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秋瑾被捕后,上司命令縣令李鐘岳搜查秋瑾居所!然而,李忠岳到達居所后,下達了一個命令,無形中挽救了無數(shù)革命黨人......
1907年7月15日,紹興城的天空陰沉沉的,“鑒湖女俠”秋瑾被押赴軒亭口刑場。
監(jiān)斬官李鐘岳望著秋瑾,雙手不自覺地顫抖。
他知道,秋瑾的死,是自己無法阻止的悲劇。
1907年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倉促起義,不幸失敗,慘遭殺害。
在這之后,浙江方面展開了對于革命黨人的大搜捕,秋瑾的名字,自然也在搜捕名單上。
而當時,被指派去抓秋瑾的,是山陰縣令李鐘岳。
李鐘岳出身科舉正途,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型官員。
和那些腐朽的官僚不同,李鐘岳為人正派,有一腔愛國之心,對于革命黨人,他心里是很敬佩的。
所以,對于這個抓人的任務(wù),李鐘岳實在是不愿意執(zhí)行,只是又不敢違抗上司的命令。
無奈的李鐘岳磨磨蹭蹭,遲遲不愿出發(fā)。
但他的上司貴福卻發(fā)來電報,嚴厲地說:“否則即電告汝與該校通同謀逆,汝自打算可也?!?br/>再不去抓,連自己都要被扣上逆黨的帽子,李鐘岳只好帶隊出發(fā)。
但他還是希望,秋瑾等人能趁機逃脫。
他又特意交代眾人,不準放槍,只準抓人。
只可惜,即便如此,秋瑾也沒能逃出生天,依舊落入清軍之手。
第二天上午,貴福又命李鐘岳去秋瑾娘家搜查。
李鐘岳到了秋瑾娘家,問明小樓是秋瑾居所后,便不讓人檢查,草草收兵。
這一決定,意義重大。
原來,秋瑾所有與友人來往的信件,都藏在小樓里。
若被查出,一場更大范圍的血雨腥風,恐怕難以避免。
李鐘岳的善舉,無形中挽救了無數(shù)革命黨人。
不久,李鐘岳又接到命令,審訊秋瑾。
秋瑾堅貞不屈,只寫下“秋風秋雨愁煞人”七個字。
秋瑾的大義,讓李鐘岳大為欽佩。
所以,即便秋瑾淪為階下囚,李鐘岳還是以禮相待。
甚至,整個審訊過程中,李鐘岳完全沒有對秋瑾動刑。
但這件事,很快被人告訴了貴福。
貴福怒氣沖天,把李鐘岳叫來大罵一通,又出示巡撫手諭,命李鐘岳速速殺掉秋瑾。
李鐘岳見此,長嘆一聲,知道自己無力回天。
1907年7月15日凌晨三點,李鐘岳將秋瑾提至大堂,無奈地說:“余位卑言輕,愧無力成全,然死汝非我意,幸諒之也?!?br/>說完,淚如雨下,身邊的吏役也都為之動容。
秋瑾行刑后僅三日,李鐘岳就因“庇護女犯罪”被革職,寄住杭州。
在杭州寓所里,他終日悶悶不樂,反復(fù)念叨“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對秋瑾之死深感內(nèi)疚。
1907年10月29日上午9時許,李鐘岳趁家人不備,在寓中懸梁自縊。
辛亥革命后,秋瑾被昭雪,李鐘岳也被請進了鑒湖女俠祠中,人們紀念他在黑暗中堅守良知的義舉。
參考資料:
李新宇《山陰縣令李鐘岳的道德光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