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際學校"的驚天套路:天價學費也逃不過人教版課本?

我在4年前的視頻里就講過:國內真正純外籍(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學費,孩子照樣得捧著人教版課本學《道德與法治》,中考前也得和公立學生一樣刷題。

有家長留言質疑:"國際學校不是不用學國內課程嗎?" 醒醒吧!這些學校辦學許可證上白紙黑字寫著"民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馬術滑雪人設崩塌:你以為的精英教育,全是鈔能力

"國際學校孩子從小騎馬滑雪,初中就創(chuàng)立服裝品牌"——這種朋友圈凡爾賽文案坑了多少家長?真相是:滑雪私教課1小時2000元,馬術俱樂部年卡10萬起步,品牌創(chuàng)業(yè)啟動資金靠的是家里給的50萬,銷量走的是孩子三姨的服裝渠道。這些和學校有半毛錢關系?

更諷刺的是,公立重點中學的競賽尖子在國際科創(chuàng)大賽拿金獎的比比皆是。真正決定孩子高度的,從來不是學校泳池有幾個更衣室,而是家庭的托舉,能持續(xù)投入多少真金白銀和資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

現(xiàn)在某些國際學校的外教市場堪稱魔幻:巴基斯坦的"英語專家"、俄羅斯的"文學教授",甚至還有拿著菲律賓藤校(你懂的)函授文憑的"學術大牛"。

有一句調侃的話:國內的國際學校師資已經被東南亞大媽占領。

某校長私下透露:"家長就認白皮膚的臉,我們招個塞爾維亞健身教練都能包裝成'劍橋教育學博士'"。建議家長們下次交學費前,先查查外教的TESOL證書編號是不是淘寶50塊買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中產教育陷阱:你買的到底是未來,還是焦慮?

為什么總有家長前赴后繼跳坑?

1. 信息繭房:刷著小紅書"國際學校媽媽群"的早餐擺拍,以為全世界孩子都在喝英式下午茶

2. 身份焦慮:生怕孩子和"高端圈子"脫節(jié),卻忘了自己還在還房貸

3. 認知偏差:把國際化等同于全英文教學,卻看不見深圳中學學生SAT均分1550+的現(xiàn)實

【給家長的避坑指南】

1. 查資質:登錄教育局官網查學校辦學性質,帶"雙語"二字的慎選

2. 看課程:真正國際課程必須同步海外教材,而不是人教版+英文單詞表

3. 算成本:準備好每年30萬+持續(xù)12年的預算,否則中途轉回公立可能跟不上

4. 破濾鏡:帶孩子去重點中學競賽班看看,那些穿著校服啃面包的學霸才是真牛娃,很多國際學校的海報光榮榜是這些孩子申請下來的。拿這些公立學校孩子的名校offer去充門面,招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語

教育沒有捷徑,國際學校更不是逃避應試教育的烏托邦。與其被30萬學費PUA,不如清醒認知:能讓孩子站穩(wěn)腳跟的,永遠是扎扎實實的知識儲備。

你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qū)說出你的故事

#熱問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