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邏輯本源之哲學悖論

很明顯,現(xiàn)代哲學不僅需要解決這些問題,還要在思維方式和方法論上做出新的創(chuàng)新。

就像我說的,不要盲目相信你比別人聰明,所以我不可能沿著“老路”得到新答案。我也沒有興趣去詳細研究哲學史,然后從哲學歷史里再發(fā)現(xiàn)其他東西,我自認為沒有這個能力。

可能你已經(jīng)注意到了,本章的題目是《邏輯本源》,而不是《哲學本源》,并不是我要避重就輕地逃避問題,而是我要以另一種角度來認識世界。

我旨在告訴大家,先不要去管哲學的必答問題,誰決定誰,誰是第一性的。先不要管這個本源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已經(jīng)很明顯了。記住我說了是“很明顯了”,但我現(xiàn)在沒有站隊!假如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站隊了,你這會站出來,等我說完,你再站進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什么是邏輯,我們看一下定義:邏輯(logic)是一個外來詞語音譯,指的是思維的規(guī)律和規(guī)則。狹義上邏輯既指思維的規(guī)律,也指研究思維規(guī)律的學科即邏輯學。廣義上邏輯泛指規(guī)律,包括思維規(guī)律和客觀規(guī)律。邏輯包括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形式邏輯包括歸納邏輯與演繹邏輯,辯證邏輯包括矛盾邏輯與對稱邏輯。對稱邏輯是人的整體思維(包括抽象思維與具象思維)的邏輯。

我們今天要做的不是回答哲學是什么,也不是要研究邏輯學。我們只是要知道認識世界,提出哲學理論都是要思考的,是需要意識參與,而貫穿其中的就是邏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哲學必答問題,誰決定誰這個問題,你必須有邏輯才能回答這個問題。假如邏輯本身不存在,那這個問題就沒有意義。就是誰決定誰,這個邏輯是不存在的,比如物質(zhì)決定意識,這個“邏輯”得存在,這個問題的回答才有意義。否則沒有邏輯的哲學大廈,就和亂石崗沒有什么區(qū)別。也不會存在哲學意義上的美,美的哲學也無從談起。

牢牢記住一點——人本身就是一種局限,一種偏見!玻爾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量子世界,只有抽象量子力學描述。我們不應該以為物理學的工作是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本質(zhì)。物理只涉及我們怎樣描述大自然”。這句話很有意思,我在后來的寫作中也意識到這點了,就是描述一個事情有時候往往比批判一個事情更重要。我們很難學會只去描述,我們總想著去判斷。這就是我為什么讓你先從隊伍里站出來的原因,先不要管對錯,先不要管科學或者不科學,先試著能不能把事情陳述出來,因為陳述沒有對錯,陳述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

關于邏輯,歷史上有兩個人值得被贊揚,我多次提到過他們。那就是維特根斯坦和哥德爾。維特根斯坦以一本《邏輯哲學導論》名動天下,而且并不算是一本難懂的書。關于邏輯,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對于可說的,我們說;對于不可說的,我們保持沉默。”這話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有一些事情是有邏輯的,我們是可以說的,比如自然科學是可以說的;而有一些事情是超驗的,沒有邏輯可言,比如倫理和美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還有一些金句:“在時空之中的人生之謎的解答,在時空之外。”“上帝不在世上現(xiàn)身。”“死不是生活里的一件事情,活人是沒有經(jīng)歷過死的。”大家理解這些句子,其實就能找到人生的意義。即所謂沒有答案就是答案。比如他告訴我們,不要問人活著的意義是什么?不要這樣問,因為人沒有經(jīng)歷死,活著就是活著,沒有為什么!或者說活著本身就是意義,懂了嗎?而你再去思考,從讀本書第一個字,到現(xiàn)在,是不是可以證明“人是一種局限”?

那很多人會問,那如何衡量事情有沒有邏輯?他給出的答案是想象!可以想象的事情,可能有邏輯答案;不能夠想象的事情,一定沒有邏輯答案!

看到這里我相信大家應該發(fā)現(xiàn)了,《邏輯哲學導論》的內(nèi)容與目前哲學思想相悖。為什么呢?很明顯,倫理學和美學也是哲學的一部分,我們一直在研究,而且取得了很多理論成果。這樣說大家可能沒有概念,我舉例說明,儒家思想就可以歸到倫理學里,它是一套處世為人的學說。在維特根斯坦這里,這個學說就不靠譜,因為它本來是不可說的,也就是沒有邏輯可言,這回懂了嗎?同樣,我問你藝術是什么?美是什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且不能通過邏輯推理得到答案。

這就是人們?yōu)槭裁磿嘘P于儒家思想的懷疑,會有藝術之美的困惑,它的根源就在這里!再簡單來說,它不是1加1等于2,1加1等于2是可以證明的,有嚴密的邏輯推理。美是什么你怎么推理?愛是什么你怎么推理?說到這里,你還不懂,我就不教你了。

敏感的人可以清晰地發(fā)現(xiàn),相信維特根斯坦的理論,將陷入虛無主義和神秘主義。為什么?就去看三個字就知道了:“不可說”?!安豢烧f”就是神秘,就是虛無。也就是倫理學和美學作為哲學的分支不可說的話,整個哲學就不算是可說的!那么絕對就會導致人們陷入不可認識論里面,這是必然的。而最讓人尷尬的事情是他這樣說,還是推理所得,人家不是信口開河地說??上яR克思去世早,馬克思去世6年后維特根斯坦出生了。如果馬克思看到了維特根斯坦的理論,不知道會如何審視自己的理論。【下圖為哥德爾】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接下來就來說說另一個人哥德爾。哥德爾對于邏輯學的貢獻就在于他的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庫爾特·哥德爾(Kurt Godel)(1906年4月28日—1978年1月14日)是位數(shù)學家、邏輯學家和哲學家。其最杰出的貢獻是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和連續(xù)統(tǒng)假設的相對協(xié)調(diào)性證明。

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內(nèi)容如下:

第一定理任意一個包含一階謂詞邏輯與初等數(shù)論的形式系統(tǒng),都存在一個命題,它在這個系統(tǒng)中既不能被證明為真,也不能被證明為否。

第二定理如果系統(tǒng)S含有初等數(shù)論,當S無矛盾時,它的無矛盾性不可能在S內(nèi)證明。

哥德爾證明了任何一個形式系統(tǒng),只要包括了簡單的初等數(shù)論描述,而且是自洽的,它必定包含某些系統(tǒng)內(nèi)所允許的方法既不能證明真也不能證偽的命題。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大家看看下面的摘錄內(nèi)容:20世紀,一小部分聰明人隱約覺察到,在悖論中有著一些深刻的數(shù)學理論。

事情要從崇尚理性的文藝復興時期談起,當時的學者如笛卡兒、萊布尼茨等都想創(chuàng)造一個理論解決一切問題。萊布尼茨甚至設想把邏輯學用數(shù)學符號表示,以后每逢爭論,拿支筆一算就見分曉了。事實證明,萊布尼茨對符號邏輯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備注說明:此文中內(nèi)容為最新版《重構世界》摘錄,原版《重構世界》沒有AI拓撲哲學體系。因為剛剛完成,還需要校對和修正,所以目前新版只有電子版。目前科普四部曲中的《重構世界》是舊版。特此備注。

萊布尼茨太超前了,沒能完成他的夙愿。又過了200年,著名學者康托爾提出集合論,為統(tǒng)一數(shù)學提供了一線希望。

集合論的出現(xiàn),為近代數(shù)學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就在數(shù)學家躊躇滿志的時候,集合論中出現(xiàn)了悖論。康托爾自己就發(fā)現(xiàn)了康托爾悖論(包含一切集合的集合是否存在?),更嚴重的是羅素悖論,其中涉及的是以自己為元素的集合。這被稱為“第三次數(shù)學危機”。后來這種定義被公理排斥掉了,危機得以解決。

20世紀20年代,在集合論不斷發(fā)展的基礎上,大數(shù)學家希爾伯特向全世界的數(shù)學家拋出了一個個宏偉計劃,其大意是建立一組公理體系,使一切數(shù)學命題原則上都可由此經(jīng)有限步推定真?zhèn)危@叫作公理體系的“完備性”;希爾伯特還要求公理體系保持“獨立性”(即所有公理都是互相獨立的,使公理系統(tǒng)盡可能的簡潔)和“無矛盾性”(即相容性,不能從公理系統(tǒng)導出矛盾)。

值得指出的是,希爾伯特所說的公理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公理,而是經(jīng)過了徹底的形式化。他們存在于一門叫作元數(shù)學的分支中。元數(shù)學與一般數(shù)學理論的關系有點像計算機中應用程序和普通文件的關系。

希爾伯特的計劃也確實有一定的進展,幾乎全世界的數(shù)學家都樂觀地看著數(shù)學大廈即將竣工。正當一切都越來越明朗之際,突然一聲晴天霹靂。1931年,在希爾伯特提出計劃不到3年,年輕的哥德爾就使希爾伯特的夢想變成了令人沮喪的噩夢。哥德爾證明:任何無矛盾的公理體系,只要包含初等算術的陳述,則必定存在一個不可判定命題,用這組公理不能判定其真假。也就是說,“無矛盾”和“完備”是不能同時滿足的!這便是聞名于世的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簡介:靈遁者,中國獨立學者。原名王銀,陜西綏德縣人。1988年出生,現(xiàn)居西安。哲學家,藝術家,作家。代表作品《觸摸世界》《行者乾坤》《探索生命》《變化》《相觀天下》《手診面診色診大全》《筆有千鈞》《非線性波動》《見微知著》《探索宇宙》《偉大的秘密》《自卑之旅》《云淡風清》《我的世界》《牙牙學語》等。其作品樸實大膽,富有新意。

個人座右銘:生命在于運動,更在于探索。

靈遁者熱讀書籍有:科普四部曲,國學三部曲,散文小說五部曲。

科普四部曲分別為:《變化》《見微知著》《探索生命》《重構世界》。

國學三部曲分別為:《相觀天下》《手診面診色診大觀園》《樸易天下》。

散文小說五部曲分別為:《偉大的秘密》《非線性波動》《從今往后》,

《云淡風輕》《我的世界》《春風與你》。首推長篇小說《偉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