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詩
這樣的日子適合生老病死
文/余秀華
以無法復述的純凈坐在這個下午,風一遍遍吹過
剛縫好的白紗裙從五月的素顏上滑過
這個鮮明的性別特征讓我看待事物得以輕松
信紙和書本輕輕合上
我們以植物的心態(tài)祈禱一場雨水
接近黃昏,適合一場溫柔的花事
一朵朵白在風里選擇讓自己得以安靜的高度
在夕光里拉伸著影子
靈魂就在最前端等著,無聲無息
無以衡量輕重
這樣的日子,適合生老病死
適合從不同的門進進出出
我們不得不相信一種沒有疑問的預約
正滑下斜坡,企及黎明,無病無災
賞析
今天分享的是余秀華的詩《這樣的日子適合生老病死》,這是一首表達人生況味的詩,從詩中可以讀出詩人的輕松愜意。從詩歌標題可以看出詩人的人生態(tài)度,日子要過好,重在過日子人的心態(tài)。在這首詩中,詩人處于淡然的心態(tài)之中,有種從容不迫的處事之風,看待自然的心情更是超脫,這首詩妥妥地展現(xiàn)了文藝范,讓讀者在詩中找到一種寧靜的感覺,若是能在這樣的日子中渡過一生,也是幸福的。下面,具體來感受下這首詩。
在第一節(jié)中,可以看出詩人描寫的是五月的一個下午,天清氣爽,風非常的活躍,吹拂著白紗裙,從五月的素顏滑過,文字間透露著清爽怡人的感覺。在這個不冷不熱的時候,身心的體驗是舒適自然的,可以說將一個人的狀態(tài)調(diào)整到了最佳,才有詩人一反許多詩中那種急切,甚至沒有節(jié)制的欲望表達。這首詩可謂詩人的突破。接著,詩人寫看待事物得以輕松,說明心情是愉悅的,將注意力放在信和書上,顯得恬靜。最后這句“我們以植物的心態(tài)祈禱一場雨水”,將自己與植物等同,有一種素雅,自然之心,對雨水的祈禱,表達了一種渴望和堅定,這或許是對生活的信心。
第二節(jié),時間來到黃昏,適合溫柔的花事。詩人在伺候花兒,觀賞花兒,內(nèi)心是一種非常滿足的姿態(tài)。詩人將情感傳遞到花上,借花兒尋找自身得以安靜的高度,正是詩人內(nèi)心世界的體現(xiàn)。接著三句,任憑夕陽拉伸影子,領受自然的安排,這是享受其中。接著寫靈魂在最前端等著,仿佛在出殼一樣,這感覺非常奇特。寫到無聲無息,無以衡量輕重,完全是自然的狀態(tài),一個無字體現(xiàn)了身心向空的發(fā)展,只有空,才沒有煩惱掛礙,詩人仿佛到了無欲無求的境界。
第三節(jié),詩人寫“這樣的日子,適合生老病死”,仿佛是對上述生活體驗的總結,說明詩人對當下的生活是非常滿意的,身體狀況應該也是好的。接下來這句“適合從不同的門進進出出”,這是對生活滿意的具體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人生的通透之感,身心仿佛沒有任何束縛,這離不開自然的饋贈。最后兩句,詩人從自身轉(zhuǎn)移到對人生的體驗與思考中來,這里沒有疑問的預約就是對事物自然呈現(xiàn)的認可,有種既來之,則安之的豁然狀態(tài)。而且,此刻,這種感覺還在擴張,這里“正滑下斜坡,企及黎明,無病無災”,表達了對生活美好的企愿,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與生活的完美契合狀態(tài),給人一種美好的體驗。所以,文字就是體驗的傳遞,是對生活的歸納。詩人這樣的日子,可以說是好日子,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狀態(tài)。只是人生需要面對的人事物實在太多,如能置身事外,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拋磚引玉,就詩論詩,以寫代學,至此,就結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qū)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薦的詩歌,歡迎留言告訴我,一同欣賞,共同進步。我是詩者格命草,歡迎關注,下期詩評見!
詩人簡介

余秀華,1976年出生于湖北省橫店村,是當代著名詩人。她以其質(zhì)樸、真摯、充滿力量的詩歌作品,在詩歌界和社會上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雖然患有疾病,行動不便,且生活在農(nóng)村的邊緣地帶,但余秀華并沒有被命運的捉弄所打倒,反而用詩歌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渴望。她的詩歌語言質(zhì)樸,卻充滿了力量,直擊人心。2015年,余秀華的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出版,迅速走紅,并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國際上也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她的詩歌不僅展現(xiàn)了她的個人經(jīng)歷和情感,也反映了當代中國農(nóng)村的現(xiàn)狀和農(nóng)民的生活狀態(tài)。她的作品充滿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自由的渴望,也表達了對社會不公的批判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往期詩評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