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lián)招聘數(shù)據(jù)顯示:
72%的中層管理者每天工作超12小時,但團隊人效同比反降18%——你不是在管理,是在慢性自殺!
為什么這樣說?
其實,問題的根源在于:你不會管人。
管不住人,你就自己干到死。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流領導的4大管人秘籍。
01
睜眼法
睜眼法的核心,是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萬事別說的太開。
大事上保持敏銳,小事上學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要一竿子打死。
給人一條活路,也是給自己一條后路。

(1) 盯緊大事不放松
作為領導,你必須清楚什么是“大事”。
大事是那些決定團隊生死存亡、影響長遠發(fā)展的關鍵任務。
比如,項目的核心決策、資源的分配、重要客戶的維護等。這些事,你必須親自過問,甚至親力親為。
因為大事一旦出錯,后果往往是不可逆的。你放權給別人,別人未必能扛得住。
我相信看過電影的你肯定有所了解,春節(jié)檔《哪吒 2》的現(xiàn)象級爆火,就離不開導演餃子對關鍵大事的精準把控。 這部影片特效制作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餃子曾嘗試將特效外包給國際團隊,卻因文化差異和對方用 “三流人員應付”,效果不盡人意。 他果斷調整策略,回歸國內團隊。 像影片中一根束縛海妖的鎖鏈特效,團隊耗時半年獨立設計程序,只為讓每條鎖鏈動態(tài)獨立運算,呈現(xiàn)出最真實的效果。 餃子在這類決定影片視覺效果與口碑的大事上親力親為,才打造出震撼觀眾的視覺盛宴,斬獲 百億億票房。 若餃子未在特效等關鍵大事上深度參與,《哪吒 2》恐難以脫穎而出 。
(2) 小事放手促成長
小事是什么?是那些瑣碎、重復、不涉及核心利益的事務。
比如,日常的考勤、文件的格式、會議的記錄等。這些事,領導不必事必躬親,否則只會讓自己陷入“忙而無功”的泥潭。
聰明的領導懂得“抓大放小”,把小事交給下屬去處理。
這樣不僅能解放自己的精力,還能培養(yǎng)下屬的責任感和能力。
02
放權術
管理中最難的不是做事,而是放權。
很多管理者總是抱怨下屬能力不足,卻從未反思:你是否給過他們足夠的機會?
放權,不是撒手不管,而是有所取舍。
放得好,團隊效率倍增;放不好,團隊分崩離析。
(1)標準先行,過程放手
放權,有策略地放手。
首先,你要明確標準——任務的目標是什么?完成的標準是什么?時間節(jié)點是什么?這些都要提前說清楚。
標準明確了,過程就可以放手。讓下屬自己去思考、去執(zhí)行。
你只需要在關鍵節(jié)點上檢查進度,確保方向不偏。
這樣既能激發(fā)下屬的主動性,又能避免微觀管理的弊端。
(2)結果導向,責權分明
放權的另一個關鍵是“結果導向”。
你要讓下屬明白,他們的工作成果直接關系到團隊的成敗。
同時,責權要分明——誰負責什么,誰承擔什么,清清楚楚。
比如,某個項目失敗了,責任在誰?是執(zhí)行不力,還是決策失誤?只有責權分明,才能避免“集體背鍋”的尷尬局面。
(3)信任為本,監(jiān)督為輔
放權的前提是信任。
如果你對下屬缺乏信任,放權只會讓你更加焦慮。但信任不等于放任,監(jiān)督是必要的。
可以通過定期匯報、隨機抽查等方式,確保下屬的工作在可控范圍內。
說到這,我想提一下豐田 “安燈系統(tǒng)”(Andon Cord)。
在豐田的生產線上,每個員工都有權力拉動 “安燈繩”。 這一舉措意味著,當員工發(fā)現(xiàn)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質量問題、設備故障等異常情況時,有權立即停止生產線。 在這個過程中,員工被充分授權去判斷和處理現(xiàn)場問題,而管理層則給予信任。
類比到企業(yè)里,在項目執(zhí)行中,領導可以借鑒這種模式。
例如在銷售項目里,企業(yè)可以事先預先設定:
若客戶提出關鍵需求變更,導致項目成本增加超15%,或競爭對手惡意低價搶奪核心客戶,一線銷售人員有權暫停銷售流程,及時匯報。
銷售主管賦予銷售人員價格彈性區(qū)間內自主決策優(yōu)惠、調配小額推廣資源等權力。
同時通過每日進度匯報、每周例會監(jiān)督,確保銷售項目可控,讓銷售人員靈活應對市場,保障銷售目標實現(xiàn) 。
03
問責鞭
管理中最尷尬的不是沒人干活,而是干了活卻沒人負責。
很多團隊表面上一團和氣,實際上卻是“人人有責,人人無責”。
結果就是:制度成了擺設,團隊沒了規(guī)矩。
但很多管理者卻用錯了方式:要么問責不到位,要么問責過度。
真正的問責,不是秋后算賬,而是讓每個人都知道:責任到人,獎懲分明。
(1)問責到人,別集體背鍋
因為集體背鍋等于沒人背鍋,最后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
作為領導,你必須問責到人——誰的責任,誰承擔后果。
比如,項目延期了,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是策劃不力,還是執(zhí)行拖沓?
只有問責到人,才能讓團隊成員真正重視自己的職責。
(2)獎懲分明,別做老好人
很多領導喜歡做“老好人”,出了問題不批評,做得好也不表揚。
這種做法看似和諧,實則危害極大。
因為獎懲不明,會讓團隊失去動力和方向。
正確的做法是:
做得好,公開表揚,甚至給予物質獎勵;做得差,及時批評,甚至給予懲罰。
只有這樣,團隊才能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競爭氛圍。
(3)反饋及時,問題不爛尾
問責的關鍵在于及時反饋。
問題出現(xiàn)了,你要第一時間指出,并給出改進建議。
如果等到問題“爛尾”了才去處理,不僅解決起來更困難,還會讓團隊對你的領導能力產生懷疑。
(4)狠抓敢罰,制度不當擺設
制度的意義在于執(zhí)行,而不是掛在墻上當擺設。
很多團隊制定了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但執(zhí)行起來卻總是打折扣。這是因為管理者缺乏“狠抓敢罰”的決心。
作為領導,你必須讓團隊明白:制度不是兒戲,違反制度就要付出代價。
無論是遲到早退,還是工作失誤,只要觸犯了規(guī)則,就必須按照制度處理。
只有這樣,制度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團隊才會敬畏規(guī)則。
我們來看看曾備受關注的格力“三斬令” 事件。
一名高學歷的碩士生,自恃才華出眾,在工作中違反了格力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
董明珠得知此事后,快刀斬亂麻,毫不猶豫地發(fā)出 “三斬令”,堅決將其開除。

再看海爾怒砸冰箱。
在海爾發(fā)展過程中,也曾面臨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的問題。
張瑞敏發(fā)現(xiàn)部分員工對產品質量標準執(zhí)行不嚴格,存在敷衍了事的情況。
于是,他采取了嚴厲的問責措施。將一批存在質量問題的冰箱全部砸毀,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這一舉措引起了巨大震動,此后海爾的產品質量得到顯著提升,逐漸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
04
暖心術
管理中最難的不是管人,而是管心。
很多管理者總是把團隊當成工具,卻忘了:
人是有感情的,心是需要溫暖的。
一流的團隊,不是靠制度約束出來的,而是靠人心凝聚出來的。
作為管理者,你不僅要關注業(yè)績,更要關注團隊的情緒和需求。
(1)話,說到位
管理不僅是管事情,更是管人心。
作為管理者,你必須學會說話。
該表揚的時候不吝嗇贊美,該批評的時候不回避問題。讓下屬感受到你的真誠和關懷。
(2)事,做到位
光說不練假把式。
作為管理者,你必須以身作則。要求下屬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只有這樣,下屬才會真正信服你。
(3)錢,給到位
談錢不傷感情,不談錢才傷感情。
作為管理者,你必須為團隊爭取合理的利益。讓下屬看到:跟著你干,不僅有前途,還有錢途。
(4)譽,夸到位
每個人都渴望被認可。
作為管理者,你必須學會夸人。
不僅要夸結果,還要夸過程;不僅要夸能力,還要夸態(tài)度。讓下屬感受到:他的努力,你都看在眼里。
(5)發(fā)展,保證到位
下屬跟著你,不僅是為了眼前的利益,更是為了未來的發(fā)展。
作為管理者,你必須為團隊提供成長的機會。
那該如何真正去關注、保證下屬呢?
微軟的 Viva Insights 情緒洞察系統(tǒng),為企業(yè)關注員工情緒需求提供了有效手段。
該系統(tǒng)通過分析員工郵件、即時通訊記錄等數(shù)據(jù),洞察員工工作壓力、協(xié)作情況和情緒狀態(tài)。 比如,發(fā)現(xiàn)某團隊成員深夜頻繁回復工作郵件且與同事溝通減少,可能意味著工作壓力大。 管理者借助數(shù)據(jù)主動與員工溝通,了解困難并提供支持。同時,利用系統(tǒng)為員工制定個性化發(fā)展規(guī)劃。
企業(yè)可借鑒微軟做法,通過定期員工滿意度調查、一對一溝通等了解員工情緒和需求。
對壓力大的員工合理調整任務,對有晉升潛力的員工制定培養(yǎng)計劃,營造良好工作氛圍,促進團隊和諧發(fā)展。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