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水樂棠里我竟然邂逅了莫奈畫作的顏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Vol.1

NEW ARRIVAL

水樂棠銘隱主廚江景私房菜,門不大,卻有種大隱于市的感覺。掌門人陳總,我們相識多年,一位美麗率真的女士,干事起來有股武漢人不服輸?shù)木瘛?/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總親自引領(lǐng)我,細致入微地介紹了她們新近裝修完畢的餐廳。從綠意盎然的庭院到寬敞明亮的大廳,再到私密雅致的包間以及視野開闊的天臺,每一空間都透露著不凡的設(shè)計巧思與高雅格調(diào)。無論是精心挑選的字畫藝術(shù)品,還是巧妙布置的裝飾品,無一不展現(xiàn)出對品質(zhì)生活的極致追求,營造出一種難以言喻的高級氛圍。

這里的每一處細節(jié),都蘊含著獨到的見解與創(chuàng)意,彰顯出與眾不同的魅力與品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dāng)我仍沉醉于水樂棠內(nèi)部裝飾的雅致之時,來到屋頂涼臺之上,兩江交匯的壯闊美景猝然映入眼簾,震撼心靈。遼闊的視野,將奔騰不息的長江與漢江盡攬眼底,令人心曠神怡。我不由暗自贊嘆,此乃真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風(fēng)水寶地。

而不遠處,長江一橋之畔的龜山電視塔,在夕陽的溫柔撫摸下,仿佛被鍍上了一層金輝,連帶著腳下的江水也染上了橙黃色的溫暖,波光粼粼,美不勝收。讓人生出“落日余暉映晚霞,愿留此地忘歸家”的悠然情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到無敵江景的包房,坐下來喝一點暖胃的紅茶,吃一點小眾的水果和頗有特色的茶點,一切都是那樣的舒坦和愜意,時光仿佛在這一刻變得緩慢而溫柔。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知為何,對夕陽下的江景,總有一種依依不舍。我不時從包房里朝江景望去,生怕夜幕降臨,夕陽的美景一去不復(fù)返了。

而就當(dāng)我隨手拿出手機拍照的時候,我被手機的影像驚呆了。畫面像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美不勝收。那迷人的色彩簡直讓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似紫又藍的色調(diào)江景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濃墨重彩,真有點像印象派那飽和度極高的高級感莫奈色。那種“彩色斑斕心頭上,浪漫夢幻來邂逅”的感覺讓人心旗蕩漾。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江景的美色讓我記憶揮之不去,而對接下來在感恩日的感恩晚宴,我不知怎的,也戴著“有色眼鏡”來理解了。

我們說色香味形之美,色在第一。白居易在《荔枝圖序》里曾有:“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則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strong>這是最早關(guān)于色香味的出去。自然界的食物之色有種稍縱即逝的感覺。孔子在《論語·鄉(xiāng)黨》中提出五種不適用的食物,其中就有“色惡,不食”。這種色是指顏色不對和處理不當(dāng)?shù)念伾J澄锏念伾秃孟袷俏覀儽鎰e真?zhèn)蔚闹改厢槨?/p>

我們說一個餐廳的出品,雖然味道好是根本,但看上去都不美,色不迷人,可能再好吃的東西大家不愿意下筷子。而水樂棠銘隱的大廚似乎更懂得這個道理,把美食做得讓人“色迷心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感恩節(jié)的晚宴出品,我依然被顏色給震住了。

果仁碎伴糖心菊

當(dāng)一盤黃橙橙的菊花瓣上桌之時,給人并不是:“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的感受”,倒是有點“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感受。這種嫩鵝黃的顏色,看一眼就讓人心醉了。

菊花具有疏散風(fēng)熱,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但味辛、甘、苦,大廚們伴以秘制的沙拉汁,在果仁的加持下,香脆綿柔,吃得盡是“美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姜蓉馬蹄湖嫩藕

而接著上來的姜蓉馬蹄湖嫩藕,這也是湖北的地標食材。盤中黃亮的胡蘿卜汁就如古人形容上等玉石的黃如蒸栗過去顏色。一汪黃橙橙的胡蘿卜汁,讓人滿眼醉心,爽心悅目。嫩藕口感脆嫩、清甜。堆疊起來的嫩藕,點綴的綠芽,給人:“一年好景君需記,正是橙黃橘綠時”的美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葛仙米蒸茼蒿

被譽為水中軟黃金的葛仙米,是荊楚大地上不可多得的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食材,過去它既是皇室的貢品,也是黎民百姓的荒糧。

一顆顆晶瑩剔透,顆粒飽滿墨綠色的葛仙米,煞是可愛。來自大山里的葛仙米和有著獨特清歡之味的茼蒿一起呈現(xiàn),粉蒸的茼蒿的綿柔和葛仙米的圓潤,真的是讓味覺在狂歡中變得低沉起來,讓人感受的是“墨色流動山水意,美味盡顯墨痕韻”。

我吃過很多的葛仙米,如此大小一致的顆粒飽滿的,絕對是極品級別的了。足見水樂棠對出品品質(zhì)的追求是無極致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銘隱私房御香鴨

這是水樂棠的招牌經(jīng)典,他們精選的是洪湖的綠頭鴨,鴨子成品色澤紅潤,咬一口,味道香醇,滋味悠長,越嚼越香。

這道菜的絕妙之處是些許金黃色的香茅草,映襯著醉人紅潤的鴨子,紅潤得惹人食欲,香噴的味道,會進入你的五臟六腑,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塔影紫菘姿造

有著武漢人津津樂道的洪山菜薹,是一個城市的記憶和念想。水樂棠銘隱則將洪山菜薹演繹了一場騰云駕霧的暢想,切成薄片的洪山菜薹,給人:“一片白云掛在身,披時不許染紅塵”之感,真是肌膚如冰雪,顏色白如玉。吃起來清甜脆嫩的口感,給人“帶水掐來隨手脆”的美妙。而吃起來食后無渣,甜津津的味道,則是武漢作家池莉?qū)樯讲宿返膬?nèi)心贊美,也是荊楚食材的驕傲和自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沸騰清江冷水鮰魚

這是水樂棠銘隱的創(chuàng)新菜品。當(dāng)銅壺里盛滿的菜籽蔥油倒入盆中時,熱油滋滋作響,滿屋菜籽油飄香,馨香四溢,令人心脾。而蔥油的綠色央央,紅紅的辣椒,白色的魚片,真的給人“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感受。清江的冷水鮰魚,彈性十足,味道鮮美,軟嫩爽口,沸騰的是菜,升騰的是內(nèi)心的喜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黃灘醬油三文魚

我比對了我的色譜,真的找不出這種顏色,它有點緼韨之色,又有點黃丹之韻,很是特別的顏色,真的是匠心再造了。三文魚綿柔的口感,在荊楚佳物黃灘醬油的加持下,變得更加的瑰麗而奇妙。一口下去,豐腴而柔軟鮮美的口感,有種幸福滿滿的感覺。多巴胺的飆升,真的是“甜了青春,醉了紅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也許真的我是被色迷心竅了。今晚水樂棠的美味,在我的眼里,都化作一個個愉悅的色彩,那色彩指引人去品味,去感受,去回味。

就連恩施高地的酥羊排,當(dāng)我戴著有色的眼光來品鑒的時候,并不想用簡單的金黃顏色來描述,用色譜里郁金裙那一個個有故事,有歷史的顏色來感受這種美味似乎更有味道。李商隱曾有詩云:“垂手亂翻雕玉佩,招腰爭舞郁金裙”。顏色醉人,味道動人的酥香撲鼻,入口軟爛入味的羊肉,真的是吃一口幸福得上天的感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的大廚說把菜不會做,很少,說把菜做得很難吃,也不多。但把菜做得有藝術(shù),色香味形俱佳的還真需要有點功夫。美食需要的美感、更需要創(chuàng)造,僅靠烹飪的技藝是遠遠夠的。

水樂棠銘隱主廚們制作的每一道菜,都很美味,而似乎更注重“美色“。因為“美色“似乎總能激發(fā)人的多巴胺,讓人欲罷不能。

夜幕降臨,長江的燈光秀開啟了。

江景,是這里最不言而喻的情詩。它以一種近乎傲慢的姿態(tài)展現(xiàn)著它的美,卻又在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無盡的柔情。那些高樓大廈的燈火,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與天空中的星辰交相輝映,仿佛是天與地之間最默契的對話,讓人分不清是星光落入了凡塵,還是燈火點亮了天堂。這一刻,我仿佛置身于莫奈的《睡蓮》之畔,但那畫中的靜謐已被這里的生動所取代,每一抹光影都在講述著屬于自己的故事,每一個瞬間都在捕捉著永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水樂棠銘隱精致的五師服務(wù),頗有特色。茶藝師、樂師,服務(wù)師、廚師,講菜師。大家各司其責(zé),各美其美,讓水樂棠銘隱,一個名字里就藏著潺潺水聲與悠揚樂律的地方,呈現(xiàn)出別樣的關(guān)于味覺、視覺、聽覺、乃至心靈的全感官盛宴,他們用自己的專業(yè)與熱情,詮釋了何為真正的精致服務(w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離開水樂棠,來到大廳,迎面的大玻璃上,在燈光下,把戶外的綠植和室內(nèi)的景色交相輝映在一起,我再次驚嘆的感受到莫奈畫作那特有的顏色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離開水樂棠銘隱,回想進餐的所有環(huán)節(jié),一個個打動人心的竟然是那不同場景的色調(diào)。那過目難忘的“美色”,令人心醉,更讓人難以忘懷。

“繁華落盡見真章,大隱于市心自藏”。我在水樂棠銘隱江景的璀璨和出品的美色中,確實收獲了一場最絢爛的艷遇。它讓我相信,生活中總有那么一些瞬間,能夠超越日常的瑣碎,直擊心靈深處,讓我們感受到生命中最純粹、最絢爛的美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簡介:李繼強,美食博主,烹飪高級技師,金梧桐中國餐廳指南評委,湖北楚菜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湖北大學(xué)旅游發(fā)展研究院特聘美食研究員,武漢商學(xué)院旅游管理學(xué)院客座教授,武漢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吃的智慧》和《食見生活》作者。

投稿&反饋郵箱:412819897@qq.com

《食話強說》同步

視頻號、抖音號、網(wǎng)易號、

小紅書、大眾點評、微信公眾號

責(zé)任編輯:羅一聞

制作:追光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