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在辰月,開始于清明節(jié)氣,到立夏之前結束,期間就是木氣隱藏,火氣顯現的過程。兩者之間此消彼長,一藏一顯,一直持續(xù)到辰月結束。辰月結束,則春季結束,春季屬木,于是辰月的最后一天就為木絕日,木絕而火顯,月建到巳,季節(jié)入夏。

此時顯現的火氣,就為巳火,所以辰月最大的特點就是:冬水耗盡,木氣隱藏,巳火顯現。那么辰月的第一個巳日,也就是水的盡頭,以及巳火顯現的開始,謂之上巳節(jié)。三月建辰,木藏巳火顯,冬水耗盡,于是三月的重日就是上巳節(jié),也就是三月三,原本是辰月上巳。
上巳節(jié)的意義,就是冬水耗盡,木氣隱藏,巳火顯現。水為太陰,也就是地下的祖先。申是水的長生之地,就是祖先的長生之地。七月建申,所以七月為鬼月,七月初一開地門,七月晦日關地門,期間就是祖先活躍之時。七月半,鬼亂竄,沒事別往水邊穿。

因為祖先都是從水中出來的,水就是連接上下的通道。秋分之后,冬水初生,于是秋后問斬,指的就是秋分之后,也就是冬水出現之后。辰是水的盡頭,也就是祖先的盡頭,祖先在地下走到頭了,陰極則生陽,于是祖先的盡頭就是新生命的開始。
而新生命的開始,就是肚子受孕的開始,也就是肚子里的孩子。辰月上巳日,水盡巳火顯,也就是祖先的盡頭,以及新生命的開始。巳的本意就是胎兒,是一種祈子之祭。書云:孺子為兒,襁褓為子,方生順出為,未出在腹為巳。巳,嗣也。
上巳節(jié)水盡巳火顯,也就是祖先在地下走到頭了,開始轉化為新生命了,也就是轉化為巳,轉化為胎兒,其通道在水中,所以上巳節(jié)這一天,人們去水邊洗除塵垢,游水嬉戲,臨水感孕,是一種祈孕的習俗。

人們在此時祭拜高禖,高禖就是后來的句芒,為春季之神,生育之神,是萬物繁衍生息的力量。這個“禖”字同“媒”,最初的字形就是一個女人與嬰兒連在一起,也就是生育之神。所以拜高禖,依然是祈子的習俗。
人們還會將雞蛋放入水中流動,最終就演變成了“曲水流觴”和“臨水飲宴”的習俗,也是一種祈孕的習俗,最終就演變成了蘭草沐浴和祓禊等。既然是祈孕,也就等于將地下之魂招入肚子中,變成肚子里的胎兒,變成巳。
所以上巳節(jié)即是祈孕之日,也是招魄之時,招魄就是為了祈孕,是古老的情人節(jié),也是民間傳統(tǒng)的四大鬼節(jié)之一。書云: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執(zhí)蘭招魂續(xù)魄,祓除不祥。于是上巳節(jié)顯現之祖先,都是小鬼,是人的開始。

正如老話所說:三月三,小鬼鬧翻天。所以辰月上巳節(jié),既是鬼的盡頭,也是人的開始,為四大鬼節(jié)之一,也是情人節(jié),祈孕生子之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一生一死,兩個節(jié)日完美融合,所展現的就是水盡巳火顯,鬼盡胎兒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