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反應是難以置信。班會上,班主任宣布這周末開始每周雙休時,尖叫聲差點掀翻天花板,不少同學揮舞課本、拍桌子,那時候覺得整棟樓都在顫抖!”回憶起剛得知雙休消息的情景,沈星仍掩不住興奮。
沈星是河南平頂山一所縣城高中的高二學生,今年3月中旬,學校落實雙休前,該校高一、高二學生基本2—3周一休,有時一月一休;高三學生的在校時間最長,經常月休。
近期,全國多地發(fā)布通知,強調執(zhí)行高中雙休政策。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當前,各地學校雙休形式多樣,有按留校與否,分為每周離校雙休,或單周校內雙休、雙周離校雙休;也有按年級區(qū)分的高三單休,高一、高二雙休。雙休期間,一些學校還會開放教室、圖書室、閱覽室等場所,供學生自習。不過,4月以來,已有多所學校改回了原來的管理模式,不再雙休。

圖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詞:雙休
有人歡喜,有人愁
“現(xiàn)在周末除了完成學習任務,空余時間我還可以‘光顧’下二次元愛好。”沈星表示,雙休后自己的精神面貌好了不少,終于有了“活人感”。由于學校位于郊區(qū),交通不便,因此絕大部分同學選擇寄宿,沈星也是其中之一。沈星的姐姐發(fā)現(xiàn),雙休后,雖然每周往返學校費時費力,但沈星活潑了不少、話也多了,雙休前,每次回到家時,沈星都無精打采。
但并非每個高中生都會享受雙休?!白畛趼牭矫恐茈p休時,確實很高興,但一想到離高考只有一個多月,喜憂參半。”蘇悅今年高三,就讀于河南某縣級市的一所省級示范高中。4月初,該校推行各年級每周雙休。雙休前,學校普遍兩周一休。和縣里部分學?!皬娭票镜赝瑢W離校”不同,蘇悅所在的學校允許學生周末留校自習。
雙休后,每周四,蘇悅都要和同學討論一番,周末是否留校。她所在班級的65名同學中,有30多人選擇回家,其中一半會去上補習班。蘇悅成績中游,沒有報班,但由于在家會經常報復性玩手機,她更多時候選擇周末在校學習,因為“效率會更高”。
蘇悅留校還有另一個原因。雙休后,教育局會在周末抽查教室內的監(jiān)控,老師們不允許進教室,但會在教室外當“加油站”,解答學生的問題。蘇悅表示,臨近高考,自己更喜歡之前周末上課的形式。
河南一所縣城私立高中的教師李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其所在學校3月初開始實行雙休。由于生源質量一般、學生自制力差,她擔心臨近高考,高三學生沒有老師“拖著走”,可能會影響高考成績。
但同時,李巖發(fā)現(xiàn),雙休后,學生的上課狀態(tài)更積極了。之前兩周一休時,學生第一周的周六、日都要上課,課程經常在第二周的周三之后就很難進行。福建省一所省級示范高中的高三班主任也有同樣感受,“雙休后孩子們的眼里有光了”,以往課間,很多學生會趴著睡,現(xiàn)在大家會到走廊上曬曬太陽、聊聊天。
福建泉州一位從教近30年的高中語文老師認為,周末雙休讓師生有時間“休養(yǎng)生息”,學生有更多自由去安排學習和生活,同時也有助于教師回歸家庭、提升專業(yè)能力。
“無論對學生還是教師,教育都需要留白?!焙铣恢菀凰〖壥痉吨袑W的校長感慨。

江蘇連云港,高三畢業(yè)班的學生在教室內復習備考。圖/視覺中國
雙休的風,來了又走
盡管全國多地推行高中雙休,但有的學校的雙休名不副實。
“雙休更像一陣風,刮過去就沒了?!焙颖笔埣铱谑械母叨W生楊陽介紹,3月開始,其所在學校以單周校內休、雙周離校休的形式雙休,但事實上,學生并不“自由”。校內雙休時,一天需要上自習,另一天要進行周考測驗。4月中旬開始,楊陽所在的學校已明確停止雙休,改回兩周一休,單周周末需要上課、考試。
這并非個例。趙丹是河北省石家莊市一所市屬公辦學校的高二教師。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其所在學校從3月中旬開始,實行過1個月的每周雙休,現(xiàn)已恢復兩周一休。據記者了解,在石家莊市,不少高中一開始也周末雙休,而如今,有的學校已停止這一“福利”。記者搜索社交媒體平臺發(fā)現(xiàn),河北、湖南、浙江等地均有學生或教師發(fā)帖、評論,反映其所在學校周末雙休“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趙丹介紹,其所在學校在雙休期間,還實行過“自愿留校制度”。但所謂“自愿”并非學生自愿,而是校領導與各班家長委員會代表談話后,由家長決定學生的周末,班主任只負責統(tǒng)計人數(shù),這一制度下,學生在家長督促下“自愿”留校。
“校領導非常強調學習時間的積累,并把它等同在校時間,絞盡腦汁讓學生多留校?!壁w丹觀察到,該校家長對雙休的態(tài)度分化成兩個極端:對成績看淡、心疼孩子的家長全力支持;重視成績、沒時間管孩子的家長強烈反對,后者遠多于前者。
“部分學校和家長認為學生在校時間越長,越能提高分數(shù),實際并非如此?!敝袊逃茖W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分析說,傳統(tǒng)觀念認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但努力的方向錯了,還可能會損傷孩子人格。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人才專委會秘書長陳志文曾分析指出,高中雙休難以落實,主要源于家長群體的過度教育訴求、高強度的應試訓練能帶來一定效果、地方政府的政績驅動三方面原因。
前述湖南郴州的校長透露,部分學校雙休遇阻,主要是因為校長的政績與高考升學率掛鉤,部分校領導擔心雙休后會影響教學進度和質量,并且,如果同地區(qū)內各校的周末休息步調不一致,也容易引發(fā)新的“內卷”,陷入“你補一天課我補兩天,你補兩天我就補三天”的惡性循環(huán)。
今年3月,教育部通報了一批中小學違規(guī)辦學行為典型案例,指出中小學在校時間過長、節(jié)假日補課等不規(guī)范辦學行為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和教育形象,具有極大安全穩(wěn)定風險。教育部發(fā)文指出,將合理安排中小學生在校作息時間、充分保障學生睡眠和自主學習活動時間作為“底線”,將禁止法定節(jié)假日、寒暑假集中補課或變相補課作為“紅線”,多渠道多形式進行常態(tài)化、持續(xù)性排查整治。
“目前對學生的評價標準過于單一,成績成為學校和家長關注的核心?!眱Τ瘯煼治稣f。在他看來,實現(xiàn)高中雙休的常態(tài)化,不僅要轉變教育觀念,還需進行深層次的教育評價改革。教育不僅關乎當下的考試分數(shù),還關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只有讓學生處于積極自主的狀態(tài)中,才能成長得更好”。
(文中沈星、蘇悅、李巖、楊陽、趙丹為化名)
作者:梁小燕
編輯:杜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