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約十多年前,我偶然在石家莊天歌音響店里遇見了HEGEL這個牌子。當時老板指著一臺黑漆漆的功放說這是挪威來的“黑狗”,我第一眼覺得它像個穿黑西裝的北歐紳士——方方正正的機身沒什么花哨設計,但掂在手里沉甸甸的,邊角打磨得特別圓潤。比起當時流行的那些歐美亮晶晶鑲金邊的器材,這種樸素的工業(yè)風反而讓我覺得挺靠譜。記得當時在店里試聽的時候,店員還神秘兮兮地說,給ECM錄發(fā)燒天碟的彩虹錄音室從上世紀90年代就在用HEGEL的功放,很多歐洲知名喇叭廠牌的參考功放也都是他家的作品。
我想能得到那些比金耳朵還挑剔的專業(yè)錄音師認可,這牌子大概率應該是有些特別本事的。后來研究一番才知道,這個牌子的創(chuàng)始人Bent Holter是個奇人。他大學時期專門研究功放設計,據(jù)說現(xiàn)在用的核心技術就是當年他畢業(yè)論文里搗鼓出來的。更讓九段驚訝的是,聽說Bent Holter除了工程師身份外還是一位音樂人,常年在挪威本地知名樂隊里擔任吉他手。這樣的身份重疊造就了他家功放聲音跟外形的強烈沖突感,簡約工業(yè)風下反而有著豐沛的音樂味,可能這就是理工男和文藝青年結合后的神奇化學反應吧?

熟知我的小伙伴皆知曉,時隔十多年,九段再度重燃音箱系統(tǒng)的發(fā)燒熱情,在全新“快樂小屋”的搭建過程中,一切從頭開始令我頗感棘手。此時,好朋友向我推薦了一臺叫做H390的“黑色大塊頭”功放,我去一搜發(fā)現(xiàn)嘿,這不就是當年的“挪威黑狗”嘛!不過,這臺HEGEL H390跟我印象里的傳統(tǒng)功放不同,他的設計有些顛覆我對傳統(tǒng)擴大機的認知,但似乎又傳承著我對HEGEL傳統(tǒng)聲音風格的理解,本著吃螃蟹的心理我拿下了他。然后順理成章,在我尚未將系統(tǒng)完全搭建完畢之時,這臺大氣磅礴又不失細膩柔美的HEGEL H390便成為了我系統(tǒng)搭建的“第一塊基石”。以其為核心,我的“快樂小屋”終于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發(fā)聲”。
作為一臺售價不足五萬元的歐洲機,在市面上的本就不多的選擇中HEGEL H390的“身材”無疑是突出的。帶有優(yōu)雅弧度的精致面板上兩枚對稱布置的多功能旋鈕夾著一只單色顯示屏幕,再無其他任何按鈕,相當簡潔大氣的設計。H系列是HEGEL家族最重要的產(chǎn)品線之一,從最入門的H95開始,到H590、H600等機型結束,H390可以說是這一系列最中間的“分水嶺”。他的價格遠低于十萬價位的H600旗艦,但其內部所搭載的技術卻一點也不少,HEGEL的“看家本領”幾乎都下放到了這臺機型上,同時在功能配置方面也幾乎與H600旗艦看齊了,而H390以下的機型則不具備這些,不管是配置還是功能都略遜一籌。

你可以把H390看作是H600旗艦的“青春版”,他一樣也采用了跟旗艦相仿的左右聲道完全獨立的Dual Mono設計。從數(shù)字部分接收的立體聲訊號會被完全獨立的左右兩路系統(tǒng)分開處理,包括前級與后級都是如此,盡可能地保證無干擾與平衡放大,這也是H390以下的H系列機種所不具備的。這里我要提一嘴H390內置的數(shù)字處理系統(tǒng),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解碼板。與市面上很多同類型綜合功放不同,HEGEL H390的這套數(shù)字處理系統(tǒng)并不是簡單的一塊“板子”,它是完全繼承自HEGEL SynchroDAC的作品,一樣也是全平衡架構的設計。

訊號進入H390后被AKM 4137EQ接收處理,然后以AKM 4493EQ為核心做全平衡解碼,這一處理全程要接受HEGEL的Master Clock技術加持,兩組獨立的高精度晶振對數(shù)字訊號做精密匹配。這臺系統(tǒng)是支持MQA Full Decoding硬解的,所以包括MQA,以及DSD256、PCM 32Bit/384kHz的數(shù)字訊號均能被輕松支持。當訊號經(jīng)過數(shù)模轉換后以左右聲道完全獨立的形式進入模擬放大電路,而這時HEGEL看家的SoundEngine技術要起作用了,這是Bent Holter大學時代就確立的訊號放大技術專利。
一般我們普通功放的放大電路為了降低失真,大多會在模擬放大線路上施以整體負反饋。也就是將末端經(jīng)過放大的訊號,重新接回輸入端,做一個反相訊號來消除失真。但這種由末端回傳訊號至輸入端的傳統(tǒng)作法往往會造成時間延遲而產(chǎn)生失真,這也是為何多數(shù)HiEnd品牌會強調不施加負反饋的原因。而HEGEL的SoundEngine技術其實就是一個更先進的失真抵銷技術,利用內置的迷你處理系統(tǒng)去針對訊號的每個放大級做即時的失真校正,讓訊號每經(jīng)過一個放大級就象是通過一個校正閘門,由于修正失真的延遲時間比傳統(tǒng)負反饋明顯更短,因此產(chǎn)生的失真會明顯更低。而HEGEL H390所搭載的SoundEngine技術已經(jīng)是第二代了,這一代技術大幅提升了即時修正失真的速度,可以做到更進一步的減少修正訊號的時間差。

說完放大部分,我們再聊一聊HEGEL H390的供電。對于一臺合并功放來說受到體積和成本的限制,設計師很難對供電系統(tǒng)的設計上做到極致,與分立式的前后級系統(tǒng)有著明確的差距。但H系列的中高階機型卻在這點上相對有著更優(yōu)秀的表現(xiàn),原因就是他們都有搭載另一項HEGEL的專利技術:DualPower。我們可以簡單的把這一技術理解成一大二小三只環(huán)牛組成的電源系統(tǒng),其中大只環(huán)牛獨立擺放,而兩只小環(huán)牛疊放。這種相對更節(jié)約體積的設計可以將更加復雜的供電系統(tǒng)布置在體積有限的合并功放機中,同時還可以保證DAC解碼、Pre前級與AMP后級的獨立供電與大小電流的精準分配。再輔以左右聲道的獨立供電以及多組次級線圈,然后是八顆HEGEL定制的10000uF/80V的“大池塘”電容,最終實現(xiàn)250W/8歐的輸出能力,但這一輸出是極為穩(wěn)定且冗余充沛的,在很多其他品牌機型上可能會被標稱到300W甚至400W的水準。
最后我還要再聊一下HEGEL H390的數(shù)字輸入,它有著一個極為特別的設計,是很多手中有傳統(tǒng)解碼器用戶完全無法抗拒的。H390除了正常的光纖、同軸、USB等常見數(shù)字輸入接口以外,H390還支持LAN網(wǎng)絡接入。所以,你可以通過LAN網(wǎng)絡的接入使H390輕松實現(xiàn)包括Roon在內的絕大部分網(wǎng)絡流媒體播放功能。我知道這個時候有小伙伴會說了,H390畢竟是一臺合并功放為主要功能的機型,即使支持網(wǎng)絡輸入但其DAC解碼能力畢竟有限,意義不大。但是!大家注意了,H390的數(shù)字輸入面板上還有一組BNC數(shù)字輸出接口,這代表了你可以通過它的LAN網(wǎng)絡口接入網(wǎng)絡訊號,然后通過BNC數(shù)字接口輸入到你手中并不支持網(wǎng)播功能的傳統(tǒng)高階DAC解碼上進行數(shù)字訊號的解碼,然后再將解碼輸出的高質量模擬訊號通過模擬信號線重新傳回H390來放大驅動喇叭。這時H390相當于變身為一臺獨立的具備“Roon網(wǎng)橋”功能的網(wǎng)播及一臺獨立的高性能合并功放。

聊完這臺“聲價比”爆棚的綜合擴大機的硬件設計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下它的聲音表現(xiàn)。NAIM CD5XS、ProAC D28,一臺典型英國聲的CD與新英國聲代表的落地箱是我十多年前退燒后一直保存下來的設備,再加上這次入手的HEGEL H390,全新的音箱系統(tǒng)就這么簡單的開聲了。但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似乎NAIM CD是多余的,雖然在聲音厚度與氛圍感上頗具特色,但聲音素質,尤其是細節(jié)分析力與聲音規(guī)模感的營造上,這臺十多年前的CD已然無力與價位相仿的H390匹敵。索性,我開始選擇用CD5XS做純CD轉盤,同軸輸出連接H390解碼放大直接驅動ProAC D28落地箱。
當我靜下心來聆聽這套系統(tǒng)的時候,H390那份特別傳統(tǒng)的HEGEL聲音愈發(fā)讓我明確的回想起當年波瀾起伏的音箱發(fā)燒記憶,同時也讓我意識到NAIM與ProAC實力的有限。作為一名音箱發(fā)燒友,“復吸”后的折騰熱情被這臺優(yōu)秀的合并功放給完全釋放出來了。很快,VIVID AUDIO KAYA90這對“鸚鵡螺設計師”的全新杰作來到了小屋中,伴隨她而來的還有法國YBA的旗艦簽名版CD機。新伙伴的到來讓HEGEL H390一下子煥發(fā)了青春,原本略顯中性的聲音開始變得活力四射,鮮活的中高頻表現(xiàn)伴隨著極好的延展與泛音讓小提琴的撥弦聲質感格外突出。新落地箱的四只合金低音喇叭被很好的控制著,速度感與量感的拿捏恰到好處,既不會低音彌漫又有著相當好的低頻氛圍營造。

YBA簽名版CD的優(yōu)秀聲音密度與扎實的聲底跟HEGEL H390的“北歐風”是極為搭配的,播放一張普雷特涅夫指揮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演奏謝德林改變的“卡門組曲”,第一樂章的序曲是微弱的弦樂部低音鋪陳,H390竟然也有著非常權威的控制力展現(xiàn),低頻的軌跡是沉穩(wěn)且清晰的,把KAYA90的四只低音單元抓得穩(wěn)穩(wěn)。第二樂章“Dance”隨即帶來緊湊但激昂的節(jié)奏感,H390的低頻收放是極為自如的,低音大提琴撥弦的顆粒感清晰且質感突出,細節(jié)遠遠的超越了以前的NAIM系統(tǒng)。第五首“Carmen’s Entrance and Habanera”動態(tài)輸出是不疾不徐,但是一陣更強一陣的表達,聽起來相當抓耳和過癮,H390竟然也能把20萬的KAYA90推得有聲有色,相當立體的音場重塑感,無論是深度還是前后聲部的層次、定位,都是相當高級的水準。
播放一張老燒友們都非常喜愛的唱片“Keep On Movin”,Mighty Sam McClain的經(jīng)典作品,這是一張以吉他、鋼琴、貝斯與管樂組合而成的藍調專輯。來自挪威的H390有著與大部分歐美機型不一樣的表達方式,那種厚重黏稠的傳統(tǒng)美式風格似乎減弱了些許,但換來的是更清晰且立體的音樂畫面,每一種樂器的形體與位置都交代的很到位,前中后歷歷在目。尤其是McClain的歌聲,凝聚且畫面感強烈,是另一種好聽的男聲風格。這種風格下,你不僅會把精力都放在歌者身上,整個舞臺的布置、各種樂器的聲響,似乎都比以往來的更精彩清晰一些,但這又是一個相當和諧的整體,并不凌亂瑣碎,并不是一些常見純素質風格機器的路數(shù),H390的聲音是具有豐富音樂性與感染力的。

最近YBA簽名版前后級也相繼來到“快樂小屋”,但HEGEL H390真的很難被我下定決心移出這套系統(tǒng)。這臺售價相當實惠的合并功放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相當“能打”的表現(xiàn),同時又兼顧有非常成熟且耐聽的主觀聲音標定,扎扎實實的250W驅動功率在這種成熟且相對中性的調音風格加持下同時還帶來了廣泛的適配能力,不管是用來搭配音色迷人的英國箱還是大開大合的美國箱,抑或是細膩唯美的日本作品,幾乎都可以很輕松的凸顯出音箱本身的色彩,沒有過多的染色摻雜,但更明確的力道與線條是其所獨有的風格得以保留。
同時,HEGEL H390豐富功能性配置也著實足夠吸引眼球,與同價位大部分機型的“雞肋”解碼能力相比,H390所搭載的數(shù)字輸入與解碼的實際表現(xiàn)是非常堪用的,市面上絕大部分的萬元獨立DAC可能還真的不一定有能力與其一戰(zhàn)。更重要的是他還具備很好的網(wǎng)播功能,這讓很多手中有不帶網(wǎng)絡播放功能的高級解碼能夠繼續(xù)服役,大大的減少了大家升級音箱系統(tǒng)的成本,目前在市面上具備這一功能的機型是十分罕見的。所以,如果你正在尋找一臺售價小幾萬元的合并功放產(chǎn)品的話,來自挪威的知名音響品牌HEGEL中堅機型H390一定不能被錯過,他值得您的重點關注。
以上,HEGEL H390用戶九段的一點使用感受分享,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