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盒馬太肥榛果拿鐵、斐素大紅袍牛乳茶(320g),圖片來源:盒馬APP、天貓@斐素飲品旗艦店
圖片來源:小紅書@瑞幸咖啡、小紅書@Cotti Coffee庫迪咖啡

隨著三月的到來,一年一度的春糖即將召開,屬于飲料人的旺季也越來越近。

在本月及下月,馬上贏情報站將陸續(xù)奉上「前瞻2025」系列報告,通過對熱門類目的分析研究,為2025年的快消品與零售人們,提供一些基于數(shù)據的參考與建議。在本周,馬上贏情報站為您帶來系列報告中,關于即飲奶茶/即飲咖啡類目的研究。

咖啡和奶茶,算得上是近年來一直火熱的飲料品類。但在門店現(xiàn)制與瓶裝即飲之間,卻呈現(xiàn)著“冰火兩重天”的景象:在古茗、蜜雪冰城紛紛上市大宴賓客時,幾乎讓人忘記了瓶裝即飲咖啡/奶茶才是這個市場曾經的開創(chuàng)者、教育者與領導者。

悠悠歲月匆匆劃過,瓶裝即飲咖啡、即飲奶茶,簡單估算也在中國的零售消費市場中至少有著二十多年的歷史,可走到今天,面臨的卻是在瓶裝飲料市場中不斷下滑的局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上贏品牌CT中的數(shù)據顯示,2023、2024年,即飲咖啡/即飲奶茶在飲料類目中的市場份額,已經均不足2%,且兩個類目在2024年同比2023年,市場份額均有所下滑,即飲咖啡同比下滑13.48%,即飲奶茶同比下滑5.91%。

市場份額只是一個角度,僅代表著消費者們在瓶裝飲品中的選擇發(fā)生的變化,且并沒有考量線下零售市場中飲料總量波動帶來的影響?;蛟S從連續(xù)門店維度下,兩類目的銷售額、銷售件數(shù),以及出貨量等指標的發(fā)展變化來看兩類目的表現(xiàn)更為直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基于馬上贏品牌CT中,連續(xù)門店數(shù)據可以看到,2024年即飲咖啡和即飲奶茶的銷售額、銷售件數(shù)、出貨量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即飲咖啡的降幅比即飲奶茶更為明顯。另一方面,兩個品類在三個指標的變化趨勢上表現(xiàn)出一定的相似性——銷售額降幅略高于銷售件數(shù)的降幅,且兩者明顯大于出貨量的降幅,或許意味著在消費量下滑的背景下,類目的價格水平也在下滑。

隨著新茶飲和咖啡門店的價格戰(zhàn)持續(xù)升級,以及門店數(shù)量大幅度增加帶來供給側的廣泛覆蓋,即飲/現(xiàn)制之間的界限正在變的模糊,消費者的選擇也并不會因為存儲飲料容器的不同而束手束腳。門店與即飲,到底在競爭什么?誰有可能成為贏家?

01

門店 VS. 即飲,到底競爭什么?

通常意義上講,咖啡以功能性見長,而奶茶則以口感優(yōu)勢取勝——二者都不是單純的“解渴型”飲料,而是更具消費場景和需求導向的產品。尤其又是在“健康”概念甚囂塵上,所有媒體、博主、甚至品牌,都在對不健康“喊打喊殺”的當下。

因此,對于一位消費者而言,不論是咖啡還是奶茶,其每天飲用總量,或許都存在一個上限?,F(xiàn)制飲品的消費增加,必然會對即飲產品的需求產生替代。那么,為什么即飲產品的競爭力正在被門店逐步削弱?

1、健康化潮流推動配料升級革命

從0糖0脂0卡的氣泡水,到無糖茶、電解質水、草本植物飲料……近年來飲料市場的增長亮點,幾乎都圍繞“健康”展開。消費者在一波又一波的市場教育下,健康意識正加速提升。

然而,不論是與飲料中的其他類目相比,還是與現(xiàn)制類飲品豐富多樣的選擇相比,即飲咖啡和即飲奶茶,在健康化潮流之下,都顯得步伐遲緩。

在本周的即飲咖啡/即飲奶茶研究中,馬上贏情報站首次攜手多安普(DAP-Data)飲料產品數(shù)據庫進行聯(lián)合研究,引入配料信息,更加全面解讀產品創(chuàng)新趨勢。

1.1 “健康概念”趨勢與配料研究

基于馬上贏品牌CT中,2024年全年時間段,即飲咖啡/即飲奶茶兩個類目各自的非組合裝TOP20 SKU,以及多安普數(shù)據庫(www.dap-data.com)中這些SKU的配料表、技術指標與配料的相關信息,通過從“配料-配料表-產品-市場銷售”表現(xiàn)的全鏈路交叉/穿透,來觀察兩個類目TOP產品背后,消費者選擇反映在產品配料表/配料上的趨勢。

在本周的研究中,我們共整理了三組出現(xiàn)在TOP 20 SKU配料表中,在近些年被消費者關注的消費概念及其背后對應的原配料組合,通過這些概念的配料組合在市場份額中的變化,以及在不同城市等級中的市場份額變化,來觀測這些概念,如何對消費者的產品選擇,以及品牌上對于產品的配料選擇,共同構成影響。

三組配料概念分別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馬上贏、馬上贏情報站與多安普,僅就產品包裝上公示的配料表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并根據這些配料過往的公開報道對配料進行概念分組、分類。

馬上贏、馬上贏情報站與多安普,均未對任何產品進行分類、分組及評價、評級,特此說明。

1.2 即飲奶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通過對即飲奶茶TOP 20 SKU配料表前六位配料的觀察,我們可以看到:

  • 配料表第二位的配料大多數(shù)為白砂糖,少量在第三位。單純使用代糖作為甜味劑進行甜味調配應用尚不廣泛,各產品依然青睞于使用白砂糖作為主要甜味劑。但與此同時,作為高居配料表第二/第三位的白砂糖所帶來的產品高糖問題,依然值得重視。少量出現(xiàn)的白砂糖+葡萄糖漿進行甜味復配的情況,其含糖量值得關注。
  • 奶源相關成分中,在配料表中高頻出現(xiàn)的配料依然包括椰子油粉、植脂末、稀奶油等,這些配料的營養(yǎng)價值有限,且其中部分配料可能有潛在的反式脂肪酸存在可能。
  • 果味與多重風味也是特點之一,但目前出現(xiàn)在配料表中較多的依然是各種水果濃縮汁等特色配料,目的或許更多依然是為了改善風味,而非從健康功能性角度出發(f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聚焦在即飲奶茶類目內,這部分產品(Top 20 SKU)中各原料概念相關產品在類目內的市場份額變化:

  • 含有“反式脂肪酸警告”系列原料的產品,其市場份額長期超過80%,且呈現(xiàn)出一定的上升趨勢;
  • 含有“高GI警告”系列原料的產品市場份額在25%~45%之間波動,且呈現(xiàn)出一定的上升趨勢;
  • 含有“代糖爭議”系列原料的產品市場占比始終較低,約在5%左右——但在Top 20 SKU這部分產品的配料表中,白砂糖常常名列前茅,這或許意味著消費者非常需要即飲奶茶的“甜”,添加代糖的產品份額較低也反映出即飲奶茶在無糖/減糖方向上的進度相對其他類目較為緩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交叉城市等級來看這部分產品(Top 20 SKU)中各原料概念在類目內的市場份額情況:

  • 含有“反式脂肪酸警告”系列原料的產品市場份額普遍超過80%,且在低線城市市場份額略低于高線城市;
  • 含有“高GI警告”系列原料的產品在低線城市的占比略高于一二線市場,可能與消費者對甜度、口味的豐富度需求(“高GI警告”系列原料中有許多是用來增添水果風味的濃縮果汁),以及產品本身市場策略、優(yōu)勢有關;
  • 含有“代糖爭議”系列原料的產品在所有城市等級中均處于低位,且在一線城市的占比反而最低;

1.3 即飲咖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通過對即飲咖啡TOP 20 SKU配料表前六位配料的觀察,我們可以看到:

  • 有15款SKU在水之后的第二位、第三位原料中采用了白砂糖,僅有2款SKU在配料表前6位配料選用了代糖作為甜味來源,僅有1款美式咖啡做到了0糖0脂0卡;
  • 在即飲咖啡中,“甜咖啡”依然是主流,傳統(tǒng)意義上無甜無奶無其他風味的“美式”或“黑咖啡”,其在即飲咖啡中接受度依然非常有限;
  • 拿鐵口味類型產品中,其奶源成分依然包含有較多的稀奶油、植脂末、乳粉等配料使用,奶源的健康屬性依然有較大提升空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即飲咖啡類目少有涉及“高GI警告”系列原料的產品,聚焦即飲咖啡類目內,這部分產品(Top 20 SKU)中各原料概念相關產品在類目內的市場份額變化:

  • “反式脂肪酸警告”系列原料的產品占比在40%~55%之間波動,但呈現(xiàn)出了明顯的上升趨勢,并未見到明顯的,健康化浪潮對于市場的影響;
  • 與此同時,涉及“代糖爭議”系列原料的產品市場占比雖然低于10%,但增長較為明顯——這可能也與即飲咖啡本身的口感特性有關,代糖更容易在咖啡的風味體系中應用,而不會顯著影響產品的口感體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交叉城市等級來看這部分產品(Top 20 SKU)中各原料概念在類目內的市場份額情況:

  • 含有“反式脂肪酸警告”系列原料的產品,在各級市場均呈現(xiàn)上升趨勢,且在低線城市的占比略高于一線城市。這可能與奶咖類產品市場份額的提升有關——作為更具飲料化特性的入門級咖啡飲品,奶咖在咖啡市場普及的背景下增長迅速,可能是含有“反式脂肪酸警告”系列原料的產品市場份額增加的主要原因。
  • 含有“代糖爭議”系列原料的產品在所有城市等級中占比不到10%,但也有顯著的增長。其中,一線市場的占比略高,這或許與該城市級別消費者對于咖啡的消費偏好與健康偏好相關。

1.4 現(xiàn)制類產品現(xiàn)狀:

除了排名在前的原配料以外,可以長期保存的即飲產品和“新鮮”的現(xiàn)制飲品在消費者心中天然就有“是否添加防腐劑”的鴻溝,而這些防腐劑配料,大都藏身于即飲產品配料表中的“食品添加劑”之內---深入,隱秘,且種類繁多,有的公開披露,有的則不公開。

與此同時,現(xiàn)制飲品門店則早早開始小步快跑。

2023年,喜茶正式上線電子配料表,公開所有在售產品的配方原料、營養(yǎng)成分和原料溯源信息;隨后霸王茶姬、茶百道等品牌紛紛跟進。進入2024年,喜茶更是推出“真0卡糖”免費升級、采用低GI慢糖原料的“慢糖·多肉葡萄”……現(xiàn)制飲品“無奶精、無香精、真茶、真咖啡、真牛乳”的宣傳策略對于即飲產品幾乎刀刀致命,更何況其新產品的迭代速度遠超即飲產品,這都對即飲產品市場造成了更大的壓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目前,市場上也出現(xiàn)了一些更具創(chuàng)新性、更加健康導向的即飲產品。例如,盒馬推出了生乳含量超過60%的即飲拿鐵、斐素牛乳茶采用真茶真牛乳,且每瓶(320g)牛乳含量超過52克……然而,這類產品通常是低溫、短保產品,每瓶售價約在10元左右,這使得它們在價格和渠道方面面臨了即飲產品的另一重挑戰(zhàn)。

總體而言,在消費者健康意識加速升級的當下,即飲產品的健康化創(chuàng)新,依然有較大的空間,但這同時受限于售價與成本對于產品的限制。

2、價格/規(guī)格/業(yè)態(tài)/城市等級:短兵相接,差異化何處尋?

2.1 價格/規(guī)格:漲跌互現(xiàn)

馬上贏價格指數(shù)顯示,在過去的兩年中,即飲奶茶的價格整體呈下行趨勢,而即飲咖啡的價格波動相對更為劇烈,在2023年經歷了一段短暫的價格指數(shù)>100,價格水平呈現(xiàn)同比上漲后,在2024年則出現(xiàn)了更明顯的下降,其下探深度較即飲奶茶更加明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綜合考察平均規(guī)格與每百毫升均價的變化,二者也呈現(xiàn)出類似的變化趨勢。即飲奶茶的每百毫升均價整體呈緩慢下降趨勢,而即飲咖啡的每百毫升均價則明顯下滑,降幅接近10%。與此同時,兩者的平均規(guī)格均有所上升,這或許與飲料市場整體向大包裝化發(fā)展的趨勢相吻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即飲奶茶的市場具有較為明顯的季節(jié)性,通常在每年第一季度(寒冷的春節(jié)假期),件平均規(guī)格會出現(xiàn)較明顯的上升,這可能與消費者在此期間更偏好可分享可熱飲的大容量產品有關。而即飲咖啡則呈現(xiàn)相反趨勢,每年第一季度的平均規(guī)格往往明顯低于同年其他季度水平,反映出消費者對即飲咖啡、即飲奶茶的不同消費習慣。

綜合考察過去兩年門店飲品的發(fā)展趨勢,即飲奶茶和即飲咖啡均受到現(xiàn)制門店的競爭擠壓,但即飲咖啡收到的沖擊似乎更加明顯。這可能與兩者之間的價格區(qū)間、產品差異化程度有關。

  • 價格區(qū)間:即飲咖啡在價格戰(zhàn)中承受的壓力大于即飲奶茶。門店咖啡的價格“旗幟鮮明”地越來越低——從“9塊9”到如今肯悅咖啡咖友卡5元即可購買一杯經典咖啡,考慮到即飲咖啡原本的單價,即飲咖啡與現(xiàn)磨咖啡的價格區(qū)間已經短兵相接;而即飲奶茶和現(xiàn)制奶茶,雖然現(xiàn)制奶茶整體也在降價,目前整體還處在兩個差異化明顯的價格帶。
  • 產品差異化程度:即飲咖啡與現(xiàn)制咖啡的產品區(qū)隔度較低,經典的平價美式、拿鐵等熱銷產品,產品在口感和風味上的可感知差異相對有限;而即飲奶茶則不同,現(xiàn)制奶茶品牌普遍更依賴鮮果、奶蓋、珍珠、芋圓等奶茶配料,在口感層面與單純的即飲奶茶形成明顯區(qū)隔,也對應了不同的價格帶,門店產品帶來的替代效應沒有即飲咖啡那么強。

2.2業(yè)態(tài):小業(yè)態(tài)壓力更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基于馬上贏品牌CT中的數(shù)據,2023、2024年,即飲咖啡/即飲奶茶在各業(yè)態(tài)渠道的市場份額整體呈現(xiàn)下降,其中大賣場、大超市的即飲產品市場份額降幅相對較小,或表明即飲產品在這些渠道中,受現(xiàn)制飲品影響較小。

但便利店、食雜店等小業(yè)態(tài)的降幅則尤為明顯,特別是便利店業(yè)態(tài)中的即飲咖啡類目在飲料類目中的市場份額。這可能是因為便利店、食雜店等小業(yè)態(tài)的選址與現(xiàn)制門店的選址有不少重合,在小業(yè)態(tài)附近越來越能輕松買到一杯現(xiàn)制飲品,甚至像羅森等便利店已經自己開賣現(xiàn)制咖啡,價格與門店內的即飲咖啡差距不大,自然會影響到即飲咖啡的銷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觀察店均賣力的變化,也能發(fā)現(xiàn)類似的趨勢:盡管各業(yè)態(tài)的店均賣力整體呈下降態(tài)勢,但大賣場、大超市依然是即飲咖啡/奶茶類產品的主力渠道,且表現(xiàn)相對穩(wěn)定,這表明消費者在這些業(yè)態(tài)仍保持較強的囤貨需求,尤其是即飲奶茶更契合家庭囤貨和大包裝購買的消費習慣。相比之下,便利店、小超市、食雜店等小業(yè)態(tài)的店均賣力下降更為明顯,受到現(xiàn)制咖啡、現(xiàn)制奶茶等競爭品類的強烈沖擊,即飲產品在這些渠道的吸引力逐漸減弱,表明其在即時消費場景中的競爭優(yōu)勢正在被現(xiàn)制飲品擠壓。

2.3城市等級:新一線、二線城市競爭更激烈

馬上贏數(shù)據品牌CT中的數(shù)據顯示,2024年即飲咖啡和即飲奶茶的市場份額在不同城市等級中均有所下降,其中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降幅相對更大,尤其是即飲咖啡,受到的沖擊尤為明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可能與現(xiàn)制飲品的門店數(shù)量與滲透率的變化密切相關:

  • 一線城市的門店和需求趨于穩(wěn)定、飽和;三線城市及以下市場的消費習慣相對固化,現(xiàn)制飲品的滲透仍然有限,即飲產品仍然具備較強的剛需屬性,因此一頭一尾份額下降幅度較?。?/li>
  • 而2024年是眾多現(xiàn)制咖啡、新茶飲門店走出一線城市,走向新一線、二線城市尋求更多空間的一年,在這兩個城市等級中,消費者對便利性的需求有所下降,但是對于面對面社交、線下體驗的要求則有所提升,本身就更傾向于選擇現(xiàn)制咖啡和奶茶;此時,現(xiàn)制飲品門店的加速滲透,以及單價的進一步下探,都降低了消費者的選擇門檻,使即飲產品的市場份額遭受更明顯的侵蝕。

隨著現(xiàn)制飲品門店的不斷擴張&價格持續(xù)下探、便利店等小業(yè)態(tài)的業(yè)務更加多元化開始涉足現(xiàn)制咖啡等,即飲產品的購買場景正在不斷被侵蝕,在價格、渠道上均面臨更加復雜的挑戰(zhàn)。

3、品牌與營銷:抓不住的年輕人

除了在產品、價格、渠道等方面面對壓力以外,普遍“上了年紀”的即飲咖啡、即飲奶茶品牌也顯然遠遠不如年輕的門店品牌會玩。

  • 2023年瑞幸與貴州茅臺合作推出醬香拿鐵,朋友圈從老到少刷屏一整天;
  • 2024年瑞幸×《黑神話:悟空》聯(lián)名推出騰云美式,微博沖上熱搜;
  • 2024年喜茶與《光與夜之戀》聯(lián)名,吸引無數(shù)游戲粉絲點單all in周邊;

今年,庫迪和霸王茶姬聯(lián)名中國影史票房冠軍《哪吒2》,周邊還未揭曉就已經引發(fā)眾人關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會玩的門店品牌已經把聯(lián)名互動玩成了日常,出圈、破圈的營銷案例比比皆是;但即飲咖啡和即飲奶茶近年卻一直沒有太大的聲響。

對于90后而言,對奶茶、咖啡的認識可能始于阿薩姆和Twins、雀巢的小鐵罐,進階到喜茶、奈雪、瑞幸,但是對于00后甚至10后,或許他們認識奶茶、咖啡,便就是從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瑞幸、庫迪、肯悅咖啡開始的。

02

即飲咖啡/奶茶,類目格局如何?

面對諸多挑戰(zhàn),類目增長承壓,但即飲奶茶和即飲咖啡依舊非?!肮虉?zhí)”。

1、品牌CR5格局

基于馬上贏品牌CT的數(shù)據,即飲奶茶類目CR5品牌的市場份額從2023年的94.83%上升到2024年的95.91%;而即飲咖啡CR5品牌的市場份額則從84.32%上升到85.35%。

兩個類目的集中度都較高,這也說明了類目整體的固化與傳統(tǒng)情況確實存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仔細觀察CR5品牌內部的情況:

  • 在即飲奶茶類目中,統(tǒng)一阿薩姆以絕對優(yōu)勢占據市場第一,領先地位穩(wěn)固。而榜單中最年輕的品牌果子熟了,不僅排名在第五,且在2024年的市場份額呈現(xiàn)同比下滑,也可從側面看出類目對于新進品牌的不友好。
  • 相比之下,即飲咖啡的市場格局相對分散,盡管雀巢咖啡仍然穩(wěn)居榜首,但其市場份額并未超過50%,行業(yè)仍然存在較大的競爭空間;并且,去年還有東鵬大咖首次躋身CR5,成為即飲咖啡市場的“新星”。盡管東鵬是即飲咖啡賽道的“新人”,但在整個飲料行業(yè)卻是經驗豐富的“老將”,深耕行業(yè)超過 20 年,在品牌運營、渠道布局及市場推廣方面具備成熟優(yōu)勢。希望隨著這些實力玩家的入局,即飲咖啡市場的競爭格局能夠有所改變,新老玩家的角逐能帶來更多的市場變量。

2、兩年新品表現(xiàn)情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 2023、2024 年兩年即飲咖啡和即飲奶茶的新品市場表現(xiàn)來看:

  • 2023年上市的新品在2024年市場份額都有明顯增長,說明消費者對創(chuàng)新產品的接受度較高,優(yōu)質新品仍有機會。
  • 整體而言,2024年新品的市場表現(xiàn)不及2023年新品在當年的表現(xiàn),即飲咖啡和即飲奶茶的新品市場占比均出現(xiàn)較明顯的下滑,這可能與行業(yè)整體競爭加劇、現(xiàn)制飲品的擠壓以及消費者對新品的興趣下降有關。這反映出即飲市場的創(chuàng)新難度正在提升,新品突圍變得更加困難。
  • 即飲咖啡的新品第一年市場份額高于即飲奶茶,而第二年的市場份額低于即飲奶茶——這可能意味著即飲咖啡新品的“續(xù)航能力”稍遜于即飲奶茶,即飲奶茶消費者,對于新品/新口味/新產品形態(tài)的接受度或許更強。

03

結語

原本,即飲產品承擔著品類導入的角色,而現(xiàn)制飲品則負責體驗升級,兩者相輔相成,推動市場的發(fā)展。

然而,真實的商業(yè)社會常常不會按部就班:當宏觀環(huán)境變化加劇,現(xiàn)制飲品的升級尚未完成,就提前陷入了價格戰(zhàn)和內卷,也就對即飲奶茶與咖啡造成了事實意義上的降維打擊。

或許從歷史的角度看,現(xiàn)制本身就是價值感高于瓶裝產品的形式,現(xiàn)制產品取代瓶裝產品,既是弱肉強食,也是優(yōu)勝劣汰的自然選擇,但對于瓶裝即飲咖啡/奶茶的產品與品牌來說,在這個漫長的演化路徑上,依然可以有著更多的可能性與答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joy000boy

電話:17612234299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上贏情報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上贏情報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上贏情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