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網(wǎng)絡(luò)消息,有這樣一名女孩,還是個14歲的初二女生,名叫曼曼(化名),早戀了,而早戀的對象竟是一名28歲的成年男子。

此事被她母親知道后,母親教訓(xùn)女兒,但叛逆的曼曼根本聽不進去。由此,二人產(chǎn)生了激烈的沖突。在雙方對峙過程中,曼曼情緒變得非常激動,多次沖向陽臺,并威脅要跳樓,聲稱如果母親要她分手,她就死給母親看。

母親大驚失色,死死拉住她,才幸免于難。原來,曼曼是個單親家庭,自小父母離異,由母親一人帶大,父親的缺失,導(dǎo)致她一直缺少完整的父愛,便產(chǎn)生了對年長男性的依賴感,最終愛上了一個成年男人……

在這里,筆者重點不想落入俗套,分析她一個情竇初開的初中生為何會愛上一個成年男人,也不想分析單親家庭是如何缺愛的……只想來說說有些叛逆斯的孩子動不動就要跳樓這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筆者總覺得,一個孩子一旦到了威脅要跳樓的地步,那說明父母原來的教育方式已經(jīng)徹底失敗,如果再不下劑猛藥去醫(yī)治,估計孩子真的就沒救了。

什么猛藥?很簡單,反其道而行之。

據(jù)網(wǎng)絡(luò)消息,一個初中男生,正處于叛逆期,父母說什么都對著干。一天,爸爸習(xí)慣性批評了他幾句,他就表現(xiàn)得異常激動,鬧著鬧著,甚至威脅要去跳樓。

結(jié)果大伙猜猜怎么著,這位爸爸頗有想法,與老婆一合計,直接拉上他,便去蹦極。幾十米的峽谷蹦極,一般膽小的站在上面都得害怕。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爸媽不動聲色,面對高深的峽谷犯難的男生,他們逼著他跳了下去。等他上來后,他臉色都是白的。

男生爸媽也不說破,高高興興回家。從此,男生再也不提“跳樓”二字。

后來,由于作業(yè)寫字馬虎的問題,孩子爸爸又批評了他。這孩子不長記性,又是激動得很,同樣信口開河,不過這次沒說跳樓,改說要去跳河,不想呆在這個家了……

爸爸看孩子不長記性,老毛病又犯了,直接帶他去了游泳館,將他帶到深水區(qū),一腳就把他踹了下去。

這孩子不會游泳,連連嗆水,手忙腳亂,害得旁邊救生員也是趕過來想救他。爸爸連連擺手,就讓他在里面撲通。

等孩子吃飽喝足,并連呼“救命”時,他才下去,一把把孩子撈上來……

自此之后,這孩子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學(xué)習(xí)主動,不再瞎鬧,乖巧聽話得很……

后來,孩子爸爸還把這事放到了網(wǎng)上,瞬間引起了網(wǎng)友的熱議。大家好奇的,是這個爸爸的與眾不同的教育方式;而與之共情的是,好多家庭都存在類似的現(xiàn)象,但就是不知如何是好……

不過,也有成功的事例。 如有個網(wǎng)友留言,稱他家也有個這樣的孩子,有一次也是一言不合就發(fā)脾氣,說要跳樓。孩子爸爸直接將其腳綁住,吊掛在窗戶外達半個小時之久。孩子在窗戶外哭喊了半小時。把他拉回來后,據(jù)說孩子的臉都嚇綠了。

與上面叛逆孩子一樣,后來這孩子不知哪根筋又搭錯了,在媽媽批評他時,拿把刀在手上比劃,威脅要割手腕。他爸見了,直接丟給他一把菜刀,要他先砍一根手指試試,看看痛不痛?

這話一出,孩子直接傻眼,再也不敢吭聲,從此再也不鬧了,更別說說過份的話了。

大伙猜怎么著,原來這熊孩子爸當(dāng)過兵,從不慣著孩子,孩子青春期那些刺頭勁,全把他整好了。

講實話,作為父母,都是過來人,大部分人都會碰上這樣的鬧心事。孩子到了青春期,各種叛逆,根本就不服管教,由著性子來,不該說的偏說,不讓做的偏做,這讓很多家長很是崩潰、相當(dāng)無奈。

問題是,一旦孩子情緒出現(xiàn)一點變化,父母們就急得不行,生怕孩子有個三長兩短,哪怕是一點點磕磕碰碰,也是嚇得不行。

孩子是敏感的,很會抓住父母的軟肋,他們見父母如此稀罕他們,他們就自以為了不得,開始各種作妖,開始各種胡鬧,開始各種威脅……父母越害怕,他們越高興……

在這種時候,如果不下猛藥,真的對他沒轍。在這種時候,父母想跟孩子講道理,越講得多越?jīng)]用。

想要真正管用,不如狠點心,反其道而行之,讓他們真切感受一下什么叫后果:不是想跳樓嗎?先跳個10米高的跳臺試試?不是想跳河嗎?先讓他到水里喝飽水再說;不是想割腕嗎?先把手割傷出點血再說……

這樣的教育方式,絕對要比講一萬遍道理管用,這就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旨在讓他們自己體會、自己明白……

你不這樣做的話,如果孩子真到了無法自控的地步,一不小心真出了事,那就晚了。

但這樣做,父母必須得狠,心軟的就別想了。

當(dāng)然,此藥最好是在其冷靜時讓他們“服”下,在其情緒激動甚至歇斯底里時就不要試了,因為可能推波助瀾、適得其反,如上面曼曼威脅母親要跳樓,此時她情緒異常激動,那還是不要去刺激了,即使想施藥,也得等她冷靜下來再說。

其實,要我說,很多熊孩子其實并非無可救藥,而是家長們,要么放任不管,要么方法不對,如果能夠下得去那份狠心,熊孩子應(yīng)該還是有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