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小二述哲文
關(guān)于愛,男女之愛也好、親朋之愛也罷,這個世界上的“愛”有千萬種,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懂“愛”,有些人甚至將自己的“控制欲”、“自私”、“安全感缺失”等異化成“愛”,以“愛的名義”綁架他人,這反而讓“被愛”的那個人難受、感到窒息,這就十分可悲了。
關(guān)于這一點,莊子早在千百年前就告訴我們,一個人想要懂得愛人,就先得“自愛”,而所謂“自愛”,與放縱自身欲望比起來,在莊子看來,更多是人對自己本質(zhì)需求的了解之下對世間私欲的“抵制”,繼而做到“自知”、“自持”。
換句話說,一個在“自知”、“自持”中自愛的人,才具備愛他人的能力,這樣的人的愛,才是“健康”且讓人愉悅的。
一、杜絕“窒息愛”,《莊子》:人先自知、自持,才能在自愛中愛人
“我這是為你好”.....
“你為什么不懂我的愛呢”......
“我并不是想限制你,我這么做只是因為我愛你”.....
生活中,一些讓人“窒息”的愛,往往打著“為你好”、“愛你”的名義,將我們束縛、捆綁,殊不知,這些“愛”的底層邏輯,從來不是從被愛的人的實際需要出發(fā),更多的只是源于一個人的控制欲,甚至是私心。
當然,顏小二相信,一顆想要愛人的心,初衷往往是好的,只是愛在偏執(zhí)中用錯了力,導致自己愛得痛苦,被愛的也痛苦。于此,認識到如何去愛人,就顯得尤為重要,關(guān)于這一點,《莊子》一書中是這么說的:
“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后存諸人?!?br/>
結(jié)合莊子原文內(nèi)涵,結(jié)合“愛人”這個核心話題來說,可以這樣理解這段話:如“道”一般,,想要做好事情,就要“純粹”,事情多了,往往紛亂復雜,招致禍患。因此,如果想要“扶持他人”,首先得自己“站得穩(wěn)腳跟”。換言之,這也是莊子在告訴我們,愛人者先懂“自愛”,而“自愛”者,往往都是自知、自持的存在。
二、“愛人”,要懂突破自我偏執(zhí)這個誤區(qū)
結(jié)合本次“愛”的話題,從上面莊子的理論進一步來講,實際上是在告誡我,我們以“愛”的名義和另外一個人相處的時候,我們先得自我審視,自己是不是真的懂“愛”。
一個懂“愛”的人,一定會“先愛自己”。而“先愛自己”絕對不是放縱自己的“欲望”,而是能夠從“愛自己”出發(fā),在自律和自持中,明確拒絕“各類不良誘惑”,以客觀中正的態(tài)度,做出合適的選擇,讓自己的身心由內(nèi)而外地健康且充滿吸引力。
當我們可以在自持中讓自己保持良好狀態(tài)時,這種時候,我們給予他人的愛,絕對不是“強制的”、“自私的”、“讓人窒息的”、甚至是“捧殺”般的愛,各位可以深刻體會一下其中的道理。
三、寫在最后
無論是情侶之間,還是親朋之間,我們對于“愛”這個字脫口而出,“為你好”三個字更常常是以愛之名綁架對方的理由。如果真的愛一個人,那么這個人一定是懂得“自愛”的。
因為“自愛”,所以明白被人控制、擺布、甚至是一味縱容的“愛”有多么可怕及令人窒息。
因此,如果你真的珍惜一個人,想要去愛一個人,那么就要懂得在自持、自知中“自愛”,推己及人之下,在“自愛”的基礎(chǔ)上,給予他人“中正”的關(guān)愛,這樣的“愛”,才是健康且讓人歌頌的。
【本文為顏小二述哲文原創(chuàng)且獨家發(fā)布,搬運、抄襲等任何侵權(quán)行為,發(fā)現(xiàn)必究】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部分素材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兩周內(nèi)),喜歡請點贊收藏哦。想持續(xù)了解更多蘊含哲理的國學知識,想持續(xù)從各類文化,如影視、文學作品、歷史中體察更多人性的高尚與悲俗,可關(guān)注@顏小二述哲文哦~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