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關于補氣,“肥白又多汗”的人才適合用黃芪。

何謂“肥白又多汗”?“肥”指的是肌肉不結實,像棉花一樣,特別是肚子,一坐下來,肚皮就開始疊游脈圈,或者一走路,就抖三抖?,F(xiàn)代醫(yī)學說的脂肪多,肌肉少,容易水腫虛胖人群。

“白”指的是蒼白,沒有力量,面白,舌苔淡白胖有齒痕,能吃但不禁餓,但吃飯又容易犯困,四肢沒有力氣。

“多汗”,頭汗,背汗,甚至全身出汗,出完汗之后又怕冷。

為何會“肥”?因為脾氣虛,脾失運化,吃進去的東西,運不出去。就留下了痰濁

為何會“白”?因為水濕重,吃進去的東西,變不成氣血,卻就成了痰濕,水的顏色是透明的,痰的顏色是白的,血的顏色是紅的,氣血足,面色就紅潤,痰濕重面色就蒼白。

為何會“多汗”?因為水濕重,又氣虛,水濕重要找出路,氣虛又不能攝津。所以一吃東西,或一運動,就嘩嘩地出汗。

總結起來肥白又多汗就是脾氣虛,氣虛失攝、氣虛水腫,黃芪有什么作用呢?補脾肺之氣,所以可以助脾運化。性微溫歸肺經(jīng),黃芪也可以補肺氣,肺通調(diào)水道,肺氣足,就有推力去推動水濕代謝,所以可以利水消腫。黃芪還能固表,故可以止汗。

如果比較長時候用黃芪,可以搭配枸杞、石斛、麥冬等,因為它溫燥又向上拔氣,久服容易傷津傷根。

如果說黃芪是補氣升陽固表,向外的,那么人參安五臟,補元氣,是向里的,而且力量很大所以人參適合“瘦黃而津少”的人,它是先補氣,后補陰的。

元氣不足,生產(chǎn)陰精肯定少,所以人會干癟皺紋多。你看肚子是向里癟的,沒什么脂肪和肌肉,又因為津液少,一般很少出汗,跟黃芪剛好相反。

想大補元氣的,就單獨使用,鮮人參可以泡在蜂蜜里炙,早晚各一片,很適合久服。

那么黨參呢?最適合老百姓用,因為夠便宜,平補脾肺之氣,專有專的好,你拿一截黨參嚼一嚼就知道,質(zhì)潤回甜,然后可以生出口水來,黨參的甘,說明它走脾肺,自身可以生出津液,這樣才不容易上火。

總結:黃芪偏補表,人參偏補里,黨參偏補中。

備注:對于補,一定要先通。要先把中焦打通,水路打通,才能補得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