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雙旗鎮(zhèn)客棧 (我們在這個塵世上的時日不多,不值得浪費時間去取悅那些庸俗卑劣的流氓!)
紀元:初級職稱二十六年,中級職稱元年。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就連我的非教師網友也會給我發(fā)來見于百分之百官方媒體的消息:貴州省長順縣正式印發(fā)了《長順縣中小學教師退出機制暫行辦法》,其中提到健全教師考核評價制度,對未能聘任上崗、考核不及格、違反師德或因其他原因等不能勝任或不能堅持教學崗位工作的教師予以退出。
這還不是風滿樓的山雨嗎?!

我的這位非教師網友對我說:小心點吧!“考核不及格、違反師德因其他原因等不能勝任或不能堅持教學崗位工作”,這是清除異己的好手段!——我的這位非教師網友不但懂社會,也懂教師,他沒有在我面前說假話??!
單單一個“考核不及格”,就留下了足夠上下其手的空間——留給那些“杈桿兒、馬戶和又鳥”!


就像我的這位非教師網友所說,但凡教師退出機制全面推開,教師隊伍里面應該不會再出現敢于為自己遭遇不公發(fā)聲的教師;所有教師都會朝著“高情商和廣人脈”的方向發(fā)展,我們應該可以看得見滿座衣冠似雪的一派王朝氣象!
關于這一點,我強烈建議各位參考一下1904年到新中國建立之前那一個時期,盛行于中小學校里的“六臘戰(zhàn)爭”!
在那場“六臘戰(zhàn)爭”里面,廣大中小學校教師群體里面的相當一部分都落敗了,然后就不得不走上了一條“投筆從戎”的路,進而埋葬了那個時代!
我夸大其詞了?好吧,你真應該去查一查那個年代建立了不世之功的那許許多多你不敢提、我也不敢提的人,他們幾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有過中小學教師的履歷!

我的這位教師網友還對我說:“待崗、轉崗、降級、解除專業(yè)技術崗位、辭職、辭退等6種方式”,已經可以全方位將一名置之于死地了!
作為一名教育生態(tài)局外人,他除了洞察教師退出機制的真相——不過是一種劣幣淘汰良幣的逆淘汰,也洞察了教師退出機制的一個桌面誘因:減輕財政負擔!
可我總在想:如果我們需要減輕財政負擔,那么,就算我們不討論各級各類、人浮于事的教育管理者以及長期依仗自己的“高情商和廣人脈”在學校里面怡然自得地混日子的皇親貴胄樣教師,我們最應該做的淘汰也不應該是初級職稱、中級職稱教師,而應該是副高級職稱教師、正高級職稱教師!
副高級職稱教師、正高級職稱教師,一個人的薪俸就是初級職稱教師薪俸的兩三倍、三四倍之多,淘汰他們群體中的一個人,就相當于淘汰了三四名初級職稱教師,完全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財政負擔過重的問題!

而且,這些副高級職稱教師、正高級職稱教師們,他們相當一部分并沒有什么真才實學,不過借助于“高情商和廣人脈”,在學閥、校閥異常繁殖的情況下上位成了副高級職稱教師、正高級職稱教師罷了!
《桓靈時童謠》是這些人的寫照: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我的一些教師同行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有時候,他們會在我的文字兒下面留言:你在販賣焦慮!我們什么時候實行過教師退出機制?!你聽說哪里的學校實行了教師退出機制?!
我多么希望我是在販賣焦慮??!
作為一名在教育第一線沖鋒陷陣了二十七年的一線教師,我還有接近十七八年的工作時光需要苦熬,我不希望自己成為“教師退出機制”里的犧牲品——如果實行“教師退出機制”,我大概率會是第一批犧牲品!
季羨林老先生說過:“多少年后,我終于醒悟,發(fā)現了一個宇宙真理:在公有制體系中,每個單位都是小人的天下。正直的人總是少數,且無權勢。群眾的眼睛都是瞎的、勢利的。他們大部分情況下不會站在君子一邊。壞人是不會改好的,因為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壞人?!?/p>
我清楚我們當下的生活環(huán)境和風氣文化:高情商和廣人脈可以決定一切——堂而皇之地決定一切!
《新龍門客?!防?,曹少欽對鐵血丹心的兵部尚書說:“楊大人要圣旨?來呀,咱們給他寫一張!”

只要不發(fā)生大范圍的不可測事件,教師退出機制應該會讓當下已經攢下足夠福蔭子孫若干代財富的校長們再一次嘗到權利帶來的生活幸福感,進一步積累下局外人不可能揣測規(guī)模的巨額財富,他們就是《新龍門客棧》里的曹少欽!
在教師退出機制面前,哪怕是蘇格拉底來了,他哪怕發(fā)出像在臨死之前記錄于《申辯篇》中的那一段話:“我有一個證據可以證明我的清白,那就是我是貧窮的人。我從來沒有收過我的學生們一分錢,我是秉著自己的內心來教導他們!”,怕是也沒有一點點作用——退出一旦決定,罪名即刻成立!

對了,“教師退出機制”這個名字一定會固定下來,不會再用“教師末位淘汰機制”的名號來大行天下。
為什么?因為在2025年初,某一個地方的某一個年屆五十、樸直木訥、在一線教育戰(zhàn)線上沖鋒陷陣幾十年的女性教師似乎因為這個“末位淘汰機制”而出了什么不可挽回的、不讓我們妄議的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官方只用“意外”兩個字來做了語焉不詳的定義,便再也沒有了下文,沒有了詳細說明。
我從官方的“意外”蓋棺定論里面可以窺見一種膽怯,相關人等大概會考慮各個方面的影響問題,他們應該絕對不會再使用“教師末位淘汰機制”這個名號讓教師群體擔驚受怕,同時也給自己招來罵名了——這是確定無疑的事件!

不是我跟你們胡扯,我覺得自己有一定洞察力!
就像焦作十七中那個叫做姚燕燕的女教師,當時單人獨騎挑戰(zhàn)職稱、挑戰(zhàn)當時她所處的教育生態(tài)全部人馬時,眾叛親離之中,她的罪名之一是“情商太低”。
當時,我就斷言:“情商太低”這個罪名,在短期之內,不會再成為某個教師的罪名了!
這幫教育生態(tài)里面的“杈桿兒、馬戶和又鳥”太自以為是了!情商在我們中華民族語系里代表了什么,大家都明白——暗黑得難以言說!用“情商太低”作為一個人罪名,這幫“杈桿兒、馬戶和又鳥”已經先失一城!
所以,我還是在這里下個斷言:今后,我們可能不大能夠聽到“教師末位淘汰機制”這個名詞,取而代之的名詞一定會是“教師退出機制”!

當然,如果人們淡忘了那個因為教師末位淘汰機制而早早離開的教師,“教師末位淘汰機制”也可能會被重拾——畢竟,這個詞語太能蠱惑烏合之眾了:不是因為各種“情商和人脈”的操作而讓被榨盡的教師老無所依,是“末位”才讓一名被榨盡的教師老無所依!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