,這時候喝能最大程度吸收營養(yǎng)。但晚上千萬別喝,姜的辛溫特性容易讓人睡不著。生理期量大的姐妹前三天先別喝,等量少了再續(xù)上。要是最近上火,可以少放點姜絲,多加兩朵杭白菊平衡一下。

現(xiàn)在我家冰箱里永遠備著兩罐,一罐自己喝,一罐給老媽。她之前總說膝蓋涼,喝了半個月,現(xiàn)在廣場舞都能多跳兩支!這茶啊,就像給身體裝了個小太陽,從里到外都暖洋洋的。姐妹們還等什么?趕緊把廚房里的食材翻出來,花20分鐘炒一罐,這可比買保健品劃算多了!喝完記得回來留言,讓我也看看有多少人被這杯茶圈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