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地鐵八號線北延段支線江府站最后一幅地下連續(xù)墻順利澆筑完成,標志著江府站完成主體圍護結構施工,進入主體開挖階段。

江府站位于廣花三路與江府路交叉路口北側,采用明挖順做法施工,車站長度為362米,標準段寬45.7米,沿主干道廣花三路南北向敷設,是全線面積最大的車站,為地下二層三柱四跨島式車站。
車站周邊地面條件復雜,道路兩側住宅、商業(yè)區(qū)人員密集,且臨近現有道路,地面車流量大。江府站基坑開挖范圍存在深厚砂層及巖溶發(fā)育的不良地質, 見洞率超過50%,最大的溶洞高19.3米。深厚砂層具有自穩(wěn)性差、富水性強的特點,且基坑兩側均有建構筑物,給車站施工帶來了較高的挑戰(zhàn)。
施工前,廣州地鐵聯合中鐵廣投八號線北延段支線總承包部、中鐵十局,詳細勘察施工環(huán)境,對施工方案進行多次研討、優(yōu)化,積極與相關單位溝通,有效推動交通疏解、臨時用電、燃氣管道遷改等工作,為快速進場提供了有利條件。

針對巖溶發(fā)育明顯,且砂層地質條件下地下連續(xù)墻成槽易塌槽的問題,地鐵建設者們提前對地下連續(xù)墻兩側進行槽壁加固,嚴格控制泥漿比重,優(yōu)化泥漿配比,避免因含砂量大、沉渣過厚導致成槽困難。同時,巖層硬度較大,傳統(tǒng)成槽工藝效率低下,嚴重制約施工進度。成槽施工采用“旋挖鉆引孔+雙輪銑”組合工藝,旋挖鉆引孔可快速穿透硬巖層,為雙輪銑成槽創(chuàng)造條件,而雙輪銑成槽效率高,可有效保證成槽質量。該工藝的應用,成功解決了巖層硬度大、成槽效率低的難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地下連續(xù)墻鋼筋籠吊裝前,地鐵建設者們對鋼筋籠和吊具的安全質量進行了全面核查,采用超聲波探傷儀對鋼筋籠焊縫進行無損檢測,使用全站儀對吊點位置進行精確定位,確保鋼筋籠焊接質量和吊裝平衡,保障施工安全。

截至目前,八號線北延段支線(江府-紀念堂)土建工程累計完成11%。11座車站中,1座開展機電施工、9座進行土建施工,其余1座進行前期準備。11個區(qū)間(含出入場線),1個進行土建施工,其余進行施工前準備。
注:車站名稱僅為工程暫定名稱,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準公布為準。
精彩連連看
點開圖片即可閱讀
為什么被扣兩次錢?
行李過閘機,身前推還是身后拉?
為啥列車到終點站后要關閉部分車廂照明燈?
來源 | 建設公司
圖文 | 何恒之 程摯
編審 | 陳詩峰 譚竹茜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