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導演深作欣二是日本殿堂級的導演,老師的扮演者北野武更是日本電影中的“暴力宗師”。電影看得不多,不清楚他們更多的事情。但只是這一部電影,就足以讓人記住這樣的兩個名字。

這是一部震撼的電影。只能用這個詞來形容了。就感官來說,這部電影很暴力。但它已經(jīng)超越了一般的暴力片的范疇了。雖然有大量的血腥與死亡,但是暴力從來都不是這部電影的主題。電影,就我的理解,它講的是人性,或者說,它在探尋人性的本質(zhì)。

很多人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說:“日本人就是變態(tài)?!笔聦嵕褪侨绱?,但是變態(tài)的日本人在這里講了一個關于“人”的故事,而不僅僅是“日本人”。雖然先天的島國意識以及由此而來的危機感促進了這部電影的誕生。能想出這樣一個變態(tài)的故事,同時表達這樣傳統(tǒng)而深刻的主題,而且表達得如此的震撼,大概也只有日本人具備這樣的心理潛質(zhì)了。

關于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這樣的爭論一直都沒有停止。從古中國、古希臘到文藝復興一直到現(xiàn)在。弗洛伊德說,自我調(diào)節(jié)者道德的超我與本能的本我。一般情況下,作為一個社會的人,超我更多的本社會所要求。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樣的,大概也只有在影片中的情形下才能真實的表現(xiàn)出來。生存的本能在這種情況實在是太強烈了,任何形式的偽裝都顯得愚蠢。大概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吧?;蛘哒f,沒有幾天就要死了,裝給誰看呢?畢竟偽裝也是一件需要消耗精力的事情。

面對這這樣的局面,可以說學生們展示了人性所有的可能。

一開始就有人選擇了死亡。小川櫻和無助的山本和彥一起跳下了懸崖。倉元洋二和矢作好美剛雙雙吊死?;蛟S是由于對社會和自己所處境地的絕望,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善良的本性超過了生存的本能。他們只是不想?yún)⑴c到這個殘酷的“游戲”中,他們不想殺人。能和喜歡的人死在一起,他們的解脫是一種幸福。這樣的懦弱就注定不能在競爭的時代生存?堅持著自己的原則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還有比這更加堅強的性格嗎?所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人性中有惡的一面嗎?不少的同學在重壓之下心理長生了變異,已經(jīng)不能成其為人了。元淵恭在斜坡上念著公式向七原和典子射擊,說他想生存著回去上好大學。那種形象令人不寒而栗:教育可悲的犧牲品。一味的死讀書讓他在目標破滅的時候終結了殘留的人性??梢哉f,那些為了生存顫抖著雙手殺戮的人,已經(jīng)變成了野獸,是人性的遺跡讓他的手顫動著。生存的本性是惡的,就像光子的遺言“我只是不想坐以待斃”;但是這種惡被善牢牢地包裹著,就像是北野雪子和日下友美子對“團結和平”的呼喊,就像是燈塔的一群人的互助,就像是三村(電腦高手)等三人的合作——期待著一起活著離開。

川田說,脫出游戲的方法是立刻自殺,做不到久別相信任何人!可是實際上他一直相信著身邊的“望遠鏡小姐”典子和“堡蓋先生”七原。這是一種經(jīng)受的了考驗的信任。與之相對的,是燈塔的慘劇。表面上大家都很相信對方,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生存的本能還是在“善”的包圍中透出一絲氣。每個人的心中其實還是相當?shù)木o張、不信任。是人性強迫著他們自己相信了身邊的人。這種信任很脆弱,一經(jīng)觸發(fā)就迅速的瓦解了。林彈雨中閃現(xiàn)的是少女的絕望與期待。

人性是好的,但是非常的脆弱。

很喜歡電影中幾段朦朧的愛情,準確的說,是高中生中初戀的喜歡。貴子在臨死前遇到了自己喜歡的杉村,在血泊中幸福的死去。杉村不顧自己的安危,就為了找到喜歡的琴彈。找到了,卻死在了她手中,臨死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留下不知所措的琴彈。兩個悲劇收場的“愛”。他們都還太年輕,應該還不懂得“愛”,但這種美好的情感卻能在這里扎根并產(chǎn)生一種魔力。愛的本能吧。

光子是電影中比較特殊的一個人?;蛟S有人會認為她是那種天生的殺人狂,但是她不是,不像像桐山和雄。臨死前她說“我只是不想坐以待斃”。她童年的不幸決定了她悲劇的性格。心理學中關于兒童成長的理論在這里得到了體現(xiàn)。她的家庭是不幸的,沒有見到她的爸爸出場,她的媽媽很懦弱,為了錢把她交給了一個由戀童癖的中年男子。這件事本身就在她的心理上留下了陰影,使得她性格孤僻。但是她天生有很堅強,甚至自己把猥瑣的中年男人推下了樓梯。這就造就了她“不愿意坐以待斃”的生存哲學,自己的事都靠自己去爭取、去做,沒有任何人可以相信。因而她也比較孤僻。在反復出現(xiàn)的籃球賽的鏡頭中,她是唯一一個不高興的人,好像這件事和她就沒有關系。其實也真的沒有。光子的悲劇性格來自社會。正如七原所說,我不相信成年人,他們想分開就分開、想出走就出走。社會的動蕩形成了孩子們的悲劇。他們看不起大人,為了一場籃球賽集體罷課、刺傷了老師而且玩得很開心。

老師北野市電影中很重要的一個人物。他很容易被認作是一個心理變態(tài)或是分裂的人,真正的瘋子。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可憐的人。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他的家庭沒有絲毫的幸福。女兒叫他叔叔,對他沒有絲毫的尊敬。他曾經(jīng)是一位教師,可是學生不喜歡他的課集體不上,還有學生拿刀向他刺去。這個時代徹底的瘋狂了,于是他無奈的跟著瘋狂。其實他很想好好的做一個普通的人,有家庭的溫暖、工作的愉快。對于這些學生,其實在內(nèi)心深處,他是不忍心讓他們就這么死去的。這一點就連他自己也沒有察覺。他一直固執(zhí)的獨自享用的曲奇餅干怎么看都像是學生在車上傳者吃的那一包。最后不讓士兵檢查,射向七原和典子的水還有出現(xiàn)在樹林給典子撐著傘并問候七原,這些其實都是他內(nèi)心深處對這些孩子的關心的無意識的體現(xiàn)。他對典子的好感,容易被齷齪的理解,其實他應該是把這個溫和的學生當作了理想中的自己的女兒。最后他做廣播體操的片斷有些匪夷所思,他做操的認真更是難以理解。其實他何嘗不希望后面有一堆的學生和一起鍛煉身體呢。

典子談到自己的夢的時候說:“可是北野他看起來很寂寞啊”。這句話說出了一個真實的北野。在他那不動聲色的表情下,隱藏著一顆落寞的心。

電影的音樂很不錯。尤其是廣播進行前的世界名曲,設計得尤為精妙。很有些《發(fā)條橙》中運用貝多芬的感覺。

畫面是一個奇跡。各種風格的畫面突兀的銜接在一起,更加增強了電影的震撼力。島上的殘酷的暴力、暴力偶爾的安靜和諧、往事與夢境的重現(xiàn),電影的所蒙太奇語言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最喜歡貴子跑步那一段了。陽光、清晨、運動的少女、騎車跟在后面的帥哥、不經(jīng)意間的一生的約定……這種唯美隨便放在哪部青春的愛情電影中都不顯得遜色。可是它卻出現(xiàn)在了這個最殘酷的互相殘殺之間。觀眾在被震撼之余,只能無語了。

虛構的故事、真實的人性、絕對的震撼、精彩的電影!

殘忍中閃亮的人性——看《大逃殺》 作者:閑潭影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