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于4月30日(周三)10:00,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2號樓新聞發(fā)布廳(西城區(qū)北禮士路甲38號)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時令節(jié)氣與健康(立夏)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新聞發(fā)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胡強強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新聞發(fā)布會。
5月5日我們將迎來立夏節(jié)氣,此時日照增加,氣溫逐漸升高。大家在假期外出的時候要做好健康防護,注意手衛(wèi)生和飲食飲水衛(wèi)生,長時間戶外活動的要注意防曬保濕、防蚊蟲叮咬,同時要關注身體可能會出現的異常信號,做好自我監(jiān)測,健康出行。
今年的5月6日是第27個“世界防治哮喘日”,建議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外出時要科學佩戴口罩,減少過敏原的接觸。
今天的發(fā)布會我們將重點圍繞立夏時節(jié)的中醫(yī)保健、哮喘防治、皮膚健康等問題,請各位專家共同回答大家的提問。
出席今天發(fā)布會的嘉賓有:
北京協和醫(yī)院主任醫(yī)師支玉香女士;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鄭徽女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主任醫(yī)師陳周女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主任醫(yī)師馬建嶺先生。
下面,進入今天的現場提問環(huán)節(jié),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請舉手提問。
新華社記者
立夏后,天氣漸熱,有的人習慣于貪涼飲冷,請問這樣的生活方式對脾胃是否會有影響?“苦夏減重”是否可行?我們應該如何順應“夏養(yǎng)陽”這樣一個節(jié)律的特點?謝謝。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馬建嶺

脾胃居于中焦,它就像人體的“中央廚房”,作為后天之本和氣血生化之源,實際上它的功能是把吃進去的食物加工成營養(yǎng)套餐。脾胃是“喜暖惡寒”,長期吃一些冰淇淋、冷飲這些生冷的食物,會損傷體內的陽氣,會導致消化不良、胃口變差、腹瀉腹痛等癥狀,所以這是不可取的。但是,每個人的體質有不同,個體差異和地區(qū)差異也是存在的,所以也有人好奇為什么很多西方人習慣食用生冷食物,我們考慮跟他們長期高熱量、高蛋白的飲食和體質有關系的。
進入立夏之后,天氣變熱,有的人會出現渾身倦怠、胃口變差、腹痛煩燥等癥狀,這就是我們說的“苦夏”。“苦夏”實際上不是一種病,它只是說我們的身體對炎熱的天氣一個不適的狀態(tài)。我們通過“苦夏”來減重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為長期的胃口變差,會導致我們的身體進入一個“饑荒狀態(tài)”,新陳代謝是降低的,這樣既不容易減重,反而會導致營養(yǎng)不良。即使體重暫時有這么一個下降,但是飲食恢復之后會出現特別快的反彈。
我們《黃帝內經》講“春夏養(yǎng)陽”。立夏時分,建議大家吃一些溫熱升發(fā)之品,比如韭菜、香椿等時令蔬菜。另外,也可以借鑒“夏吃姜”的傳統養(yǎng)生方法,喝點“姜絲陳皮山楂飲”以健脾溫陽、化濕和胃。另外晚上睡覺的時候,要注意捂好肚子、護好雙腳,防止晚上的寒氣侵襲。也可以多揉揉神闕穴、中脘穴調理脾胃。這兩個穴位,神闕穴是在肚臍中央,用手掌或者手指按摩1到3分鐘,中脘穴是在我們心窩和肚臍中間連線的位置,也可以做手掌的按摩。謝謝。
中國青年報記者
現在過敏性鼻炎患者越來越多,有很多人用了不少方法,但是改善效果也不明顯,然后就不治了。請問這樣做有沒有什么風險?該如何科學防治過敏性鼻炎?謝謝。
北京協和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支玉香

好的,謝謝。我們的鼻腔和耳部以及氣道是能夠相通的,如果過敏性鼻炎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它會引起相應的并發(fā)癥,比方說可以引起中耳炎,甚至可以引起鼻竇炎。如果再往下走的話,它可以累及到我們的咽喉部以及氣管和支氣管,病人可以出現反復發(fā)作性的咳嗽,還有胸悶的表現,這也就形成了我們日常所說的咳嗽變異性哮喘。如果再加嚴重的話,引起了氣道的痙攣,再引起了喘憋,以及呼吸困難,這就形成了典型哮喘。所以,關于過敏性鼻炎,我們一定要進行科學的防治。
那么如何進行科學防治呢?既然是過敏性鼻炎,首先我們就要明確什么是過敏原,過敏原是哪些?日常能夠引起過敏性鼻炎的常見的過敏原,比如塵螨、霉菌以及花粉。如果我們是對室內的過敏原,比如塵螨或者霉菌有過敏,我們建議經常開窗通風,來進行環(huán)境的控制。如果是對室外的過敏原過敏,比方說非常常見的春夏秋花粉過敏的話,我們就建議這個季節(jié)盡可能少在戶外長期逗留以及劇烈運動,在室內我們也建議關閉門窗。如果一定要外出,建議戴口罩,經常鹽水洗鼻,這樣防止我們過多吸入這些花粉。同時,如果在室內待得時間過久,建議使用空氣凈化器,同時經常進行濾芯清潔,這樣可以防止對過敏原長期的吸入。
如果我們進行科學預防之后還是有發(fā)作的話,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建議進行藥物的治療。藥物治療首先建議用生理鹽水或者海鹽水進行洗鼻,如果還沒有控制,加用一些口服的抗組胺藥,還有鼻噴的抗組胺藥,口服的白三烯受體拮抗劑,還有鼻噴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這些藥物都是一定程度上能夠控制過敏性鼻炎的癥狀,也防止它向周圍組織和器官的蔓延。如果再加嚴重,還有一些中醫(yī)中藥的療法,比如加一些口服中藥,還有一些針灸的治療。其實在變態(tài)反應科還有一個辦法,如果鼻炎已經達到中重度了,既然已經查到了過敏原,大家可能都聽到過我們有個脫敏療法,脫敏療法就是讓病人逐漸接觸這類過敏原,讓他暴露在不同濃度的過敏原當中,讓病人慢慢適應和耐受過敏原的濃度,這樣就減輕了我們病人對過敏原的敏感性。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jié)目中心記者
常有網友調侃說,人到中年,發(fā)量稀疏,越來越多的人其實深受脫發(fā)的困擾,請問脫發(fā)的原因有哪些?我們應該如何很好地預防和治療?謝謝。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陳周

好的。目前脫發(fā)問題大家非常關注,脫發(fā)的原因有很多,也是很復雜的,主要包括遺傳因素,還有后天的一些環(huán)境因素,還有一些內分泌的因素,還有精神壓力,還有一些本身如果有頭皮疾病也會引起脫發(fā)。那么怎樣預防呢?首先,脫發(fā)不要過度解讀,比如正常毛發(fā)有一邊脫落一邊長的動態(tài)過程,如果每天脫發(fā)是50根~100根是正常的現象,它不叫做脫發(fā)。因為脫了以后還能長出來的。如果說一段時間以后,覺得發(fā)量持續(xù)減少,或者毛發(fā)變得又細又軟了,這就是病理性脫發(fā)。
怎樣預防脫發(fā)呢?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比如不要熬夜,不要過度緊張,不要給自己很多壓力,這是一方面。還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我們也發(fā)現過很多人,比如是節(jié)食減重的人,吃飯營養(yǎng)不均衡,會導致脫發(fā),這些人群就需要做到健康飲食,營養(yǎng)均衡。
關于治療方面,脫發(fā)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療的。舉例來說,一個常見的脫發(fā),就是雄激素性脫發(fā),有很多治療手段,比如外用藥物、口服藥物,還有物理治療,比如微針治療、激光治療等等,甚至有一些特別重的患者可以做毛發(fā)移植,毛發(fā)移植對于特別重的脫發(fā)——雄激素性脫發(fā)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先去醫(yī)療機構評估,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種頭發(fā)。謝謝。
中國新聞網記者
生活中一些扎傷、割傷等時有發(fā)生,什么樣的傷口發(fā)生破傷風的風險較高?有這類傷口之后的個人該如何處理?謝謝。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
鄭徽

謝謝您的提問。其實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分布是非常廣泛的,在土壤、灰塵,包括污水當中,都是可以長期存活的。如果我們的皮膚或黏膜有破口,而且傷口接觸了含破傷風桿菌的污染物,破傷風桿菌就有機會進入到我們體內,在缺氧環(huán)境下大量繁殖就會引起破傷風發(fā)病。在日常生活中,像穿刺傷、燒燙傷、擠壓傷,以及動物致傷,都是常見的感染途徑。
有人認為一些小的傷口可能不需要去醫(yī)療機構,自行處理就可以。確實,在生活當中大部分小傷口不會感染破傷風。但是臨床上也時常能看到因為一些小傷導致破傷風發(fā)病的案例,比如勞動過程中被割傷、被樹枝扎傷,由于早期的忽視或自行處理不到位導致發(fā)病,尤其是沒有規(guī)范注射破傷風疫苗的人群更容易感染。在此提醒大家,受傷后應該盡早使用流動的清水,或者生理鹽水,充分沖洗傷口。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使用有一定壓力的水流沖洗。在水流沖洗過程當中,應同時用無菌紗布或無菌棉球擦試創(chuàng)面。但是,如果傷口確實接觸了泥土等污染物,尤其是一些窄而且比較深的傷口,或者存在化膿,或者有一些傷口可能自行清理不到位會存有遺留物的,這種情況就不建議大家僅僅依靠個人簡單處理,應該盡早到醫(yī)療機構進行規(guī)范處置。
提早接種含破傷風類毒素的疫苗其實是預防破傷風發(fā)病最好的辦法,一般情況下接種過3針及以上疫苗的,5年之內受傷可以不做額外的預防。如果5年以上,根據傷口的情況和需要,可以加強接種一劑次破傷風疫苗即可。謝謝。
中國中醫(yī)藥報記者
有些哮喘患者癥狀減輕一些就自行停藥,請問這樣正確嗎?另外有沒有適合立夏時節(jié)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來減少秋冬季節(jié)哮喘的發(fā)作?謝謝。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馬建嶺
立夏之后,人體的陽氣會相對旺盛,咱們的免疫功能也有所增強,這樣一定程度上,對哮喘患者的恢復是有幫助的。但是,如果這時候自己停藥,還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因為咱們雖然說是癥狀有緩解,但是氣道的炎癥可能還存在,如果不經過醫(yī)生的專業(yè)評估就自己停藥,炎癥沒有藥物的控制就會繼續(xù)存在,或者因為一些誘發(fā)的因素,比如感冒、劇烈運動,比如說情緒的波動,就會導致哮喘再次發(fā)作,會出現一些危險。
立夏之后,對于一些養(yǎng)生的方法,我們推薦哮喘患者可以吃一些潤肺健脾的食療方,比如雪梨、百合、銀耳一起燉著吃,還有山藥或者是蘿卜一起熬湯喝,還可以試試傳統的經典中醫(yī)名方,叫“三子養(yǎng)親湯”,主要是由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配伍而成,這幾個藥也是藥食同源的幾個藥。如果哮喘患者有了咳嗽、痰多、胸悶的癥狀,可以試一下這個方子,把每個藥5到10克,清洗干凈之后煎煮15~20分鐘,作為代茶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肺腎陰虛的患者,比如手心腳心胸口發(fā)熱、失眠多夢,包括干咳無痰的患者,都不建議食用。
還可以選擇一些穴位按摩,比如天突、定喘這兩個穴位,天突穴的位置在頸部下部,胸骨柄上面凹陷處;定喘穴在脖子后面最突出的骨頭下面,旁開大約半橫指的地方。這兩個穴位都是常見防治哮喘的比較好的穴位,大家可以試一下。謝謝。
中國網記者
關于哮喘,有多種說法,如家族中沒有患哮喘的就不會得哮喘,吸入激素治療哮喘會成癮,哮喘的女性不能懷孕,夏季雷雨會發(fā)生雷暴哮喘等。請問這些說法是否正確?謝謝。
北京協和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支玉香
謝謝您的問題。首先,我們說哮喘以及一些其他的過敏性疾病是具有遺傳傾向的,但是如果是父母沒有哮喘,子女也是會患有的,為什么呢?是因為我們這種遺傳可能不是一個單基因的遺傳,可能會存在一些隱性遺傳,以及一些其他多基因的因素,父母攜帶了之后也可以遺傳給他的子女,盡管父母沒有癥狀,但是他的子女是可以患哮喘的。另外還有環(huán)境暴露的問題,比如我們暴露在大量花粉的環(huán)境,還有感染,以及煙草的暴露,都可能加重我們發(fā)生哮喘的風險。所以第一個問題,如果是父母沒有患有哮喘的話,子女也是可以患有哮喘的。
第二個問題,關于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是否成癮的問題。我們說哮喘是一個慢性的炎癥性疾病,我們的患者一旦診斷之后,需要規(guī)律長期應用這類吸入的藥物。首先,既然強調是吸入的糖皮質激素,那么它就不是一個全身的作用,所以從藥理學上來講,它是不具有成癮性的。但是我們臨床上一般建議這樣的吸入藥物會是逐漸減量,乃至于到停藥。所以,我們這個話題的結論是,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是不具有成癮性的,也不會出現戒斷癥狀。
第三個問題,關于哮喘患者是否可以懷孕。我們說現在治療過敏性哮喘的常見藥物,就是吸入性的糖皮質激素,這類藥物其實有很多種類,是對哮喘患者的妊娠是沒有影響的,所以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可以應用的。而且,我們還強烈建議,我們過敏性哮喘患者一旦懷孕之后,一定要看醫(yī)生,遵醫(yī)囑,要規(guī)律用藥。否則您在妊娠的時候,在遇到某些誘發(fā)因素的情況下,這個哮喘可以波動甚至加重,如果您沒有規(guī)律應用藥的話,哮喘加重之后,其實是導致胎兒在宮內可能產生缺氧的現象,所以我們還是推薦過敏性哮喘患者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規(guī)律用藥,而且是可以懷孕的。
第四個話題,是雷暴哮喘的一個說法。這個的確是存在的,為什么呢?因為在雷暴雨來臨之前,空氣的濕度是很大的,這些花粉顆粒會吸入很多水分,這種情況下,我們說花粉的體積是會有膨脹脹大的,在雷暴天氣它可以瞬間破裂,破裂之后花粉就形成了很多很細小的顆粒,這些細小的顆粒是很容易被吸進來,而且能夠到下氣道。一旦進入下氣道,它就有可能引起急性哮喘的發(fā)作。
除了雷暴天氣,花粉能夠誘發(fā)哮喘發(fā)作之外,其實霉菌同樣在雷暴來臨之前會產生一個過敏性哮喘的急性發(fā)作。那么如何預防呢?尤其在進入立夏之后,可能雷雨天氣增加,就建議我們患有過敏性鼻炎或者以前患有過敏性哮喘的患者一定要規(guī)律用藥,用藥把氣道的炎癥給控制好了,炎癥降低之后,在雷暴天氣的時候,發(fā)生雷暴哮喘的可能性就降低。另外,我們也建議這類患者,在雷暴來臨之前,盡可能少外出,少暴露于雷暴的環(huán)境,這樣也可以完全降低雷暴哮喘的發(fā)作情況。謝謝。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記者
不少孩子進入青春期后開始長“青春痘”,是不是過了青春期后就不再長了?有些人使用“刷酸”等治療方式治療青春痘,請問這種方式是否科學?謝謝。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陳周
謝謝您的提問,痤瘡也叫青春痘,發(fā)病的年齡跨度是很大的,數據表明,我們中國人從十幾歲開始長青春痘,有的長到40來歲。25歲之前叫做青春痘,25歲之后叫成人痘。當然有一部分小同學可能12歲之前長的叫青春前期的痘痘。那么,是不是到青春期以后就不長痘了呢?其實不是的,還是有很多人長痘的,特別是一些中年女性,我們見過很多三四十歲女性可能壓力比較大,熬夜、緊張、焦慮都會長痘的。長痘的原因就是因為她油脂分泌過多,皮脂腺導管開口比較小,排出不通暢的情況下,就導致皮脂瘀積在毛囊里,導致炎癥的發(fā)生。所以,長痘還是年齡跨度很大的。
至于治療,刷酸目前是一個比較新的方法,也用了好幾年了,刷酸醫(yī)學術語叫做化學剝脫術,它的原理就是用化學酸,比如說果酸或者超光子水楊酸,會導致表皮可控性的損傷,主要是角質層的脫落,堵塞的毛囊口會疏通,把油脂能排出來。這是第一個作用。第二個,像水楊酸是消炎的,還可以促進膠原的再生,有些輕微的痘坑是可以修復的,所以刷酸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刷酸,如果有些患者本身對水楊酸過敏,就不能刷酸。如果這些患者有皮膚疾病,像皮炎濕疹,皮膚干燥受損就不能刷酸。有些患者剛剛旅游回來,暴曬后也不能刷酸。刷酸也是要到醫(yī)療機構先評估,由醫(yī)生給處方的。謝謝。
澳門月刊記者
當哮喘患者出現運動后咳嗽、夜間憋醒等預警信號時,是否需要調整用藥或及時就醫(yī)?哮喘急性發(fā)作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正確處理,會不會危及生命?謝謝。
北京協和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支玉香
好的,謝謝您的問題。如果哮喘患者在運動的時候出現了發(fā)作性咳嗽,或者在晚間睡覺的時候出現經常憋醒,這些情況說明這個哮喘已經不平穩(wěn),已經出現波動了,有可能是哮喘的急性大發(fā)作。這類患者一旦出現這些癥象的時候,要看醫(yī)生,對原來的方案進行調整,有可能需要增加一些吸入的藥物。比方說我們有常用的像吸入的糖皮質激素,還有支氣管舒張劑的聯合應用,原來的劑量如果是小劑量,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醫(yī)生根據您的情況可能會增加劑量。
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比如您還沒有去看醫(yī)生,晚間已經出現了劇烈咳嗽,甚至憋醒,而且呼吸困難很嚴重,這種情況下,建議患者家里面一定要備有一些藥物,比方說我們經常用的速效的支氣管舒張劑,當出現這些情況時,拿過來這樣一個速效支氣管舒張劑,您吸入2吸~4吸,很快這種情況就能得到緩解。如果情況沒有緩解,建議20分鐘之后再吸入一次。
的確,像剛剛記者朋友提到的話題,有些哮喘患者如果在急性發(fā)作的時候沒有急救的治療,是有生命危險的。那么如何預防這種情況呢?其實還像我們剛剛給大家提到的,我們要知道,您可能在哪些情況下,容易暴露于一些過敏原或者雷暴天氣等等,一定要從原因上進行一個預防。如果您防了之后仍然出現這種情況,那么我們建議怎么處理呢?還是提到的速效的支氣管舒張劑,一般情況下,我們是建議2吸~4吸這樣的支氣管舒張劑,給了之后,如果20分鐘之后喘憋還沒有緩解,可以再給一次,再給一次之后,您觀察到20分鐘,仍然沒有緩解,這種情況下建議立即急診就醫(yī),撥打“120”。在“120”沒有來臨之前,您的喘憋還沒有緩解的話,我們建議在等“120”急救車的時候,還可以再吸入速效的支氣管舒張劑,避免不幸事件的發(fā)生。謝謝。
紅星新聞記者
立夏時節(jié),隨著氣溫的升高和降雨的增多,蚊蟲開始大量繁殖,這增加了流行性乙型腦炎傳播的風險。請問近年來,我國乙腦的流行情況如何?公眾應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避免感染?謝謝。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
鄭徽
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其實我們國內乙腦的發(fā)病一直處于低水平流行,每年報告的乙腦病例大概在100例到200例。因為兒童已經廣泛接種了乙腦疫苗,所以兒童的發(fā)病率大幅下降。其實人群對于乙腦病毒是普遍易感的,感染之后,大部分人是沒有癥狀的,或者癥狀相對較輕,但是少部分會出現典型的癥狀。隨著病情的進展,有可能會出現高熱、意識障礙、抽搐等表現,還有嚴重的病例會伴有呼吸衰竭。乙腦的病死率是比較高的,部分乙腦病例可留有嚴重的后遺癥。
乙腦作為疫苗可預防疾病,適齡兒童按照國家免疫規(guī)劃程序接種疫苗,可以有效地預防發(fā)病。由于蚊子是乙腦病毒傳播的主要媒介,所以防蚊滅蚊也是預防乙腦的重要措施。對于公眾來說,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使用蚊帳、蚊香、除蚊劑等避免蚊蟲叮咬。在戶外,盡量穿著淺色的長衣長褲,同時也要及時清潔居住的周邊環(huán)境。我們也呼吁公眾在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的同時,也要加強對乙腦早期癥狀的警覺性,一旦出現急起發(fā)病、持續(xù)高熱、意識模糊或者抽搐等癥狀,應該立即就醫(yī)。謝謝。
總臺中國之聲記者
有不少網友表示,濕疹總是容易反復發(fā)作,這是為什么?濕疹能夠根除嗎?由于皮膚發(fā)癢、疼痛、發(fā)紅,很多濕疹患者會長期使用激素,請問濕疹患者可以長期使用激素嗎?謝謝。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陳周
謝謝您的提問。濕疹確實是慢性復發(fā)性的皮膚炎癥,它的發(fā)病跟環(huán)境和遺傳很有關系,有些是家里人有一些遺傳的背景,此外,還有一些炎癥的問題。濕疹跟遺傳、炎癥和環(huán)境是有關系,比如說天氣干燥,過度洗滌或者刺激都會導致濕疹加重。由于這些原因,因素很多,所以濕疹是很容易復發(fā)的,因為這些原因很難完全根除。但是復發(fā)也是有藥物可以治的,可以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那么怎樣預防濕疹的復發(fā)呢?我們要避免誘因。遺傳因素是很難完全根除,但是我們可以修復屏障,比如屏障有缺損,多抹保濕霜,使屏障得到修復以后,濕疹會減輕。此外,我們找過敏原,避免物理化學刺激,避免熱水洗燙,避免肥皂過度洗滌等等。洗完之后要注意抹保濕霜,可有效避免復發(fā)。
如果冬天北方天氣比較干燥,可以使用加濕器,同時注意用保濕霜,這樣也可以減少復發(fā)。
關于最后的問題,能不能用激素。外用激素是濕疹特別常用的治療手段,是基本的治療手段,濕疹激素治療能夠消除炎癥,減輕瘙癢,使皮疹減退。但是激素也不能長期用,我們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激素。激素也分等級,分強效、中效、弱效,先從強效開始,可能一兩周之后換為中效或者弱效。所以,濕疹在醫(yī)生指導下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盲目濫用激素,也可能會導致皮膚屏障的進一步受損,導致皮膚萎縮、激素類依賴皮炎等等。我們建議濕疹患者去醫(yī)療機構規(guī)范治療,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生活質量可以大大提高。謝謝。
中國家庭報記者
現在“低頭族”導致肩頸痛患者逐漸增多,請問中醫(yī)有沒有一些比較好的防治辦法?另外,頸椎按摩器可以治療肩頸痛嗎?謝謝。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馬建嶺
感謝您的提問。我們中醫(yī)認為,不通則痛,所以“低頭族”導致的肩頸痛,認為是長期的不當的姿勢引發(fā)肩頸的氣血不通,經絡瘀堵,風寒濕邪氣侵襲導致的僵硬、疼痛、手麻甚至頭暈這些癥狀。如果出現這些癥狀,或者由于一些活動,我們說頸椎的前屈后仰,還有環(huán)繞,包括肩膀的環(huán)繞出現活動受限,甚至于活動時特別疼的情況,這就可能是頸椎出現了問題。推薦幾個中醫(yī)緩解頸椎痛的辦法。
比如說,我們可以通過按摩肩井穴、風池穴、手三里等穴位,每個穴位1到3分鐘,點按到酸脹就可以了。另外可以通過艾灸大椎穴,剛才說了大椎是在脖子后面最大的高骨凹陷的地方,每次15分鐘,進行一個祛寒濕,改善氣血不通,緩解肩頸疼痛的作用。另外也可以用中藥的熱敷,用艾葉、紅花、伸筋草這些藥物進行熱敷15到20分鐘,也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溫經止痛的作用,但是一定要注意避免燙傷,另外過敏患者禁用。另外,還可以通過一些活動,比如說我們的頸部環(huán)繞,包括剛才說的前屈后仰的動作,還有旋肩、舒頸,包括雙手托天往上后仰動作,來放松肌肉,改善疼痛。
第二個問題,關于頸椎按摩器的使用。對于一些輕中度的肩頸痛的患者,可以用來改善血液循環(huán),放松肌肉,緩解疼痛的作用。但是在頸椎病的急性期,或者病情比較重的情況下,比如出現了放射痛,還有運動感覺神經的異常,這種就避免使用,及時進行專業(yè)的就診。謝謝。
央廣網記者
請問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在立夏節(jié)氣是否會出現病情加重的現象?應該如何防治?謝謝。
北京協和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支玉香
好的,謝謝您的提問。首先,進入夏季之后,氣溫升高,氣道相對是處于舒張的狀態(tài),所以患者的癥狀是有減輕的趨勢,病情相對是平穩(wěn)的。但是,是不是治愈了呢?并沒有治愈,所以我們建議慢阻肺患者在夏季一定還要規(guī)律治療。為什么呢?因為在夏季有些因素還是能夠誘發(fā)加重的,比方說我們在夏季可能會過度使用空調,導致我們室內外溫差比較大,這樣可能使得氣道容易發(fā)生感染。一旦感染之后,又使慢阻肺患者有癥狀的加重。
還有一個原因,進入夏季之后,空氣當中霉菌的含量是有所升高的,我們的慢阻肺患者如果平時就對霉菌有過敏反應的話,在夏季的時候,他的癥狀也會有加重。所以,建議慢阻肺患者在夏季可以適當調整用藥劑量,但是還要規(guī)律地治療。
另外,我們也建議這些患者朋友,在夏季的時候合理使用空調,不能使得室內外溫差過大,另外也要經常清理空調的濾芯,避免吸入一些像真菌以及塵螨、花粉等過敏原。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我們還建議夏季的時候,要把室內濕度降下來,盡可能保持干燥清潔的狀態(tài),避免霉菌的滋生。
還有個特別提醒是戒煙,因為吸煙能夠使得氣道暴露損傷,可能成為嚴重的感染現象的誘發(fā)因素,所以我們戒煙之后,可以保護我們的氣道避免這樣的炎癥的發(fā)生,降低我們的肺功能,所以患者朋友在夏季一定要考慮到戒煙。
除此之外,慢阻肺其實是一個慢性的氣道疾病,長期的情況下,家人還要進行心理的支持。另外健康的生活,才能使得慢性的氣道性疾病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謝謝。
中國婦女報記者
現在進入夏季之后,好多人為了怕皮膚曬黑、曬傷,全副武裝,戴面罩,這算不算過度的防曬,而且它會不會影響維生素D的合成,尤其中老年人。謝謝。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陳周
謝謝你的提問。我先說說防曬的事情。夏天來了,還是很多人需要防曬的,比如有些人要出去旅游,去海邊、高原旅游,就需要防曬,還有戶外工作者,也是需要防曬的。因為陽光中紫外線會導致皮膚的損傷。損傷分為兩種,一個是急性的光損傷,我們出去暴曬以后,皮膚會發(fā)紅、發(fā)燙甚至灼熱,甚至掉皮什么的。慢性損傷包括皮膚曬黑、長皺紋、長老年斑,甚至增加誘發(fā)皮膚癌的風險,所以還是需要防曬的。
那么怎樣防曬呢?有很多措施。第一是躲太陽。比如夏天走樹蔭底下,不要暴露在紫外線下面。還有我們可以走在建筑物陰影的地方,避免大中午出門,比如早上10點之前、下午4點以后出門,這種情況都是可以的。還有一個是硬防曬,比如可以戴帽子、打傘、戴墨鏡也會保護皮膚的。此外,抹防曬霜,有的情況下也是需要的。
您剛才說的過度防曬的問題,其實中波紫外線會幫助我們體內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對皮膚、對骨骼健康是非常友好的,維生素D缺乏的話,可能造成骨質疏松,不利于身體的健康。所以,還是不能過度防曬,我們適當地照照日光是有好處的。我們可以不用曬臉,曬曬胳膊、曬曬腿也是可以的,一般情況下每天曬20分鐘就夠了,所以我們還是要適當曬一曬,對身體是有好處的。謝謝。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新聞發(fā)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胡強強
謝謝陳主任,請繼續(xù)提問。如果沒有其他更多的問題,我們的現場提問環(huán)節(jié)就到這里。今天的發(fā)布會我們聚焦了“立夏時節(jié)節(jié)氣的健康知識”,也請各位專家就大家關心的問題作了回答。下面是我們的例行健康提示環(huán)節(jié)。
健康謠言花樣繁多,掌握識別謠言的技巧也很重要。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識別技巧——“信息來源核對”。有些謠言的特點是“模糊信息來源”或者是“偽造信息來源”,比如,不注明信息中所引用的文獻和數據的準確來源,也不提及具體的機構和專家的名字,故意使用模糊的“國外機構研究”或“專家研究”來指代,還有的虛構機構或專家名字。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提醒您,信源不清的信息要謹慎對待、不要輕信。大家如果發(fā)現謠言或者遇到無法辨別真?zhèn)蔚男畔?,可登錄我委官方網站的“辟謠平臺”進行舉報或者查證。
今天的發(fā)布會就到這里,明天就是“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了,在這里也提前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健康出行。今天的發(fā)布會就到此結束,謝謝各位嘉賓,謝謝各位媒體朋友,再見!

來源: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網站
編輯:管仲瑤
校對:馬楊
審核:秦明睿 葉龍杰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