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100天不到,被譽為“癌癥之光”的上市藥企,4名高管由“非法經營”變“詐騙”。
近期的股市自從經歷了一次驚心動魄的回潮之后,都開始慢慢恢復平靜了,一切安好。
該賺錢的賺錢,該套現的套現,該割韭菜的也開始磨刀了。
一切都是大家熟悉的大A。
該暴雷的也曝完了,但是這一次,卻爆得“十分出色”。
因為學霸女董事長、姐弟、“非法經營”、“詐騙”、疑似卷進騙保事件?無論哪一件事情,拎出來單看,都顯得非常炸裂。

圖源:上海睿昂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上市不到3年就出事了
股價大跌19.98%,坐上了過山車
在了解學霸女董事長之前,先說說什么叫“非法經營”。
這一詞可以簡單解釋為:
未經許可就經營一些不允許甚至是限制買賣的物品,其中包括規(guī)定在內的各類用于經營的許可證以及證明類材料。
除此之外,還包括違規(guī)進行金融業(yè)務,例如未經批準就進行期貨、保險、不合規(guī)進行資金支付結算等。
其實說白了就是,人家開放市場給你自由買賣,并不意味著資本就是出入無阻的。
同時也意味著,你想吃這碗飯也得看看誰是主人。
你不請示、人家不批準不出證明的事情,一律不給做。人家不給你做,你自己靠坑蒙拐騙的也要去做,那就無疑是“老虎頭上抓虱子”——膽大包天。
例如2023年年初,《中國市場監(jiān)管報》就曾報道過一起洛陽某藥企違法經營的案例。
在該案例中,該洛陽某藥業(yè)在未取得醫(y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的前提下,就將一款檢測試劑盒,擺上了網絡交易平臺。
這樣的行為正是“不該做的事情硬要做”的典型“非法經營”操作。



而在開頭中提到抓走的四位藥企高管,就曾任職于上海睿昂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5月登陸A股,以下簡稱睿昂基因)。

在睿昂基因上市之初,股價最高時曾達到133.49元/股。截止被請去喝茶的消息公布當日,睿昂基因開盤20cm跌停,截至收盤,睿昂基因股價報14.98元/股。

圖源:大河財立方

截止2024 年 10 月 25 日收盤,其股價報收 19.57 元 / 股,市值為 11 億元。
在上市不到3年,睿昂基因就“坐上了過山車”。股價與最高位的時候,可以說是暴跌了68%。
而股價大幅下滑的原因,也與公司4名核心高管的“事故”有關。



因為睿昂基因在今年7月中旬的時候,在對外公布的一則告示中,對于自家四位董事長被請去喝茶的解釋,就用了涉嫌“非法經營”的字眼。
本來睿昂基因就只有6名高管了,現在一下少了4個,部分投資者肯定開始不淡定了。所以才會出現,消息公布當天,股價大跌19.98%,跌近20%的場面。

據悉,睿昂基因的業(yè)務范圍主要為“體外診斷”,也就是一種檢測服務,檢測的項目涉及血液病、實體瘤、傳染病等。
一家干醫(yī)藥的和“非法經營”扯上關系?
除了被懷疑是“不該做的事情硬要做”之外,看過年度史詩級電影《我不是藥神》的人,大概都會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陸勇銷售假藥的事例。
圖為《我不是藥神》的部分劇照
當初《我不是藥神》的原型人物——陸勇。
正是因為進口并且銷售了一款未經注冊的藥品而違規(guī)了,要不是因為這件事情推動了《藥品管理法》的修訂,要不是出發(fā)點是好的。
陸勇這件事情,只怕至今還是“非法經營”。但世界上能有多少個“陸勇”?
圖為《我不是藥神》中陸勇的扮演者


非法經營變詐騙,股價卻反常“微微一跌”
曾宣傳是“生命的希望”
鑒于睿昂基因最近公布的公告顯示,之前被邀請“喝茶”的四位高管所涉及的事項,已從4個字的“非法經營”轉變?yōu)?個字的“詐騙”來看。
很明顯,當初猜測睿昂基因很大幾率是“陸勇”的那批人,被現實狠狠打臉了。

雖然前者的4個字確實比后者的2個字看起來長,但是二者的并不能相提并論。
因為比起一個最高結果是15年的“小黑屋”,另一個最高為無期得到“小黑屋”,很明顯后者的結果,顯得更加“短小精悍”。
但離奇的是,相比起上一次公布消息,股價立即大跌19.98%,這一次更新“罪名”之后,截止10月29日收盤,股價只是“微微一跌”,下跌了5.16%。
市值也比之前的8億元,上漲至9.94億元。

看來,投資者經歷過第一次的大風大浪之后,都開始習以為常,開啟“你忙你的,我賺我的”模式了。
玩笑歸玩笑,其實追溯睿昂基因的宣傳,就會發(fā)現該企業(yè)曾宣傳自己為“給中國癌癥患者帶來延續(xù)生命的希望”。
能喊出這樣口號的人,要么就是狂妄自大,要么就是真有點本事。
而睿昂基因則是后者。但是這里面也混入看一些疑似“炮灰”的選手。



學霸姐姐碩士、博士、博士后三重學歷加身
弟弟是“搞建筑”的,其中2人任職不夠1年
因為這件事情暴雷的炸裂程度,并不是指,該上市藥企一共有4名高管因為轉為“詐騙罪”而即將很有可能會被徹底“關進小黑屋”。
也不是因為其中兩名高層還是姐弟關系。畢竟上市企業(yè),父子齊上陣,兄弟姐妹齊心協(xié)力的事跡,也見怪不怪了。
而是因為,這次暴雷的藥企高管,并不像以前藥企暴雷的主角兒一樣,大多數都是一些,趁著時代紅利賺了點小錢就上市的“三教九流”。
這一次,睿昂基因被請去喝茶的其中一位“靈魂人物”,可謂是非常亮眼的“學霸”級人物。

因為目前即將被關進小黑屋的四人分別為:
熊慧(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熊鈞(實際控制人、董事兼副總經理)、薛愉瑋(副總經理)、何俊彥(副總經理)。
其中熊慧、熊鈞二人為姐弟關系,其余兩位副經理,都是在藥品銷售方面擁有多年經驗。

這兩位銷售正是在睿昂基因計劃用“建代理商體系,把公司的產品推廣至基層醫(yī)院”、“對銷售體系進行升級”等工作,提高銷售額的時候進入該職位的。
其中1人是工作多年被公司提拔,另1人是去年剛進入睿昂基因的,也就是說這兩人進入該公司任職該職位不到1年。
因為這項計劃,是睿昂基因在2023年新公布的工作計劃中,其中一項銷售計劃。

所以,這兩人是“炮灰”還是“罪有應得”,暫時還是未知數,但是工作不到一年,就被請去喝茶,確實倒霉......
除此之外,據《野馬財經》整理的信息顯示,最開始在7月份還是疑似“非法經營”還沒轉變成“詐騙”的時候。
包括熊慧小姐在內的其余三人都在“監(jiān)視居住”時,熊鈞先生就被“關進小黑屋”了。
圖為《科創(chuàng)板日報》發(fā)布的睿昂基因辦公樓

很明顯,比起姐姐,這位弟弟的“事故”顯得更嚴重些。
在說這位弟弟之前,就不得不提這位,除了董事長和實控人身份之外,還多了一個“核心技術人員”頭銜的學霸姐姐——熊慧。
據公開資料顯示,剛過50歲的熊慧(持股比例為18.22%),不僅是科創(chuàng)板上,為數不多的女掌門人,還是該板上數一數二的高學歷人才。

不僅擁有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內科學碩士、復旦大學微生物學博士、美國Burnham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博士后,三層學歷加身。
更是先后師從3名國內知名的院士,曾對分子生物學、細胞遺傳學、微生物學等醫(yī)學項目進行過深度學習。
而說回這位弟弟熊鈞,對比起熊慧這位學霸姐姐,熊鈞的背景信息就顯得略微遜色了。

不僅不是這個專業(yè)的,根據公開信息顯示,熊鈞在2012年進入睿昂基因旗下的源奇生物、思泰得生物等子公司進行“磨煉”。
并在2年后正式進入睿昂基因之前,熊鈞所學專業(yè)的方向為“建筑裝飾”。
雖說勤能補拙,專業(yè)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價值,但是根據前文所提到,熊鈞更嚴重些的“事故”來看。
隔行如隔山,外行人沒有對醫(yī)藥這碗飯保持敬畏之心的話,恐怕也會慘遭反噬。

“我們希望把睿昂基因在腫瘤檢測方面的服務能力,真正賦能到基層醫(yī)療市場,惠及更多老百姓?!?br/>
這句話是熊慧面對記者曾說過的話,只不過,為何如今會落得如此狼狽的結果,只怕也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了。

雖然據《第一財經》的報道內容顯示,這次新的“詐騙”稱號,很可能是因為,與先前分別在今年和去年,就被落實存在違規(guī)操作的“阿斯利康騙保案”有關。
但是截止今日發(fā)稿,業(yè)內仍然沒有披露與之相關的公告,這一切都只是外界的猜測。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自7月中旬發(fā)布公告被“請去喝茶”以來,僅僅時隔三個月,這場“鬧劇”一切就塵埃落地了。
雖然一些細節(jié)還在盤查,但是不難看出,經歷過多次“窩里反”的大A,請人喝茶和去小黑屋的的速度,果然進步了。

據證監(jiān)會公布,截止今年8月份,相關單位已經查辦了 489 件證券期貨違法案件,處罰近740件(包括作出決定以及懲處責任主體 ),合計罰沒款金額 85 億余元,其中有46 人被終身禁止進入證券市場。
其中,在去年12月,因涉嫌違規(guī)信息披露的浩豐科技,除了讓自己的股票由“浩豐科技”變更為“ST浩豐”之外,公司及相關當事人也擬被罰款680萬元。


在醫(yī)藥行業(yè),合規(guī)經營是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石。
看來,這場風暴在高壓的態(tài)勢下,讓市場秩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凈化。對于那些曾經試圖通過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的機構和個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提醒。
大家覺得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自己的看法,謝謝大家。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