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有點過了,主要是想回答上篇文章《中年男性為啥普遍喪》里的一個問題,那篇文章里說,對于中年男性來說,瘦下來能解決90%的問題。有小伙伴讓我再展開聊聊。
考慮到我長期減肥經(jīng)歷,各種運動營養(yǎng)學的書看了一堆,今天就再聊幾句。文中所有內(nèi)容大家參考下就行了,不建議大家照做,最好是能有個啟發(fā),讀者們可以自行對著感興趣的方向查找。
首先要說,很多人說減肥是“三分吃,七分練”,這個也不太對,應(yīng)該是“九分吃,一分練”。畢竟任何運動,在吃面前都一文不值。
早上五點半起來跑步一小時,這意志力和執(zhí)行力秒殺絕大部分人了吧,然后吃三根油條后努力瞬間就被清零了。中午隨便吃點,晚上沒忍住,來頓大餐,一天下來不但沒有熱量缺口,反而更超標。這就不是在減肥了,妥妥的繼續(xù)增肥。
如果有點生活經(jīng)驗也能感受到這一點,工地很多土木老哥,一天三萬多步,照樣肥得流油,主要也是他們的伙食太養(yǎng)人。還有那些房產(chǎn)中介,年輕的不明顯,年齡稍微大一些的,也是一天兩三萬步,照樣中年發(fā)福。
那怎么辦?
一般來講必須先控制飲食。大家肯定見過一些人,在那里blabla扯什么“減肥千萬不要節(jié)食”,“千萬不要相信餓瘦”,跟你說什么“吃夠代謝”,然后就開始教你算每天攝入熱量,讓你吃夠1800大卡。
相信我,他說的那堆吃的,一般巨難吃,而且吃了之后,如果身體出現(xiàn)熱量缺口開始掉體重,幾乎不可避免會餓,以及各種心煩意亂,根本沒法避免。
如果你嘗試各種減肥法,最后會發(fā)現(xiàn)什么“16+8輕斷食”,什么“生酮飲食”,什么“地中海飲食”,還有那個“碳循環(huán)”,沒有熱量缺口都減不下去。核心都是控制飲食,都是少吃,都得餓。
當然了,我自己是很認同輕斷食的。輕斷食已經(jīng)被證實對胰島素抵抗問題有很好的效果,如果不知道啥是“胰島素抵抗”就搜一下吧,看看專家怎么說,我就不搬弄了。不過輕斷食如果沒有熱量缺口,也減不下去。東北那邊很多人快中午才起,一天吃兩頓,照樣胖子一大堆,主要也是飲食太好了。
這么說吧,想減下去,少吃是不可避免的,少吃帶來的痛苦也是不可避免的,做好這類準備,可能反而容易些。怎么把自己吃胖的,就得怎么少吃瘦下去;吃胖的過程中有多爽,減的過程就有多苦。一點都別想少承受。
吃胖是因為吃進去的熱量大于消耗,想瘦下來肯定得攝入小于消耗,這屬于熱力學基本定律,其他的說啥都不好使。
一旦有了熱量缺口,那肯定會痛苦,持續(xù)的痛苦,撓心撓肝讓你趕緊去找點吃的,不然快死了。
當然了,有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雖然很餓,但是那些平時不喜歡吃的一口都不想吃。這時候你就應(yīng)該知道。你此時的痛苦其實不是餓,是饞。餓和饞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是一樣的,差別是真餓了會生吃土豆,饞了連燕麥都咽不下去,滿腦子烤串涮肉。
具體怎么辦呢?
我的做法就是簡單暴力,把晚飯去掉,而且日常飲食盡量低油。順便還在輕斷食。
我周圍有人恰好相反,多吃油,不咋吃碳水,就是那個低碳飲食。好處是饑餓感輕了一些,毛病是情緒好像不太穩(wěn)定,一些人睡不著覺又放棄了。
總之有兩個原則:
1、少吃;
2、油和碳水不能同時高,當然了,如果飯量比較小也無所謂;
想保持終身的健康狀態(tài),唯一的出路就是少吃,沒啥別的辦法。
你說痛不痛苦,當然痛苦了,不過沒啥更好的辦法,你會發(fā)現(xiàn)原則越簡單,執(zhí)行起來越不容易偏。而且相信我,對于絕大部分胖子來說,一天的飲食減掉三分之一,總熱量依舊是超著的。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最大的痛苦就是想保持原來的飯量基礎(chǔ)上減肥,那不痛苦才怪。年輕時候代謝旺盛無所謂,遲早有一天會面臨一個選擇,是繼續(xù)高熱量飲食,還是主動降低欲望。
一些人說如果天天少吃,那生活有啥意思?這個倒也確實,只是如果保持肥胖狀態(tài),遲早有一天各種慢性病會找上你,身上所有的部件都發(fā)告警,讓你每天痛苦不堪。
當然了,你說不定能找到其他辦法,不過相信我,胖子們的痛苦那是一點也別想少承受,吃的時候有多快樂,減得時候就會有多痛苦。
肯定有人要說傷身體什么的,說真的,再怎么傷,也沒胖著傷。絕大部分胖子去體檢,會發(fā)現(xiàn)體檢報告上問題多得沒法看。不管用啥手段,只要瘦下來,體檢表上的異常項很快就剩下了寥寥幾條。
有人說,挨餓減肥會復(fù)胖。這個我太有經(jīng)驗了,因為我每年都減十斤然后回去五六斤,每次反復(fù)都是因為到了年底項目壓力太大,又開始吃宵夜了。吃的多了肯定胖啊,這不基本常識嘛。
你說那需要一輩子忍著?
很不幸的是,正如戒酒的酒鬼遲早會破戒重新開始喝酒,戒毒的癮君子一輩子都想復(fù)吸,對于胖子來說,吃本身就是一種癮,你得對抗一輩子。
人到中年,隨著代謝大幅下降,飲食又油膩,發(fā)福幾乎不可避免,想保持瘦下去,饑餓帶來的痛苦幾乎是沒法避免的。
如果沒做好這個心理準備,或者準備來個“無痛減肥”,那幾乎沒可能成功。這里當然不是說全部,有一部分人確實比較特別。
如果說有啥好消息,那就是胖子減肥成功后,體質(zhì)和精力會大幅提升,一般會遠超那些“怎么都吃不胖”的。有種說法認為,胖子們的身體可能就是吸收效率太高,導(dǎo)致不太適應(yīng)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
另一個好消息是,餓著餓著慢慢就不餓了,但是饞勁一點也不會少。
大家都有一種體會吧,晚上睡前餓的要死,早上起來發(fā)現(xiàn)一點也不餓。咱們說“餓過勁”了,馮子新教授在他書里說是脂肪開始介入維持血糖,人就不餓了。
也就是你剛開始晚上少吃或者不吃,身體會使勁給你發(fā)告警,質(zhì)問你為啥不好好吃飯,搞得你身心崩潰。
時間久了,可能得一年左右,身體慢慢意識到對你各種折磨也沒啥用,也就不會每天晚上釋放激素折磨你了,直接通過分解脂肪穩(wěn)定血糖,效果跟每天早上一樣“餓過勁”。到那個時候,就徹底形成了習慣。
還有一些人選擇晚飯如果餓的不行,只吃一種自己不大喜歡的,比如燕麥,或者那種“真全麥面包”,慢慢晚上也吃的少了。是的,市面上絕大部分全麥面包都是假的,真全麥巨難吃,一般人根本吃不下去。
等養(yǎng)成晚上少吃或者不吃的習慣,慢慢就開始掉體重了。不過也別想快速減,用了那么多年胖上去,大概率會用相同年頭瘦下來。
有些極端減肥法掉秤很快,那是因為身體里本來就有大量的水,加上體內(nèi)還有不少糖原,一個糖原分子帶著四個水分子。理論上160斤的人,一天可以掉10斤左右體重,問題是脂肪幾乎沒動。當然了,掉水掉糖原
想減脂肪是非常非常難的,一天200大卡的熱量缺口,掉一公斤純脂肪需要一個多月。而且身體還會自己降代謝重新平衡收支,到時候會“卡平臺”。
有小伙伴說,真的不需要運動嗎?
我的理解是,先控制飲食,養(yǎng)成少吃的好習慣。然后再考慮運動。如果同時操作,大概率會快速放棄。咱們還是先抓主要矛盾,先降低食量。
這里說的“少吃”,不是天天水煮菜,而是降低到正常水平,絕大部分胖子們的飯量大的沒法看,不糾正啥玩意都不好使。
運動減肥效果真一般,不過可以作為增強體質(zhì)的手段。而且減肥到一定程度,就會卡平臺,到時候就得通過鍛煉來打破平臺期。
大家肯定有過體會,人這輩子的終極比拼,其實是身體和運氣。有人就跟大功率跑車似的,怎么干都不累,有些人就跟個驢車似的,拉幾趟就虛了,那咋競爭?更別說一部分人的身體跟臺跑了幾十萬公里的老車似的,老化特別快,稍微一啟動,全身都是異響。
所以說如果你還年輕,看到這段話,現(xiàn)在開始練,可以看作是對今后驚濤駭浪的人生的精力和體力儲備。如果是中年人,可以看作是自救。
我剛開始跑的時候很抗拒,當時看到這樣一個說法:
說我們想做成什么的時候,第一反應(yīng)是要努力,然后使勁一段時間之后就崩了。其實可以想想,我們想打好吃雞游戲,需要堅持努力打游戲嗎?我們想保持屋子干凈,需要努力去收拾嗎?
其實“多做”就可以了。
換個思路,生活中絕大部分看著困難的目標,本質(zhì)都是“走量”,量不夠,無論如何也做不成;量夠了,水到渠成。
我也發(fā)現(xiàn)自己從沒喜歡過跑步,跑的時候一直也是一種純功利性的思維,覺得每天做這玩意,純粹就是為了增強體質(zhì)。
那每天怎么克服不想出門不想跑呢,主要有兩個思路,一是反復(fù)告訴自己,每天用“超慢跑”只跑五分鐘,五分鐘后就回來。超慢跑是個啥,大家可以上網(wǎng)查下,老頭老太們公園遛彎的玩法,如果連這個都不行,那還是在家躺著吧。
二是讓自己一定不要關(guān)注跑步水平,什么五分配,什么有氧耐力心率,統(tǒng)統(tǒng)不去關(guān)心,只關(guān)心攢跑量。
因為我知道兩件事:
最難的就是出門,更難的是每天出門;
量攢夠了,其他參數(shù)自然而然就上來了。
新手最痛苦的,就是發(fā)現(xiàn)自己水平真的很菜后不想玩了,完美避開了“習慣養(yǎng)成”和“量的積累”。
大家都知道,網(wǎng)上有個說法是“21天養(yǎng)成一個習慣”。我個人體驗是,咋都得堅持三個月能養(yǎng)成小習慣。類似下樓跑一個小時這種大習慣,絕大部分人可能一輩子都是抗拒的,每次下樓都得努力說服自己。
等到量堆上去,大家會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那些遙不可及的目標,什么四分配,什么馬拉松,竟然都可以挑戰(zhàn)了。這也讓我想起李笑來的一句話,他說學習能力也好,執(zhí)行力也罷,核心只有一個:在剛開始的時候,平靜地接受自己的笨拙。
當然了,大家一定要有個常識,如果把人體看做一個電池:
睡覺才是充能;
鍛煉本身是消耗,只是這種消耗可以擴大電池容量;
一定要休息到位再鍛煉,不然還不如啥也不做。
文末總結(jié)下吧:
絕大部分人對自己最終的負責方式,第一步就是降低食量,尤其胖子們。到底需不需要降,作為成年人自己應(yīng)該是清楚的。一般來講,那些飯量過分的,自己不降體檢報告也會逼著你降。如果還不降,那就等著病歷吧。
經(jīng)常有人說“人生是場馬拉松”,不清楚大家知道不,馬拉松三十公里以后會變得痛苦無比。一般叫“撞墻”,精英組可能沒這個問題,普通跑者都得面對那堵無形的墻。撞墻之后難度一下子就倍增了上去,每一步都異常艱難,極度疲憊,這倒是像極了絕大部分人的中年生活。
減肥過程中鍛煉不鍛煉都行,最關(guān)鍵的還是盡量健康飲食;
不過可以盡快開始培養(yǎng)鍛煉的習慣,把跑量和鍛煉量慢慢往上堆,別聽別人扯什么“垃圾跑量”,只要跑了就沒垃圾。身體會自發(fā)適應(yīng)每個強度,適應(yīng)了之后就可以繼續(xù)向前推進。
身體連著精神,身體好了精神狀態(tài)也能好起來。精神狀態(tài)和身體狀態(tài)都好起來之后,會發(fā)現(xiàn)之前覺得很鬧心的事可能也沒那么煩。
我有種預(yù)感,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也就那樣了,大家發(fā)現(xiàn)發(fā)財無望后,會逐步轉(zhuǎn)向健康生活這個主題,畢竟咱們這代人會活得特別長。今后一線城市興起的這股“全民跑步”、“全民騎車”,到處都是體育賽事的風氣,可能都會席卷全國。
文章就寫到這里吧,內(nèi)容不一定對,大家可以參考下,看看哪些東西自己用得著。我的說法你沒必要全同意,只要里邊有的觀點有點啟發(fā),或者帶著對我的疑問去查資料,最終推翻了我的說法,那就是有用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