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shù)貢r間 4 月 28 日下午,中國教育出版?zhèn)髅郊瘓F(以下簡稱“中教集團”)與亞里士多德大學孔子學院“中教集團書架”揭幕儀式在中國駐希臘大使館順利舉行。這是全球第八家“中教集團書架”。中國駐希臘特命全權(quán)大使方遒、公使銜參贊賴波,中希文明互鑒中心希方董事會主席克洛伊?巴拉(Chloe Balla)、希臘留學服務(wù)中心主任克里斯托斯?米哈拉凱利斯(Christos Michalakelis),人民教育出版社黨委常務(wù)副書記鄭旺全、中教集團國際合作部主任張昕,亞里士多德大學孔子學院希方院長羅蘭(Roula Tsokalidou)、中方院長王少娣等出席活動。這也是中國駐希臘大使館舉辦的“青年 π·讀懂中國”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方遒大使在致辭中提到,盡管中希相隔萬里,但對知識的渴望、對真理的追求深植于兩國人民的心中。這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也印證著中希兩國相通的文明積淀和相近的價值理念。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和社會進步的階梯。語言是增進人民之間理解和友誼、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中文承載著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國貢獻給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產(chǎn)品。此次中教集團向亞里士多德孔子學院贈送 300 余冊圖書,涵蓋語言、文學、歷史、政治等領(lǐng)域。這些典籍著作是我們向希臘朋友敞開的心靈之門,希望能為他們學習中文、讀懂中國提供助力,幫助他們了解古老文明和現(xiàn)代中國,讓中希友誼在書香熏陶下散發(fā)勃勃生機。

鄭旺全副書記在發(fā)言中表示,閱讀是解碼文明的密鑰,也是通往未來的橋梁。出版業(yè)作為文明互鑒的雙向擺渡人,讓東西方哲人的智慧在紙頁間相遇。中國教育出版?zhèn)髅郊瘓F一直致力于推進中國與全球各個國家的教育文化交流。亞里士多德大學作為希臘規(guī)模最大的公立學校,以悠久的歷史和卓越的學術(shù)成果享譽世界。亞里士多德大學孔子學院則通過教育、文化、學術(shù)多維度實踐,為中希文化傳播與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雙方共建“中教集團書架”項目,目的是以書為媒,搭建“共建、共學、共促、共贏”的教育文化交流平臺,為希臘青少年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相知相親、共謀發(fā)展服務(wù)。

克洛伊?巴拉主席介紹了中希文明互鑒中心(KELKIP)在中希兩國學術(shù)界開展的科研活動和教育交流情況。該中心由中國和希臘八所高校合作設(shè)立,是兩國之間的旗艦型教育和人文交流平臺。近期他們通過翻譯和出版中國圖書,幫助更多希臘公眾接觸到中國古典文化;通過組織夏令營等活動,使更多希臘青少年通過學習中文、走訪中國,增進兩大文明古國的當代對話。

克里斯托斯?米哈拉凱利斯主任表示,書籍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連接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橋梁。我們不僅將書籍視為印刷品,更將其視為人類進步、對話和理解的象征。希臘留學服務(wù)中心(Study in Greece)致力于在希臘和世界之間架起學術(shù)和文化的橋梁,通過邀請世界各地的學生、學者與希臘教育機構(gòu)互動,為跨文化理解、研究合作和共享創(chuàng)新播下種子。

活動期間,羅蘭院長代表亞里士多德孔子學院接受贈書并對使館和中教集團表示誠摯的感謝。她還通過講述在孔子學院工作六年的經(jīng) 歷、朗誦自創(chuàng)中文詩歌,表達對兩國友誼的祝愿和進一步推進中文學習、文化交流的信心。 來自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施歌和陸珂米分別用中英文朗誦了希臘詩歌。 來自希臘比雷埃夫斯大學、華欣語言學校和中國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等多所院校的學生通過“把希臘故事講給你聽” “把中文歌曲唱給你聽”等方式,展示了兩國青少年的青春朝氣和愿意成為中希文明使者的美好愿望。





(通訊員:人民教育出版社 施歌,圖源:中希時報 汪鵬 謝佳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