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上海車展上感覺有一半人都是國際友人。”
4月23日,時值2025(第21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yè)展覽會首日,一些參展的媒體人如此感慨。
展會上國際面孔的增多,一方面說明著中國的汽車開始更多被全球關注,另一方面,也是國際品牌們更加重視中國市場的具體表現(xiàn)。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就以本次車展為契機,大秀新平臺、新產品、新技術,儼然將上海車展辦成了奔馳的春晚。
從去年以來,針對競爭愈加激烈的中國市場,國際品牌們紛紛交出自己的應對答案,而這一次的上海車展上的眾多大招,便是奔馳應對中國市場變局、繼續(xù)深度連接中國的答案。


28款車型齊聚,兩款全球首秀
本次上海車展,奔馳攜旗下梅賽德斯-奔馳、梅賽德斯-AMG、梅賽德斯-邁巴赫和G級越野車全品牌共28款車型亮相。
其中,MMA平臺的首款國產車型——全新梅賽德斯-奔馳純電長軸距CLA,以及面向未來的頂級豪華MPV車型Vision V概念車在本次車展上完成全球首秀,全新梅賽德斯-AMG GT 63 4MATIC+正式上市。
全新純電長軸距CLA車型是奔馳針對中國市場智能與豪華變革之下的答案之作。

在奔馳的體系中,這款車是迄今為止最智能的奔馳。新車搭載了奔馳自研全新架構MB.OS,通過軟硬件解耦的設計,讓每輛車實現(xiàn)持續(xù)進化。基于MB.OS,中國研發(fā)團隊打造了一系列更符合中國客戶需求的智能科技,并且可以實現(xiàn)整車軟件的持續(xù)OTA。
在今年各家都卷的輔助駕駛,全新純電長軸距CLA搭載了豪華品牌首個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系統(tǒng)。
奔馳方面表示,這一系統(tǒng)完全由中國研發(fā)團隊主導開發(fā),采用端到端大模型且針對國內不同區(qū)域路況進行優(yōu)化,是符合“奔馳標準”、安全舒適且行車文明的輔助駕駛科技。
在被問及這一智駕系統(tǒng)與當前中國市場智駕系統(tǒng)的區(qū)別時,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首席軟件官歐孟宇表示:“從用戶角度出發(fā),梅賽德斯-奔馳始終堅持‘安全為先’的原則。這也是梅賽德斯-奔馳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標志性的特征。它不僅是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智能輔助駕駛,并且實現(xiàn)了ASIL-D級別的最高安全性?!?/p>
歐孟宇(Magnus ?stberg),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首席軟件官
值得一提的是,ASIL(Automotive Safety Integrity Level)是汽車安全完整性等級,ISO 26262標準將安全等級分為A、B、C、D四個級別,其中D級代表最高安全要求。
在智艙方面,全新純電長軸距CLA也將AI搭載上車,虛擬助手應用“豆包”AI大模型和思必馳語音技術,可以更加高效精準,甚至可以識別說話人的不同感情,給予相應反饋。
為了讓智能化升級更加契合用戶的實際需求,這一次,奔馳還在用戶高頻使用的導航方面下了功夫。據了解,梅賽德斯-奔馳是行業(yè)首個將三維地圖導航信息和駕駛輔助視圖進行融合的汽車品牌。
作為一款純電車型,全新純電長軸距CLA擁有超長續(xù)航(CLTC工況866公里)、超低能耗(10.9千瓦時/百公里)、超快充電(10分鐘補充370公里),各項指標都是行業(yè)當前領先水平。直觀來說,日常通勤,一次充電可以跑兩周;周末旅行,一次充電,可以輕松往返上海南京。
在智能化之外的被動安全方面,全新純電長軸距CLA獲得了中國電動汽車火災安全指數五星認證;熱穩(wěn)定性滿足2026年生效的新國標的要求;標配11個安全氣囊,包括同級獨有的前排中央氣囊;上市前進行了180次實車碰撞測試和15000次模擬碰撞測試。
如果說全新純電長軸距CLA是奔馳對于中國智能化趨勢的回應,那Vision V概念車則是從自身的豪華基因上下功夫,給市場一些奔馳級豪華震撼。

這款概念車也正式揭開了梅賽德斯-奔馳VAN.EA純電架構平臺(Van Electric Architecture)的序幕。
籌謀了多年的轉型之路,現(xiàn)在進度越來越清晰。2026年起,梅賽德斯-奔馳將推出全新開發(fā)的模塊化、靈活、可擴展的VAN.EA純電架構平臺,這一平臺將開創(chuàng)豪華MPV的全新時代。
而作為全新VAN.EA純電架構平臺的前瞻之作,Vision V概念車致力于重新定義豪華空間,營造“私享貴賓廳”般的座艙體驗。具體而言,其智能可變透光玻璃可以將乘客艙與駕駛艙分隔,可在毫秒間實現(xiàn)透明度的無級調節(jié),營造自由、私密的駕乘空間,這一功能對于豪華MPV的商務用戶而言,可謂是非常實用。
在當下不少攻擂品牌強調的科技智能豪華方面,Vision V概念車也有自己的個性化數字豪華的答案。比如,其帶分屏功能的65英寸影院級顯示屏可自如升降,分辨率更是達到4K,并且7臺投影儀集成于車頂及地板,側窗更化身為輔助“屏幕”,構建360度全景體驗。
這臺概念車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重新定義私人豪華MPV。也因為其是面向未來的豪華之作,奔馳方面透露,未來基于VAN.EA純電架構平臺打造的豪華MPV將啟用全新命名:梅賽德斯-奔馳VLS和梅賽德斯-奔馳VLE。
過去,在眾多發(fā)布會上,奔馳作為被對比的對象,如今看來,“強勢的產品力無懼任何對比”不是一句空話。

新技術,引領未來
頻繁被對標,這一次,輪到奔馳來秀肌肉了。
在本次品牌科技日期間,梅賽德斯-奔馳也帶來了諸多面向當下與未來的科技,覆蓋能效、駕駛、智能、安全多重維度,致力于描繪奔馳對于未來出行的思考。
就頻繁被對標的智能輔助駕駛領域,梅賽德斯-奔馳展現(xiàn)了從L2到L4多線并舉的自動駕駛技術路線。
當前,梅賽德斯-奔馳不僅是全球首個實現(xiàn)L3、L4雙持證的車企,也是首個獲準在京進行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和L4級自動駕駛上路測試的國際品牌,正在有序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fā)與落地。
不過,盡管行業(yè)企業(yè)們已經布局到L4級別,但針對不同階段的智能輔助駕駛級別,應當被嚴格區(qū)分,不給用戶造成誤解。歐孟宇表示,“L3級以下的駕駛功能不能被稱為‘自動駕駛’”。
并且,在他看來,“是親自駕駛,還是交由系統(tǒng)接管;是使用駕駛輔助功能,還是體驗真正的自動駕駛,最終選擇權在于用戶。但作為汽車制造商,我們必須明確界定智能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二者的本質差異?!?/p>
針對行業(yè)正在卷的智能化有了回應之后,早就謀劃電動化轉型的奔馳,在電動化方面,也有黑科技。
去年,各新勢力都將800V作為一大賣點。而今,奔馳未來的純電車型也將搭載800伏電氣架構。除此之外,奔馳在能效方面還有兩擋變速箱的技術。
變速箱可是電動化時代的奢侈品,但這是奔馳的長項。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就搭載了全球首款專為能效設計的電動兩擋變速箱,成為同級唯一配備變速箱的電動車。借助11:1的一擋齒比和5:1的兩擋齒比,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完美兼顧能效與動力。
最近,奔馳的固態(tài)電池也有了新的進展。
2月,梅賽德斯-奔馳與美國初創(chuàng)公司Factorial合作,開始在道路上測試固態(tài)電池。在電池尺寸和重量不變的情況下,固態(tài)電池可使純電EQS測試車續(xù)航里程增加25%,續(xù)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當前,奔馳正在積極推動固態(tài)電池的量產落地。
除此之外,遙望更長遠的未來,奔馳還計劃用一系列的新技術引領行業(yè)的變革。在科技日上,線控轉向、太陽能涂層、神經形態(tài)計算等多項未來科技迎來中國首秀。

并且,從這些技術的名稱就可以看出來其引領性,畢竟在過去的發(fā)布會上,這些技術確實都沒有出現(xiàn)過。
作為汽車的制造者,奔馳也致力于讓用戶感受到車更好開。奔馳即將量產的線控轉向技術就是這方面的技術,這一技術不僅有效消除轉向柱傳遞的底盤震感,轉向操控也更精準,同時還能將原有相互排斥的駕駛特性融合,比如兼具舒適性和動感表現(xiàn)。2026年,奔馳線控轉向技術即將量產上車。
在電動化時代,各家都在為增加續(xù)航尋找新的方法。為了緩解焦慮,油箱又回到新能源車上,增程和混動增長迅猛。
而奔馳有一些創(chuàng)新的答案:通過新型太陽能涂層,為車輛提供額外續(xù)航里程。這項技術利用覆蓋全車的光伏涂層具備超薄、超輕、超高效的特性,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比如在北京,預計每年可額外提供超14,000公里續(xù)航。

神經形態(tài)計算則可以通過模擬人腦運作機制,使系統(tǒng)數據處理能耗相比現(xiàn)有系統(tǒng)降低90%,并具備更迅捷的響應,進而大幅革新智能輔助駕駛能效。
在硬核技術之外,奔馳也致力于為用戶帶來感性的體驗,進而塑造獨一無二的品牌體驗。品牌科技日上,梅賽德斯-奔馳于發(fā)布會現(xiàn)場再現(xiàn)城市與公路風貌,彰顯引領者風范;在國際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朱亦兵先生的巴赫《薩拉班德舞曲》中,Vision V概念車的首秀拉開帷幕。
這或許也是奔馳想傳遞給用戶的理念:把技術的進步與市場的角逐交給奔馳,你只需感受這份優(yōu)雅從容。

再進一步,深刻連接中國
又是新車、又是技術,如此大陣仗參加上海車展,體現(xiàn)的正是奔馳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盡管市場一直有論調說BBA的盤子正在被新勢力們搶去,但對于這些品牌而言,長期是“網上沒贏過,現(xiàn)實沒輸過”,尤其是在超豪華賽道,奔馳依舊擁有難以撼動的地位。
市場銷量數據顯示,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豪華細分市場、100萬元及以上市場、150萬元及以上市場三個市場中連續(xù)取得第一,還在持續(xù)引領著中國的豪華市場。
當下,正值梅賽德斯-奔馳在華研發(fā)及生產20周年,奔馳方面表示,將堅定投入中國,并積極踐行企業(yè)社會責任,與中國社會同頻共振。

過去幾年,奔馳在華研發(fā)投入總計達105億元。位于北京和上海的研發(fā)中心形成了奔馳在華研發(fā)的創(chuàng)新“雙引擎”。本土研發(fā)團隊更匯聚了2000名來自各領域的專家。如今,這些長期的研發(fā)投入,已經轉化為行業(yè)領先的智能化能力和配置,并實現(xiàn)上車。
歐孟宇表示,在年內投產的全新純電長軸距CLA的研發(fā)中,中國研發(fā)團隊為此作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在與中國頭部合作伙伴的合作整合方面。“我們?yōu)楸就梁献骰锇樘峁┝嘶A的架構,確保功能安全、奠定技術基準。基于這一架構,我們得以在中國以及歐美市場分別與當地頂尖伙伴展開合作。本土團隊的核心使命,就是通過與這些伙伴的深度協(xié)作,完成整合與測試,帶來滿足本土客戶需求的優(yōu)異體驗。”
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奔馳在中國積累了680萬用戶,并積極在中國踐行社會責任。
到今年,梅賽德斯-奔馳星愿基金已經成立了15周年。在過去的15年當中,這一基金建造了環(huán)境保護、文化藝術、駕駛文化、教育支持及社會關愛“4+1”領域復合公益體系,累計投入3.6億人民幣,先后支持了在華15個世界遺產地、4大國家公園的保護,更幫助文化傳承領域的青年學者在國際舞臺綻放光彩。
一直以來,對于所有國際企業(yè)來說,出海最好的辦法就是本土化。多年以來,奔馳與中國已然緊緊連接。
而隨著一項項前沿技術的落地、一款款顛覆性產品的上市,奔馳將繼續(xù)通過對中國高端用戶的深刻洞察,展現(xiàn)其在豪華市場的統(tǒng)治性地位。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刊登平臺之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