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終于。 終于。 五一小長假,正式開始了。

忙碌了這么久,可算能有幾天喘口氣的時間了。你是不是早就計劃好了?去向往已久的地方看一看。和許久未見的朋友聚一聚。到收藏了很久的餐廳吃一頓。

是的。這些想法,都特別好。

但是,無論你是選擇出行,還是居家。假期期間,“玩得開心”很重要,“休息得好”也很重要。否則,假期一結(jié)束,你可能就要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工位,吐槽放假比上班還累了。

所以最近,我也對“休息”這件事,做了一些研究。今天的市面上,有很多的“科學休息法”。講得都特別好。我試著幫你做了總結(jié)、梳理。一共10個關鍵點,與你分享。如果這10個關鍵點,能夠成為你的“五一休息指南”,給你提供一些啟發(fā)與幫助,那我會感到無比的榮幸。

好了。倒杯水,找個舒適的地方。我們開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重新認識休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重新認識休息

提問:到底什么是“休息”?

休息?這還不簡單。不就是不用上班,關掉鬧鐘,睡睡覺,放松放松嗎?

是的。這些,都是很重要的部分。但是,這并不是全部。

仔細回想一下,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明明睡了十幾個小時,睡得昏天黑地。但一覺醒來,卻還是覺得腦袋像一團漿糊,渾身不得勁?;蛘撸c在沙發(fā)上刷了一整天的短視頻。但放下手機的那一刻,并沒有感覺神清氣爽,反而覺得時間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我們在不經(jīng)意間,就混淆了三個概念。

停止工作。無所事事。有效休息。

真正的休息,不是簡單地讓身體像關掉的機器一樣。而是要像給智能手機進行全面的“系統(tǒng)維護和充電”那樣。手機快沒電了,光把它扔在一邊,什么也不做,是沒用的。你得找到合適的充電器,插上電源。如果后臺還有一大堆程序在運行,你最好還得把它們關掉。

我們的身體,比手機更復雜。當然也更需要這種“主動的維護”。而高質(zhì)量的休息,需要我們從多個不同的層面進行主動投入。

比如,身體層面。保證充足且有規(guī)律的睡眠,進行促進循環(huán)和放松的溫和運動,選擇能滋養(yǎng)身體而不是增加負擔的食物。這是基礎硬件的修復。

比如,心理層面。主動減少大腦的“噪音”、過度的信息輸入、無休止的擔憂。就像清理電腦內(nèi)存和后臺程序。

比如,情緒層面。允許并關照自己的各種情緒。無論是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找到聊天、寫日記、聽音樂等等方式,來疏導情緒。而不是壓抑或忽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比如,心力層面,感官層面。等等等等。

你看,真正的休息,不是被動的放任,而是一系列主動的、有意識的活動。它需要被“管理”。就像管理我們的工作一樣。

所以,假期休息的第一步,也許就是升級一下我們對“休息”這件事本身的認識。

要像對待你的健康一樣,認真對待你的休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些留白時間

很多人,尤其是平時習慣了快節(jié)奏、高效率工作狀態(tài)的人,一放假,反而容易陷入另外一種焦慮。

哎呀,難得放個假,時間這么寶貴,可千萬不能浪費了。于是,打開日歷,開始規(guī)劃。第一天上午去博物館,下午網(wǎng)紅餐廳打卡,晚上看個電影;第二天自駕去郊區(qū),爬山,農(nóng)家樂;第三天約上三五好友,K歌,劇本殺 ……

假期日程,比上班的時候還滿。每一個小時,都要高效利用??偢杏X不塞得滿滿的,就有點對不起這個假期。

但這樣做的結(jié)果,往往是從一個需要打起精神應對的“工作戰(zhàn)場”,跑到了另一個需要消耗體力、情緒和注意力的“休閑戰(zhàn)場”。就像在餓極了的時候沖進一家自助餐廳,看著滿眼的菜品,生怕吃不回本,于是拼命往盤子里堆,卻沒嘗到什么真正的滋味。

最后,好好的假期,就會變成另一種需要按時打勾完成的KPI清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是的。也許,是因為我們習慣了忙碌。以至于,連休息的時候,我們也不想“虛度光陰”。

但其實,大可不必。這個假期,你可以試試反著做。

比如,刻意地,在你的假期計劃里,留出一些“什么都不安排”的時間塊。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

就允許自己在那段時間里,跟著感覺走。想發(fā)呆就發(fā)呆,想看云就看云,想躺著聽雨就聽雨。

然后,你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正是這些看似“浪費”的、沒有明確目的的留白時間,成了讓你的身心得到放松、創(chuàng)造力得到恢復的寶貴土壤。

假期里,刻意留白,不是浪費。

有些時候,少,才是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睡個聰明的覺

“平時工作太累,覺都不夠睡。這個假期,我一定要睡個天昏地暗,把欠的覺全都補回來!”

這句話,不知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也不知成了多少人的節(jié)假日睡眠模式。

晚上,捧著手機,刷著短視頻、追著劇、打著游戲。就算硬熬,也要熬到凌晨兩三點。這叫“報復性熬夜”。因為這樣,我就能把被工作占用的時間,給奪回來了。早上呢,關掉鬧鐘,一覺睡到自然醒。下午才起床,也沒關系。這叫“補償性睡眠”。因為這樣,我就能把工作日少睡的覺,給搶回來了。

聽上去,好像很自由,很有掌控感。

但其實,那個掌管睡眠節(jié)律的“生物鐘”,可能根本不允許我們這么做。因為,這臺極其精密的“機器”,調(diào)控著你體內(nèi)的激素分泌(比如褪黑素、皮質(zhì)醇)、體溫變化、以及睡意和清醒的轉(zhuǎn)換。在這個世界上,它只喜歡一樣東西。

規(guī)律。

而打破這種規(guī)律的結(jié)果,可能是“補償失敗”。因為失去的深度睡眠,很難通過延長總睡眠時間來完全彌補??赡苁恰吧缃粫r差”。因為你的生物鐘,和你實際的作息時間并不在同一條軌道上。也可能是“假期綜合征”。因為假期一結(jié)束,你就得立刻調(diào)整回工作狀態(tài)。

那怎么辦?難道假期就不能放松一下,睡個懶覺了嗎?

當然不是。

假期里,你可以比平時稍微晚睡、晚起一點。這沒問題。但盡量讓你假期的入睡時間和起床時間,與平時相比,波動范圍控制在1-2小時以內(nèi)。這樣,你的生物鐘不至于被徹底打亂。

同時,給睡眠環(huán)境提供一些基礎保障。比如,用遮光窗簾或眼罩確保臥室黑暗,用耳塞或白噪音機確保安靜,用適宜的空調(diào)溫度確保涼爽。

睡前的1-1.5小時,就開始為睡眠做準備。放下手機、電腦、iPad??梢宰x幾頁紙質(zhì)書、聽一些舒緩的輕音樂或播客、喝杯溫熱的洋甘菊茶、做幾個簡單的拉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請記住,不要總讓自己在快要昏厥的狀態(tài)下才睡覺,而是主動去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

因為“睡得久”的戰(zhàn)術,不解決“睡不好”的問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控制運動強度

放假的時間,也是去健身房擼個鐵、去戶外跑個步,和朋友打場球的好機會。

這當然很棒。如果你本來就習慣這些高強度運動,當然可以繼續(xù)保持。

但是,如果你的主要目標,是利用假期來休息、恢復和減壓。那么,在運動方式的選擇上,你可能就需要一點策略調(diào)整了。

為什么?

因為高強度的運動,它會消耗大量能量,導致肌肉輕微損傷(雖然這是肌肉生長的必要過程),帶來壓力激素(如皮質(zhì)醇)水平的暫時升高。一個已經(jīng)處于疲憊或壓力狀態(tài)下的身體,再進行高強度運動,就需要更長的恢復時間。

所以,假期里的運動,更適合扮演一個“修復助手”的角色。

比如,散步。尤其是在公園、湖邊、林間小道等自然環(huán)境中散步。新鮮的空氣、綠色的植物、陽光的照射,本身就有療愈作用。慢慢走,感受腳下的路,留意周圍的風景和聲音。

比如,瑜伽。特別是節(jié)奏舒緩的瑜伽。通過緩慢的體式伸展,放松緊張的肌肉筋膜。深長的呼吸,也能安撫神經(jīng)系統(tǒng)。

比如,簡單的拉伸或放松練習。就在家里,隨時花幾分鐘做做肩頸放松、腰背伸展。不需要追求標準動作,感覺身體被溫和地拉開。舒服了就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些更加溫和的運動,不會給身體帶來額外負擔。但又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流動,幫助身體更快地清除代謝廢物和壓力激素。而且,它們通常伴隨著對呼吸和身體感受的關注。這會讓我們把注意力拉回來,起到類似“動態(tài)冥想”的效果。

總之,最終的目標,是身體微微發(fā)熱、舒展,心情愉悅。

這樣,我們得到的才是“潤滑”和“舒緩”。而不是新的“沖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吃得更加聰明

和假期高度契合的,還有“吃”。

平時工作忙,午餐外賣湊合,晚餐回家太累隨便吃點。這個假期,可得好好補償補償自己了。

于是,火鍋沸騰,燒烤飄香,甜點琳瑯,奶茶續(xù)杯 …… 各種平時想吃又來不及吃的“硬菜”,就都來了。

這樣吃,當然能帶來短暫的快樂和滿足感。畢竟,對美食的追求,是寫在人類基因里的。

但是,你也一定聽說過,各種“放縱式吃喝”帶來的副作用。比如腸胃問題。比如血糖問題。比如體重問題。比如身體炎癥問題。為了能在假期開心一些,我就不展開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吃,能不能更有智慧一些?放縱和健康之間,能不能平衡一些?

嗯。你可以試著吃得滋養(yǎng)一些,吃得認真一些。

吃得滋養(yǎng)一些,就是多給身體提供它真正需要的“燃料”。

比如,色彩豐富的蔬菜水果。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抗氧化劑,會修復你的身體。比如,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魚、蝦、去皮禽肉、雞蛋、豆制品、低脂奶制品,都能幫助你修復身體組織、維持免疫力。比如,健康脂肪。牛油果、堅果、橄欖油、魚油,對大腦健康和情緒穩(wěn)定很重要。比如,全谷物和復合碳水。糙米、燕麥、藜麥、紅薯,能提供穩(wěn)定持久的能量,避免血糖大起大落。比如,充足的水分。白水、淡茶都可以,保持生理功能正常運作。

吃得認真一些,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

比如,排除干擾。放下手機、關掉電視,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食物上。比如,細嚼慢咽。充分咀嚼,體會食物的味道在口中變化的過程,這會幫助你消化吸收。比如,留意身體信號。是餓了才吃,還是只是因為無聊、焦慮或者習慣?吃到七八分飽時,能不能及時停下?

當你吃得更加滋養(yǎng)、認真之后,你也許就會發(fā)現(xiàn),即便是火鍋燒烤小龍蝦,也可以吃得更加舒適一些。

畢竟,享受美食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增加身體負擔。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給大腦做清潔

當然,身體休息了,不代表腦子也休息了。

因為很多時候,即使在放假,人明明閑下來了,但腦子卻是一刻也停不下來的。

一會兒,微信工作群突然彈出消息,心頭一緊;一會兒,看到朋友圈別人曬的旅行照,有點焦慮;一會兒,又想起節(jié)后要處理的一堆事,開始擔憂 ……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開了無數(shù)個標簽頁的瀏覽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怎么辦?

對外,減少干擾輸入。對內(nèi),主動清理雜念。

怎么減少干擾輸入?

比如,設定無手機區(qū)域和時段。臥室、餐桌,可以是無手機區(qū)。睡前1-2小時、早起后1小時、散步時,可以是無手機時段。

比如,關閉非緊急通知??梢躁P掉那些不重要的App通知權(quán)限。如果手機并不總是響起,我們也許就不會被牽著鼻子走。

比如,批量處理信息。不要隨時隨地刷朋友圈、查郵件??梢砸?guī)定每天固定的一兩個時間段,集中處理這些信息。

比如,用“離線”替代“在線”。嘗試用紙筆記錄代替?zhèn)渫汚pp,用面對面交流代替微信聊天。重新體驗“離線”帶來的真實感和專注感。

怎么主動清理雜念?

比如,做一些簡單的正念冥想。不一定要有多么專業(yè)??梢悦刻煺?-10分鐘,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閉上眼睛,把注意力輕輕地放在你的呼吸上,感受氣息的進出。走神了也沒關系,把注意力再次帶回到呼吸上就好了。一次又一次。

比如,利用書寫釋放思緒。把腦子里那些揮之不去的擔憂、想法、計劃,或者僅僅是當下的感受,寫在紙上。就像把大腦里的“垃圾文件”清倒出來。

當你的大腦不再被持續(xù)的噪音和內(nèi)部的雜念所淹沒,它就有機會真正安靜下來,恢復它本該有的專注和創(chuàng)造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找回心流狀態(tài)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

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感覺時間好像“消失”了,完全沉浸在那個活動本身,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甚至忘記了自己。

也許是在揮灑顏料畫畫的時候,也許是在指尖流淌出旋律彈琴的時候,也許是全神貫注地做一道復雜手工的時候,也許是在花園里侍弄花草的時候,也許是在廚房里研究一道新菜譜的時候,甚至可能是在全身心投入地打一場酣暢淋漓的游戲,或者和朋友聊天的時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著名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把這種奇妙的狀態(tài),稱為:心流。他說,心流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chǎn)生時,人們通常會感到強烈的愉悅、創(chuàng)造力和全神貫注,并且對時間和自我會暫時失去意識。

這種狀態(tài),會讓你暫時忘掉煩惱,感受到純粹的快樂和成就感。

如果說,工作的忙碌,讓你把能帶來心流的愛好,放在了更低的優(yōu)先級上。那么,假期,就是找回它們,或者培養(yǎng)新愛好的機會。

關鍵不在于你做得多好,結(jié)果多完美。比如,畫畫不一定要畫得有多好,做飯也不一定要色香味俱全。

重要的,是那個投入的過程。

那個讓你暫時“忘記自己”的過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保護你的能量

假期,往往意味著更多的社交活動。

走親訪友,同學聚會,朋友小酌 …… 畢竟,人,是社會性動物。

高質(zhì)量的溝通和交流,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心力補充。

但是,低質(zhì)量的社交,可能就會帶來消耗。比如,要說言不由衷的客套話的大型聚會。比如,要聽抱怨、攀比和說教的飯局。

所以,在假期社交這件事上,我們也需要更有“選擇性”。

你可以優(yōu)先選擇那些“滋養(yǎng)型”的社交。把寶貴的假期時間,更多地留給那些讓你感到舒服、放松、安全的人。同時,遠離那些“消耗型”的社交。那些讓你感到壓抑、焦慮、疲憊,或者需要你戴著面具去應付的社交,就說“不”吧。

保護自己的社交邊界,就是在保護自己的能量。

可是,如果我并不想和任何人社交,怎么辦?

獨處,也可以是高質(zhì)量的。

你可以安安靜靜地讀完一本讓你沉浸的書??梢源魃隙鷻C,聽完一張你喜歡的專輯??梢耘輦€舒服的熱水澡。可以只是坐在窗邊發(fā)呆。可以拿出紙筆,梳理一下近期的想法和感受??梢宰鲆恍┲恍枰约壕湍芡瓿傻膼酆谩?/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為,不管是見朋友,還是見親戚。

你最終要見的,其實只有你自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允許自己脫軌

前面我們說,要警惕日程陷阱,多些留白時間。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假期就完全不需要計劃,可以徹底“放飛自我”。

因為完全沒有計劃的假期,很容易就在無意識的刷手機,漫無目的的閑逛,或者“選擇困難癥”中結(jié)束。等到假期結(jié)束回頭一看,好像什么都沒做,又好像什么都做了點皮毛,也會容易產(chǎn)生一種失落感。

所以,你可以試著給自己制定一個“假期愿望清單”。

這個清單上,列出的不是必須完成的任務,而是你覺得可能會讓你感到放松、愉悅,或者有收獲的事情。這些事情可大可小,完全根據(jù)你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來定。

比如,你的清單上,可以有放松類的。睡個回籠覺,泡個腳,做一次按摩,曬15分鐘太陽。可以有學習類的。讀完某本書的第二章,看完一部高評分的電影,聽完一集深度播客,參加一場畫展??梢杂袘敉忸惖?。找個公園散步,騎上自行車溜達一圈,去安靜的地方看日落。

然后,在假期的每一天,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當下的精力水平、心情和可用的時間,像在餐廳點菜一樣,從這份菜單里自由勾選幾項來做。

今天感覺精力充沛,天氣又好?那就勾選“戶外散步”和“讀一章書”。

今天感覺有點累,只想宅家?那就勾選“泡腳”+“看部電影”。

這份清單,會給你方向感,讓你對“可以做些什么來休息”有更加具體的選項。而且,它是完全基于你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定制出來的。你可以隨時調(diào)整。

更重要的是,它允許你脫軌。

如果計劃了今天下午去散步,但臨時就是提不起勁,只想窩在沙發(fā)里,那就坦然接受自己的狀態(tài)。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休息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感覺更好。

千萬不要讓計劃本身,成為你的壓力來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保持日常狀態(tài)

當然。五一假期再長,也只有那么幾天。它像一個加油站,可以幫你把油箱加滿。

但是,離開加油站之后,我們怎么才能讓這箱油跑得更遠一點?

靠著一年幾次的長假來“集中充電”,可能是不夠的。

所以,真正的解決方案,也許是把那些在假期里讓你受益的,微小的,可持續(xù)的做法,移植到你的日常生活里去。

假期的最后一天,可以好好地回顧一下。哪些活動讓你感覺特別放松、平靜或充滿活力??赡苁窃缢税胄r??赡苁窃缟隙嗪攘艘槐???赡苁侵形缛ス珗@走了走??赡苁峭砩献x了幾頁書。

選擇其中一兩個,你覺得最可行、最想保持的。把它們拆解成極其微小的,幾乎不需要意志力就能完成的步驟。比如,“每天冥想半小時”太難,改成“每天穿好襪子后,在床上靜坐1分鐘”。比如“每天運動1小時”太難,改成“每天下班回家后,多兜幾圈再上樓”。

日常高強度的工作和學習中,也不要等到感覺筋疲力盡了才想起休息。而是主動嵌入一些微小的放松動作。比如,每隔45-60分鐘,就站起來離開座位,做一些和當前工作完全不同的事情。走動一下,去窗邊遠眺,喝杯水,做幾個簡單的伸展,和同事聊幾句閑天,或者只是閉上眼睛深呼吸幾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做到了,就給自己一點小小的獎勵。

然后,不斷復盤和調(diào)整。哪些做得好?哪些可以改進?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調(diào)整你的休息策略。不要指望一個假期就能徹底解決你所有的疲憊問題。

因為改變,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好了。一不小心,又說了這么多。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你跳出那個“一放假就瞎忙,一過節(jié)就累癱”的怪圈。

當然,“如何好好休息”這件事,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它需要你去主動學習、刻意練習、不斷優(yōu)化。

這個五一小長假,也許就是一個絕佳的練習場。

試著,放下那些對“效率”的執(zhí)念。試著,把目光放在自己的身上。用這10個關鍵點,或者是因為被啟發(fā)而找到的方法,去關照一下那個可能已經(jīng)緊繃了很久的身體,去清理一下那個塞滿了各種念頭的思緒。

祝你,能真正利用好這個假期,充好電,找回滿滿的心力。

然后,奔赴下一程山海。

加油。

P.S.

很多人相信,人工智能是未來。卻不知道,該如何擁抱這個未來。

很多人認為,人工智能是機會。卻不知道,如何才能不錯過機會。

所以今年,我和我的團隊,也正式推出了,2025“進化的力量·劉潤年中大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6月7日,在上海影城,我會用一天的時間,和你好好聊聊人工智能。

不做現(xiàn)場直播。也不做事后回放。就讓我與你,獨家分享。

6月7日,就讓我們,現(xiàn)場見!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觀點/ 劉潤主筆/ 二蔓/ 歌平版面/ 黃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觀點/ 劉潤主筆/ 二蔓/ 歌平版面/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586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