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晨報記者 錢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即日起至5月5日,2025上海名特小吃風味展在浦東世紀公園內(nèi)拉開序幕,作為今年“第六屆上海五五購物節(jié)”的活動之一,在由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yè)協(xié)會主辦的本屆小吃風味展上,滬上22家滬上名店攜近百種經(jīng)典小吃集結于此,為市民游客奉上一場穿越時空的舌尖之旅>

老字號煙火氣飄起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老字號煙火氣飄起來

今天上午,世紀公園1號門入口處已排起長隊。王家沙在這次展會上,王家沙讓市民們重溫了小時候的味道,油煎餛飩、油墩子,蟹殼黃、上海最具有特色的綠豆刨冰、赤豆刨冰等等,還有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青團、端午粽、八寶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老盛昌的展臺上,帶來了老盛昌的手工肉包菜包梅干菜包,還有蟹殼黃、南瓜團子,尤其是蘇州特產(chǎn)糍毛團,采用了馬蘭頭筍丁餡,內(nèi)香外糯,口感軟酥,另外還有鐵板魷魚、咖喱蛋汁大排、熟食小吃等特色產(chǎn)品。

蘇州河畔的"松鶴樓"師傅推出了松鶴樓酥餅,花生味、核桃味和腰果味備受歡迎;"南翔饅頭店"的蒸籠疊成小山,揭開剎那,小籠包的鮮香隨白霧噴涌而出;"鮮得來"的排骨年糕在鐵板上滋滋作響,淋上秘制醬汁的瞬間引得圍觀人群紛紛舉起手機。

上海的特色小吃,不僅吸引了上海市民,還吸引了很多老外慕名而來。一位來自德國的外國友人對記者說,“每次到上海來旅游,上海的各種小吃,是一定要體驗的,太好吃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參加本次活動的是上海22家家喻戶曉的名小吃企業(yè),有沈大成、大壺春、德興館、鮮得來排骨年糕店、洪長興、小金陵鹽水鴨店、王家沙、綠楊邨、美新點心店、大富貴、老盛昌、鴻瑞興、蘇州松鶴樓和南翔饅頭店、光明村、小楊生煎等,市民們可以大快朵頤。

指尖上的酥香交響曲

上海小吃中蘊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技藝,既是味覺的傳承,更是匠心的活態(tài)延續(xù)。在本次小吃風味展上,市民們也能近身觀摩一些小吃的非遺技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始創(chuàng)于1945年的王家沙,將一道江南傳統(tǒng)點心“蟹殼黃”做成了上海灘的金字招牌。其形如蟹殼,色澤金黃,外皮以豬油層層起酥,撒滿芝麻烘烤后酥脆掉渣,內(nèi)餡分甜咸兩派:甜口是綿密油潤的黑洋酥(黑芝麻糖餡),咸口為鮮香蔥油或經(jīng)典蘿卜絲,咬開瞬間熱香撲鼻。王家沙老師傅堅持炭火吊爐古法烘烤,面團貼壁時“啪”一聲脆響,出爐時酥皮竟達16層,堪稱“指尖上的酥香交響曲”。這只承載著石庫門煙火記憶的蟹殼黃,如今仍是南京西路總店門口排隊的長青美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鮮得來排骨年糕是上海老字號美食,選用優(yōu)質豬肋排,經(jīng)秘制鹵料腌制后,采用“兩次煎炸法”使排骨外脆里嫩、形似扇形;年糕則選用松江大米,經(jīng)傳統(tǒng)手工工藝制成,潔白細膩、軟糯不粘。最后搭配特制甜面醬和辣醬油,形成咸鮮甜辣的獨特風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吃里藏著城市密碼

“上海小吃不僅是食物,更是一部流動的城市發(fā)展史?!鄙虾J胁惋嬇腼冃袠I(yè)協(xié)會秘書長徐長寧介紹說。

從弄堂口的柴爿餛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位帶著孫輩前來的老上海感慨:“很多年沒見的竹編蒸籠、銅制湯勺,這些上海老物件和上海手藝,在這里看到了,讓我想起了小時的弄堂味道,非常親切。”

另一位從閔行專程趕過來的朱阿姨說,從小就喜歡吃蟹殼黃,這些小吃,讓她想起了過去的歲月和老上海的時光。上海小吃是上海幾代人的集體記憶,是上海餐飲對外的一張名片,上海也是全國各種小吃薈集之地,遍布大街小巷的上海小吃讓人難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徐長寧介紹說,小吃是上海具有代表性的餐飲業(yè)態(tài),它不僅有品牌特色和本地特色,更與大眾民生消費緊密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