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誰是五一假期贏家,除了傳統(tǒng)旅游名城之外,重慶榮昌無疑最為吸睛。
先來看看他們的成績單:全區(qū)共接待游客224.89萬人次,同比增長157.03%;榮昌鹵鵝賣出了290150只,同比增長752.53%。這個成績,對于一座人口不過70萬,總面積只有千余平方公里的小城而言。

在當下文旅市場極致內卷,競爭日益白熱化的時代,各地都在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吸引流量,重慶榮昌區(qū)卻以一種近乎教科書般的操作,成功在這場激烈的角逐中脫穎而出,憑借一系列的操作,在五一假期里賺了個盆滿缽盈,堪稱教科書一般。
榮昌的走紅,源于“鹵鵝哥”林江。他身著醒目的大花襖,帶著榮昌特產鹵鵝,執(zhí)著地追隨國際網(wǎng)紅“甲亢哥”,從成都到深圳,一路堅持不懈地投喂。這一獨特且略帶夸張的行為,迅速在網(wǎng)絡上引發(fā)了廣泛關注,成功為榮昌帶來了第一波熱度。
坦率地講,如果僅僅停留在“鹵鵝哥”個人的熱度層面,榮昌大概率也只是在網(wǎng)絡上曇花一現(xiàn),短暫地熱鬧幾天后,便會如眾多網(wǎng)紅熱點一樣,迅速冷卻,被大眾遺忘在信息的洪流之中。但榮昌卻抓住了這個機會,他們敏銳地抓住了這個稍縱即逝的熱點,圍繞“鹵鵝哥”開啟了一系列引流妙招兒。

而區(qū)委書記高洪波,無疑是這場流量盛宴中最為關鍵的角色。倘若將“鹵鵝哥”比作是點燃熱度的星星之火,那么高洪波就是將星星之火迅速燎原的強勁東風。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高洪波的一系列果斷且富有前瞻性的決策與行動,榮昌絕不可能在五一期間呈現(xiàn)出萬人空巷的火爆場面。高洪波對流量的嗅覺之敏銳,令人驚嘆。
在“鹵鵝哥”剛剛走紅之際,他便迅速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他放下身架,主動走到前臺,主動邀請各大網(wǎng)紅前往榮昌打卡。更為貼心的是,他還親自為這些網(wǎng)紅們解決在榮昌期間的吃住行等一系列問題,并且積極地與他們進行交流互動。
這種真誠且積極的態(tài)度,無疑讓網(wǎng)紅們感受到了榮昌的熱情與誠意,自然而然地便收獲了一波好感。這些網(wǎng)紅們在社交媒體上的分享與宣傳,進一步擴大了榮昌的影響力,吸引了更多游客的目光。

除了與網(wǎng)紅互動之外,讓高洪波收獲好感的,還有他在交通與城市管理方面倡導的一些做法。比如,他要求在節(jié)假日期間,只要不影響交通的正常運行,車輛停在路邊便不會被貼罰單,城管也不會驅趕小商販。這一舉措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刻的智慧。它不僅為游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讓他們在榮昌能夠更加自由、舒適地游玩,同時也營造出了一種寬松、包容的城市氛圍。
五一期間,榮昌區(qū)更是直接開放政府食堂和大院,將其打造成了熱鬧非凡的大排檔,成了各地游客到榮昌游玩的必打卡地之一,假期間總共接待游客約67000人次,日均接待約13400人次,讓游客們切實感受到了榮昌的“煙火氣”,仿佛真正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家人”。這種親民之舉,極大地提升了游客對榮昌的好感度與認同感。

榮昌的高明之處還不止于此。“鹵鵝哥”在上海車展投喂周鴻祎一事,曾引發(fā)了廣泛的爭議,不少人認為他的行為有些“過火”“鹵鵝哥”也因此備受批評,甚至最后不得不出面道歉,一時間,輿論似乎對他極為不利,大家都以為他的“網(wǎng)紅之路”即將走到盡頭。
好在,榮昌區(qū)巧妙地化解了這場危機,并且成功地將其轉化為了又一波流量紅利。周鴻祎隨后親自前往榮昌打卡,榮昌區(qū)書記和區(qū)長更是親自接待,這一波操作,把即將塌方的“鹵鵝哥”,硬生生給拉了回來。周鴻祎的到訪,再次讓榮昌成為網(wǎng)絡關注的焦點,收割了一大波流量。
榮昌區(qū)在這場流量營銷中,投入的資源相對極少,卻收獲了巨大的回報。他們巧妙地利用“鹵鵝哥”這一熱點,將城市的文化、美食、人文關懷等元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城市形象。這種以小博大的營銷方式,在當下文旅市場中顯得尤為珍貴與難得。

榮昌的成功,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范例,證明了在文旅競爭中,并不一定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關鍵在于能否敏銳地捕捉到熱點,并且迅速、有效地做出反應,將熱點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流量與經濟效益。
在未來的文旅發(fā)展道路上,榮昌能否持續(xù)保持這種熱度,將“網(wǎng)紅”轉變?yōu)椤伴L紅”,我們拭目以待。但無論如何,這次榮昌在流量運作上的精彩表現(xiàn),都足以讓其他城市好好地學習與借鑒一番。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