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24年,長城汽車凈利潤增長超八成,靠三大能力給出長城答案。

價格戰(zhàn)是七傷拳,長期主義才是九陽神功。

當新能源造車的盈利困局遇上價格戰(zhàn),大批車企陷入“生長悖論”:價格戰(zhàn)放血續(xù)命可恥,但不加入就被淘汰。所有人都知道價格戰(zhàn)是“七傷拳”,但沒有多少人有勇氣放棄自損八百的“武力值”,而投身回報期未定的“九陽神功”修煉。

原因在于“九陽神功”的修煉代價太大。在技術造血、生態(tài)造血、全球化造血這一套長期主義的標準答案中,每一個拎出來都意味著高投入、高門檻以及漫長的回報周期。而陷入價格戰(zhàn)和盈利困局的眾多車企,要么耗不起、要么等不起。

行業(yè)大流如是,長城汽車看似笨拙的長期主義堅守就顯得尤為突兀。但亮眼的財務報表卻證明:“笨”未必是錯的。

在長城汽車剛剛發(fā)布的2024年年度報告中,公司在營收、毛利潤、凈利潤、單車收入、新能源車型銷量、海外銷量等多項指標上均交上了大幅增長的業(yè)績答卷,且都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將這份昂揚向上的經營業(yè)績拉出來細看,或許能一觀車企跨越周期的解題思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技術造血

2024年的中國車市可謂冰火兩重天: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45%的繁榮表象下,掩蓋著消費疲軟而近乎停滯的銷量增長,被價格戰(zhàn)拖垮的企業(yè)利潤,在混戰(zhàn)中被中傷的四成經銷商……行業(yè)競爭加劇、盈利持續(xù)承壓的情況下,中汽協甚至擔憂行業(yè)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如此氛圍中,長城汽車這份業(yè)績報告無疑是難得可貴的。

汽車行業(yè)“增收不增量”的根源不難找——低價換市場的價格戰(zhàn)。過去兩年的價格內卷中,“尾款立減”、“置換補貼”、“煥新紅包”、“現金補貼”等花樣優(yōu)惠層出不窮,汽車售價一跌再跌。行至2025年,車企們踩著國家和地方“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尾巴,一口氣梭哈喊出3-6萬元的直降力度。甚至有部分豪車車型下探至15萬元左右。

“是否加入價格戰(zhàn)”不是選擇題,而是送命題。只因汽車行業(yè)的頭部效應在進一步加劇,后排玩家很難擺脫加速被淘汰的命運。2018年的造車盛世,中國電動車制造商超過487家,到了2024年底,這個數字跌破40。

在行業(yè)普遍“放血續(xù)命”時,長城汽車卻呈現出健康的增長曲線。2024年公司營收2,021.95億元,同比增長16.73%;凈利潤126.92億元,同比增長80.73%。而根據乘聯分會披露的數據,中國汽車行業(yè)同期收入同比增長4%,利潤則同比下降8%。

這份“逆天”的業(yè)績增長,正是因為長城汽車拒修“七傷拳”,而選擇長期主義的“九陽神功”,明確地擺明“不卷價格卷技術”的立場。

2024年5月,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就曾在股東大會上強調:越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越是要堅守底線,發(fā)揮企業(yè)“長板”,做有質量的市場占有率;企業(yè)要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如果虧損的話,長期看是堅持不住的,必須要有自己的“造血能力”。

“技術造血”就是長城汽車的“長板”,亦是從始至終所堅守、累積出來的。從上世紀90年代的長城迪爾皮卡奠定自主技術基礎,到2010年以后的哈弗H6推動自主技術追趕,再到今天新能源多線并行的技術突破和領先,長城汽車將“卷技術”刻進了DNA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翻開2024年財報,可以更直觀地理解長城汽車的“技術造血”能力。

在動力技術上,Hi4混動架構的推出,徹底改寫了市場規(guī)則。長期以來,行業(yè)困于單電機混動架構“有電龍、沒電蟲”的桎梏,長城汽車以Hi4雙電機串并聯技術掀起了一場靜默革命,不僅實現了200km純電續(xù)航與1.2L/100km綜合油耗的性能突破,更將四驅體驗的門檻從30萬元級拉低至20萬元市場。

這種“降維打擊”直接反映在銷量上即:2024年,Hi4車型銷量占比超60%,成為新能源板塊的利潤支柱。

在軟件技術上,長城汽車另辟蹊徑地選擇了“場景化智駕”的務實路線,旗下Coffee Pilot Ultra智駕系統聚焦高頻使用場景,2024年用戶智駕使用率達96%。不同于堆砌激光雷達數量的軍備競賽,Coffee Pilot Ultra智駕系統依托SEE端到端大模型和日均100TB的訓練數據吞吐,在復雜路況下的事故率遠低于行業(yè)平均水平。

而將視野縱深到產業(yè)鏈,會發(fā)現長城汽車“技術造血”的紅利正在釋放。例如,通過提高不同平臺在零部件底盤的通用化、整車通用化率等,將零件采購成本降低30%~50%,進而催生出"平臺化造車"的敏捷優(yōu)勢。這樣企業(yè)的技術優(yōu)勢也將順勢轉化為供應鏈話語權,進而構筑起獨特的成本壁壘。

整體來看,Hi4混動架構加上“坦克”、“咖啡智能”等技術品牌,使得長城汽車的“技術造血”順利打通了降本增效鏈路。財報顯示,長城汽車2024年的毛利率19.51%,同比提升1.36個百分點,排進了自主品牌的TOP3。同時,公司單車凈利潤1.03萬元,同比提升0.46萬元,同樣處于行業(yè)領跑地位。

亮眼的數據背后,藏著長城汽車2.8萬項全球專利構建出的“技術銀行”。財報提及,公司截至2024年底已累計申請專利2.8萬余項,其中授權專利達1.7萬余項,這部分專利申請已經覆蓋歐盟、美國、日本、東盟等40余個國家/地區(qū)。

在“九陽神功”的加持下,長城汽車已經開始通過技術重構行業(yè)規(guī)則。比如 Coffee Pilot Ultra 率先通過了功能安全與網絡安全認證,樹立行業(yè)合規(guī)標桿;Hi4-G技術實現"油電同價"策略,重構商用車成本體系;通過垂直整合建立蜂巢易創(chuàng)、未勢能源等六大核心零部件公司顛覆供應鏈規(guī)則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品類造血

而在“技術造血”的背后,其實是一個完整的技術森林生態(tài),即通過城市車平臺、越野車平臺和智能化平臺三大技術基座,遵循“硬件分工+軟件統一”的原則,長城汽車孵化出了六大品牌共生的品類生態(tài)。

如果說技術森林是生態(tài)繁榮的根基,那么品類裂變則是枝繁葉茂的必然。打個比方,哈弗H5可以通過坦克平臺蛻變?yōu)橛才稍揭昂穼ⅰH绱艘粊?,不同的產品枝椏,從不同的模塊平臺中脫模,結出差異化的品類果實的同時,也在共享智能化平臺的算力養(yǎng)分。

長城汽車技術森林生態(tài)的效率,能從不同的定位和使用場景,將產品匹配到不同的技術平臺,從而實現快速且高質量的生產。而長城汽車旗下的蜂巢能源(動力電池)、毫末智行(自動駕駛)、諾博科技(智能座艙)等生態(tài)鏈企業(yè),則為長城汽車的品類創(chuàng)新提供定制化技術方案。

這種技術生態(tài)化學反應,源自長城汽車三十載品類進化經驗和戰(zhàn)略定力。從皮卡時代市占率50%的絕對統治,到SUV浪潮中千億規(guī)模的裂變躍遷,再到科技出行時代六大品牌構建的“平行宇宙”,長城汽車都能在消費趨勢上精準卡位。

這種對用戶需求的洞察能力,在六大品牌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哈弗定位“全球SUV專家”、魏牌是“高端新能源先鋒”、坦克SUV主張“鐵漢柔情”、歐拉專注打造“更愛女人的新能源汽車”、長城皮卡是中國皮卡領軍人物、長城靈魂摩托的定位是“豪華旅行車”。

它們在打開細分市場時,是高管“400熱線”與“回聲平臺”構建的用戶需求捕捉系統,將市場脈動實時轉化為品類創(chuàng)新的源代碼。2024年3月,長城汽車提出中國首個汽車產品個性化共創(chuàng)理念,至今還在深度影響著長城汽車的產品研發(fā)和生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存量競爭中,車企們都在忙著尋求第二增長曲線。而在長城汽車生態(tài)中,每個品牌既是技術落地的載體,也都是增長潛力股。事實上,除了皮卡和SUV兩個“老大哥”,其余品牌也漸成為各自細分領域的領跑者。

因此,當品牌站在生態(tài)的頂端,所帶來的定價權優(yōu)勢不言而喻。正如同曾經長城皮卡和長城SUV改寫皮卡、SUV的游戲規(guī)則,坦克品牌也在重新定義硬派越野的性能標準與價格坐標。

03 全球化造血

當品牌站在生態(tài)的頂端,長城汽車的森林根系已經延展至世界各地。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長城汽車海外銷售45.41萬輛,同比增長44.61%。目前,長城汽車擁有全球用戶超1400萬,海外銷售渠道超1400家,海外累計銷量突破190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其海外業(yè)務毛利率達18.76%,顯著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高價值車型如魏牌高山、坦克700 Hi4-T在東南亞、中東市場溢價8%-12%,印證了“技術輸出+品牌溢價”模式的成功。

根據規(guī)劃,長城汽車將加速推進“生態(tài)出?!睉?zhàn)略,計劃到2030年實現海外年銷百萬輛,其中高端車型占比超三分之一。

“生態(tài)出海”可以理解為“產品出?!钡纳S。就長城汽車來看,即包括歐洲待落地的歐洲研發(fā)中心,歐亞、泰國、巴西擁有三座全工藝整車生產基地及多個KD工廠,覆蓋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銷售網絡等在內的研、產、供、銷、服的全面全生態(tài)出海。

2024年,公司高價值車型正在海外提速布局。魏牌高山出海迪拜、歐洲,坦克700 Hi4-T在哈薩克斯坦上市,坦克500登陸智利和印尼,坦克300進入南非、墨西哥、阿塞拜疆和馬來西亞市場。

進入2025年2月,長城汽車位列澳大利亞中國品牌銷量第一。3月,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與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吉思德會面,共話中澳汽車產業(yè)的綠色轉型與合作發(fā)展。

可以預見,隨著長城汽車生態(tài)在海外的枝繁葉茂,疊加當前已經初具規(guī)模的技術海外溢價,未來5年,全球市場將成為長城汽車的又一“造血機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4 結語

在汽車發(fā)展史上,豐田的精益生產、特斯拉的技術密度、保時捷的品牌勢能被后來者們拆解為汽車工業(yè)的“標準答案”。新時代下,長城汽車跨過老版教科書,給出了一個“效率×創(chuàng)新×溢價”的新的中國方案。

精益生產的效率由供應鏈韌性支撐,技術創(chuàng)新有RAG知識平臺與算法中樞來支持,品牌勢能的溢價則在不斷強化的高品質產品矩陣中壯大。

價格戰(zhàn)是行業(yè)的“集體無意識”,長城汽車卻用自己的“造血”證明了另一種可能:當車企將技術、標準、生態(tài)的護城河挖得足夠深,便能從“內卷紅海”躍入“價值藍?!?。

作為中國品牌,長城汽車早一步在“九陽神功”的修煉中,打通了任督二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