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的奔涌中,青春以另一種姿態(tài)沉淀綻放。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回望“青春大講堂 ——2024 成都城市跨年演講”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來自航空航天、教育、體育、衛(wèi)健、制造業(yè)、農業(yè)、文化傳承等行業(yè)的追夢人,圍繞“奮斗、創(chuàng)新、傳承、責任、擔當”等青春關鍵詞,在“夢想之城”成都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逐夢樂章。 其中,來自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90后”文物修復師劉曉彬,十余載時光里,用匠心搭建起古今文明對話的橋梁。那些蒙塵的文物經他之手重煥光彩,不僅是歲月傷痕的治愈,更是當代青年守護文明血脈的生動寫照,以實際行動續(xù)寫著“擇一事終一生”的新時代工匠精神。

▲劉曉彬
從興趣萌芽到匠心深耕
一名青年文物修復師的成長之路
從小,劉曉彬就很喜歡歷史和文物,說話輕言細語,做事不急不躁。填報高考志愿時,父親將文物保護與修復專業(yè)推薦給了他??吹降牡谝谎郏瑒员蚓蛯@個專業(y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就這樣,劉曉彬從山西來到成都,進入了四川藝術職業(yè)學院學習文物修復,“成都是一個歷史很悠久的城市,有很多歷史文物,這也是非常吸引我的一點。”
2012年,劉曉彬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實習。那一年,作為201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的“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槨墓”正在發(fā)掘,出土了大量漢代竹簡,劉曉彬配合老師,在電腦上給紅外線拍攝的竹簡照片進行編號。
2013年,畢業(yè)后,劉曉彬正式加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要從事木漆器修復,陸續(xù)參與過“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槨墓”出土的天回醫(yī)簡、經絡漆人、織機模型等文物的主要修復,江西?;韬钅?/a>發(fā)掘現(xiàn)場的文物保護和文物提取,三星堆5號坑象牙雕殘件的發(fā)掘等工作。
從殘片到重生
與古蜀漆床的兩年“對話”
修了這么多文物,讓劉曉彬最難忘的還是“古蜀國大型船棺獨木棺墓葬遺址”中出土的B型漆床。這件文物出土于2000年,但直到2015年才結束保護準備工作,開始正式修復。

▲劉曉彬
兩年的時間里,從修復構件、補繪紋飾,到拼湊成一張完整的床,劉曉彬見證了這件文物的“重生”,也見證了一段歷史的還原?!俺啥际且蛔兄?500年文明史的城市,3000年城址不變,2500年城名不改。這些文物的出土,正是這句話最好的歷史佐證。”
對劉曉彬來說,從事自己熱愛的職業(y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而他也會在這條路上繼續(xù)走下去,“修文物非常需要耐心,但我覺得和文物長時間相處,一點都不會無聊。我很享受和文物相處的時間,靜靜地用心感受,不會說話的文物想告訴我的那些話?!?/strong>
而在未來,劉曉彬希望自己能把文物修復的技藝磨煉得更好,“希望有更多的文物能在我的手中得到新生,向世人傳遞更多的中國故事?!?/p>
文 尹可然
編輯 歐鵬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