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第三鄰國”戰(zhàn)略徹底失敗,蒙古國幡然醒悟,正式批準中俄蒙天然氣管道項目,俄羅斯也早就做好了準備,就等中國一錘定音,但延遲了6年之久,如今中俄反而不著急了,這究竟是為什么?這一跨境能源通道的難點究竟在哪?

中俄蒙天然氣管道為何拖延至今
中俄蒙天然氣管道也就是西伯利亞力量2號,這條管道是中俄之間的第二條天然氣管道。實際上早在2000年,中俄就天然氣合作展開談判,最初的管道規(guī)劃是從俄羅斯遠東進入我國東北,再就是從中俄西段邊界的阿爾泰山進入我國新疆,不過,由于項目建設難度比較大,加上當時的俄羅斯主要能源市場放在歐洲,種種因素導致項目被擱置,直到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爆發(fā)后,中俄之間第一條跨境天然氣管道西伯利亞力量1號正式開工,2019年便投入運營,為了進一步擴大中國市場,緊接著2號管道也提上日程,相較于第一條管道,新管道年輸送量高達500億立方米,與歐洲的北溪2號規(guī)模相當,只不過為了權(quán)衡地緣關(guān)系,俄羅斯堅持新管道過境第三國,也就是過境蒙古國。
只不過,在經(jīng)歷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后,俄羅斯天然氣還是主要送往歐洲,俄羅斯對西伯利亞力量2號也就沒那么重視,直到俄烏沖突爆發(fā)后,俄羅斯幾乎切斷歐洲市場,這才真正決定加速東轉(zhuǎn),西伯利亞力量1號管道輸氣量從原來的100億立方米,迅速激增至如今的380億立方米,與此同時,2號管道也終于開始提速。

然而,除了俄羅斯,蒙古國的所謂“第三鄰國”戰(zhàn)略,也成為了項目推進的一大阻礙,蒙古國僅有中俄兩個鄰國,但卻試圖繞開中俄與美國、日韓等國家建立緊密聯(lián)系,比如利用國內(nèi)的稀土資源,打開美國市場,獲得美國幫助,擴大與印度的煤炭貿(mào)易等等,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在地緣上牽制中俄,擺脫對中俄的依賴。
只不過,周旋多年,至今這一所謂“第三鄰國”戰(zhàn)略還是毫無進展,原本蒙古國想要借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項目,收取高額過路費,獲得廉價天然氣,在俄羅斯準備繞道哈薩克斯坦,借中哈油氣管道直通中國后,也宣告失敗。在此情況下,蒙古國為了不徹底被踢出局,只能趕緊批準天然氣管道項目,計劃重返“西伯利亞力量2號”。上個月還表示愿意與中俄就管道項目展開三方會談。蒙古國或許以為,這條管道會像2014年中俄第一條管道一樣順利,畢竟如今的俄羅斯仍在面臨著西方的嚴厲制裁。然而最關(guān)鍵的還是需要中國點頭。

我國為何遲遲沒有答應建設管道?
我國建設中俄能源管道的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獲得穩(wěn)定且優(yōu)惠的天然氣。俄羅斯是世界上主要的能源出口國之一,2023年即便西方制裁和管道供應量下降,俄羅斯依舊以1390億立方米的出口量,位居全球之首。價格實惠和儲量豐富,也是俄羅斯在國際能源市場占據(jù)優(yōu)勢的最大底牌。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2024年總進口量達到了1.32億噸,進口額4637.5億元。在2024年的天然氣進口名單中,俄羅斯是我國第二大管道天然氣進口國,進口量為2224萬噸,占我國進口總量的40%,金額達到了572億元,占比38.11%。排在第一的則是土庫曼斯坦,進口量2543萬噸,占比46%,進口額681億元,占比45.37%。

從數(shù)據(jù)上來看,俄氣雖然占比比較大,但我國的進口渠道也非常廣泛,除了管道,還包括液化天然氣,比如澳大利亞、卡塔爾、包括美國等,進口渠道多達20個。也就是說,世界上并不缺天然氣,這就使得價格成了關(guān)鍵,站在自身利益角度出發(fā),我國自然會選擇價格更優(yōu)惠的天然氣,而俄羅斯給了我國更便宜的天然氣價格,也是導致中俄能源交易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如今隨著俄烏沖突正處于新轉(zhuǎn)折時期,美俄也在試圖推動停火協(xié)議,在此背景下,俄羅斯反而開始動搖了,俄媒甚至指出,俄羅斯天然氣東輸,應該取消相關(guān)折扣。眼下,俄羅斯在管道項目上沒之前那么迫切,俄羅斯不急,我國就更不急了??傊槍χ卸砻商烊粴夤艿理椖?,決定性因素還是價格,只要中俄在價格上無法達成一致,項目只能繼續(xù)往后拖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