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都要雙休了?

最近的高頻詞匯非“高中雙休”莫屬了。

家里有高中學生的家長,尤其是高三學生的家長,慌了神。

朋友圈里就有不少人問,要雙休了,究竟是不是真的。

可以明確地說,這是大勢所趨,而且有的地區(qū)已經(jīng)開始執(zhí)行了,有一些地區(qū)也提上了日程,還在磨合階段。

誰和誰的磨合呢?

自然是家長和這個政策的磨合。

大多數(shù)家長,可以說絕大多數(shù)高中生的家長,不同意雙休,不過大概率家長同意與否無關緊要,雙休逐步落實,已然是現(xiàn)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雙休”話題的出處

轉眼“雙減”已經(jīng)出來好幾年了,策略挺多的,條條框框,列舉起來也有不少內(nèi)容。

實際上的操作情況呢?

這還真不好說,實際上,并沒有多大的改善。

如果一定要說,那就是很多公立學校是真的不敢留作業(yè)了。

雙休其實是衍生出來的,要減就減到底,雙休自然被很多人盯著。

也的確越來越多的家長積極投訴,要求學習雙休。

美其名曰“讓我的孩子身心健康起來”。

投訴一多,這個問題就被重視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雙休了,孩子就能身心健康了嗎?

其實,忍不住想要問一個問題,孩子雙休了,身心就愉悅起來了,就健康起來了嗎?

不見得吧。

焦慮的家長,一想到孩子在家就開始刷短視頻、玩游戲的散漫生活,一定會想方設法給孩子安排各種補習班。

孩子不得已從學校進入到補習班,照樣沒時間休息,照樣作業(yè)一大堆,照樣得在課堂上上課,好像還沒有之前自由了。

對于這些有心理壓力的孩子來說,雙休解決不了問題,雙減解決不了問題,這些只是表面的,根本問題在家長的精神施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聊一聊孩子的心理壓力

我始終不認為孩子的心理壓力來源于外界。

孩子的心理壓力更多來源于父母。

二十多年前,就沒有雙休,就做不完的試卷,聽說過哪個同學精神崩潰了嗎?

緣何現(xiàn)在的學生就如此之脆弱了?

要知道,過去的老師更加嚴厲,不管是語言上還是肢體上,對普通學生和差生來說,“害怕老師”是一種常態(tài)。

也沒見哪個學生被老師胖揍以后轉身跳下去的。

關鍵還是在家長。

上學前被捧在手心上,上學后被強行安排太多的課業(yè),而且動不動就語言恐嚇。

孩子是這樣被一點點摧殘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減少作業(yè)是好事,但是孩子的心理健康甩鍋學校不應該

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課業(yè),當然是好事。

不過家長也要明白一個道理,應試制度沒變,教育體系沒變。

學校松了,學生就得靠自覺。

不是說沒作業(yè)了,孩子輕松了,未來就不用面對被淘汰的壓力。

淘汰機制沒有任何變化,只是前期的成長機制發(fā)生了變化而已。

現(xiàn)在最難的是學校。

不管學生,怕升學率上不去,管了,又怕家長投訴。

什么夾板氣,這就是夾板氣。

不能什么事都甩鍋給學校,學校只是提供了一個場所,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集體。

作用肯定是有的,但是不是決定性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關鍵還是要調(diào)整教育理念。

我們該教什么,如何教,如何把控,這是家長要做深度思考的。

建議所有家長,在孩子幼兒園階段,重視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獨立性,培育孩子的良好內(nèi)驅力,逐漸放手讓孩子自己掌控方向盤。

我們要做的是告訴他什么地方錯了,應該如何改正,我要做的是指出孩子做的非常棒的地方,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2歲背古詩、3歲識字、四歲數(shù)學通關,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不要做。

短暫來看,孩子好像比同齡人精通這些科目了,但是長遠來看毫無意義,而且還影響孩子的快樂。

如果真正理解了,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也就真正掌握了教育的精髓,教育處的孩子,不管特長是什么,都一定不會差。

及時調(diào)整思維,一切都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