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萬輛!這個數(shù)字,讓所有質疑中國轎車的人都閉上了嘴!”

4月21日,吉利的浙江湖州長興工廠總裝車間突然爆發(fā)出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隨著最后一道工序檢查完畢,一輛嶄新的吉利第4代 帝豪 參數(shù) 圖片 )2025款緩緩駛下生產(chǎn)線,來到眾人眼前。這是帝豪家族開啟第四個百萬時代的起點,更是中國自主轎車的歷史性突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將時鐘的指針撥回到15年前的2009年,這一年,中國首次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但自主品牌卻深陷“低端困局”——在轎車市場前10榜單中,竟無1款自主車型。在這樣的背景下,第1代帝豪橫空出世,不僅改寫了吉利的企業(yè)命運,更成為中國品牌對抗合資陣營的關鍵轉折點。

15年,400萬輛、多次蟬聯(lián)中國A級燃油車家轎銷量冠軍、暢銷全球25個國家、成為沙特銷量第一、菲律賓第二的中國品牌轎車……這些數(shù)字,正是對帝豪這些中國品牌堅守者最好的回答——當年那批被嘲笑的"國產(chǎn)實驗品",如今已跑遍世界每個角落,那些質疑的聲音早被全球400萬帝豪車轟鳴的引擎聲碾得粉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工廠生產(chǎn)線上,第4000001輛帝豪車正在裝配,機械臂揮舞的軌跡仿佛在書寫一個嶄新的時代——屬于中國轎車的黃金時代,真的來了!更重要的是,這個時代,中國品牌不是在造車,而是在改寫游戲規(guī)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中國質疑”到“中國答案”

“中國人造不出好家轎?”

2009年,盡管中國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但是自主品牌卻陷入“寒冬”,合資品牌的4S店人頭攢動,大眾 速騰 、豐田 卡羅拉 的成交價動輒15萬元起,但仍供不應求,而在自主品牌的展廳中,6萬元以下的“廉價車”堆積如山,銷售人員蹲在門口抽煙,半天等不來一個顧客。

這個時候,對于中國自主品牌來講,要么做一款能活下去的車,要么等著被市場淘汰。一時間行業(yè)論壇哀鴻遍野,當行業(yè)大佬們都在討論中國汽車如何過冬時,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在《中國汽車如何過冬》的對話節(jié)目中語驚四座:我沒有感到寒冷,要說冬天,對于我們吉利也是一個暖冬,生產(chǎn)在加班加點,許多機會在等著我們。

8個月后,2009年8月,帝豪EC7以"破局者"姿態(tài)登場,讓吉利實現(xiàn)了三重突圍:一是安全突圍,以46.8分的CNCAP五星成績,打破"國產(chǎn)車不安全"的偏見;二是價格突圍,7.98萬起售價卻標配ESP,重構A級車價值體系;三是渠道突圍:800家經(jīng)銷商中60%完成形象升級。

沒有帝豪就沒有今天的吉利。更重要的是,它重塑了吉利的品牌基因——從“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轉向“造每個人的精品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第1代到第4代,帝豪累計 9 年穩(wěn)居中國家轎銷量前十,打破了中國人造不好家轎的“質疑”,并逐漸為吉利注入持續(xù)發(fā)展的動能。

如今,第4代帝豪2025款的出現(xiàn),不僅證明了中國自主品牌不僅能造好家轎,更重塑了家轎價值標準,打造了屬于自己的“中國答案”。當合資品牌還在用"減配降價"收割市場時,第4代帝豪2025款正以"價格下沉、品質登頂"的顛覆姿態(tài),重新定義6萬級家轎的價值標準。它用6萬級的價格,以寬體低趴的新中式設計、世界級的BMA模塊化架構、安全可靠的冠軍品質、越級領先的智能科技等四大冠軍基因,讓全球家庭享受到了“經(jīng)濟艙的價格,頭等艙的體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帝豪的這種"技術下放"戰(zhàn)略,正在演繹一場精彩的價值升遷。同樣正因為有了帝豪的“技術普惠”,消費者才愿意相信極氪、銀河的"豪華平權"。這種"金字塔式"的品牌進階策略,比直接沖擊高端更符合中國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中國標準”到“世界標桿”

“現(xiàn)在世界汽車工業(yè)的新中心是中國?!?/p>

當外媒逐漸確認并頻繁公開論斷時,世界汽車工業(yè)的權力版圖正在重塑,中國汽車工業(yè)正在從“跟隨者”轉變?yōu)椤岸x者”。帝豪等中國品牌的崛起,正是這一歷史性轉變的最佳注腳。

一串串數(shù)字證明了一切:帝豪暢銷全球25個國家,全球總銷量直逼400萬輛大關,相當于每2分鐘就有一個家庭選擇帝豪,車身疊起來約650座珠穆朗瑪峰、覆蓋面積約4700個標準足球場,首尾相連繞赤道約460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轎車的身份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從虛心求教的“學生”,變成了制定標準的“考官”。帝豪400萬輛的全球銷量,不僅是一個銷售數(shù)字,更是中國品牌重新書寫全球汽車市場規(guī)則的證明。這有兩重意義。

其一,撕開合資品牌壟斷的鐵幕,帶動中國品牌破局。A級轎車市場,歷來是合資品牌的“戰(zhàn)略堡壘”,2009年,中國品牌在這一細分市場的份額僅為12%,帝豪的誕生,成為自主品牌正面抗衡合資的關鍵力量。2025年,中國品牌在6-10萬元家轎市場的份額已飆升至47%,形成對合資品牌的“反包圍”。

其二,打破“中國制造等于廉價”的刻板印象,成為全球市場的“價值標桿”。據(jù)悉,帝豪是第一款獲得E-NCAP四星安全認定的車型、第一款獲得出口免檢資格的轎車;第一款獲得中汽研汽車可靠性管理流程認證證書的車型;并且連續(xù)兩年獲得J.D. Power中國汽車產(chǎn)品魅力指數(shù)研究緊湊型轎車TOP1權威認證。

更重要的是,帝豪扮演了中國汽車工業(yè)"金鑰匙"的角色,成功打開了重要的兩扇大門:一扇“高質低價”的國民家轎大門,另一扇是中國品牌出海的全球化大門。從安全到智能,從燃油到混動,帝豪的每一次進化,都在重新定義“全球家轎”該有的樣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不是閉門造車,也不是人云亦云,是帝豪15年如一日的堅守與進化——堅守燃油車市場,在技術上進化。例如,其CVT變速箱經(jīng)歷了百萬公里級的品質淬煉,從黑河-40℃的極寒測試,到吐魯番70℃地表溫度的暴曬試驗,到青藏高原的低氧環(huán)境驗證,再到到海南高濕度鹽霧腐蝕測試……累計超過1000萬公里的實車測試里程,相當于繞地球赤道250圈。很明顯,帝豪已經(jīng)不是在堅守燃油車,而是在重新定義燃油車的技術天花板。

帝豪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品牌已掌握了一項關鍵能力——在不同技術路線中都能培育出核心競爭力,這種能力,或許比選擇某條技術路線更重要。

郭博士說:

從中國制造的品質質疑到世界標桿的價值認可,帝豪用15年完成的一場漂亮的“三級跳”。從0到400萬輛,帝豪用實力證明了中國汽車可以重新定義全球出行市場的價值標準。從4000001輛開始,帝豪以及中國汽車工業(yè)的故事翻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