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很多40多歲的中年人,都喜歡購買20-30萬一輛的私家車,主要是買了私家車之后,出行更加方便。而近些年,國內各大汽車品牌都在降價促銷,通常降幅度達2-3萬元。雖然,現在汽車價格越來越便宜,可是大多數中年人卻不愿意買車。如今不少中年人往往通過地鐵、出租車、共享單車等方式出行。

而面對中年人不愿意買車的“反?,F象”,有不少業(yè)內人士感到困惑,究竟是中年人沒錢了,還是“人間清醒”了呢?對此,我們采訪了周圍的一些40、50歲的中年人,他們給出的答案,讓我們感到中年人既有“手頭緊”的客觀原因,也有“人間清醒”的因素。讓我們來一起分析一下:
第一,買車容易,養(yǎng)車難

公司白領王強告訴我,現在是買車容易,養(yǎng)車難。像王強開的那輛20多萬的轎車,每年保險、油費、維修、停車費等加起來,至少要2萬多元,這相當于把他的五分之一年收入給“吞”掉了。
不僅如此,對于人到中年的王強來說,他上有老,下有小,每個月除了日常開支之外,還有房貸、孩子學費、交際應酬等方面的支出壓力。所以,在王強看來,自己不應該買車。因為,人到中年各種生活支出壓力大,如果再養(yǎng)輛轎車就更加不堪重負。
第二,中年人的出行方式變了

過去中年人喜歡買車,主要是作為代步工具,出行更加方便了。而現在中年人覺得買車是累贅,主要是即使你開車出行,如果在城里早晚高峰時段,堵車現象相當普遍。通常只要遇到堵車,半個小時的路程,路上至少需要花費一二個小時。
為此,不少中年人發(fā)現,汽車在大城市里并不是理想的代步工具,而像共享單車、地鐵、出租車等才是最佳的出行方式。通常路程較近,中年人可以選擇共享單車、助動車。如果路途較遠,則可以選擇地鐵和出租車,十分方便。
此外,如果中年人需要跨城旅行或出差,完全可以乘坐高鐵,票價只要2-300元,就可以輕松到達目的地,根本不需要自己去開車。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中年人想趁著周末,帶著家人開車去外地旅行,那完全可以選擇租車出行,通常租一輛轎車,每天租金只要幾百元。于是,就有不少中年人表示:“能租車干嘛還要買車?”
第三,開車煩惱多,中年人“不買賬”

現在很多有車族反映,在大中城市里停車難,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停車地方了,停車費一個小時要15元。如果車主亂停車,又要遭到交警的罰單。不僅如此,現在很多小區(qū)都有停車位,通常大城市的停車位高達30萬,小城市的停車位也要20萬。而花這么大的價格去買一個停車位,很多中年人覺得很不劃算。
更讓人無法忍受的是,一些大城市對私家轎車實行的是單雙號限行政策。如此一來,有車族花了十幾萬買的車子,一周內要有好幾天趴在車庫,那買轎車又有何意義呢?
第四,中年人消費觀念發(fā)生變化

過去很多中年白領買車為的是有面子,而現在的中年人由更加務實。他們更愿意把錢用在自己喜歡的地方。比如,不少中年人表示與其花錢買車和養(yǎng)車,還不如把這筆錢省下來,用于帶著父母游山玩水、為孩子報個興趣班、購買理財產品等用途。此外,還有中年人表示,把買車省下來的錢,用于償還房貸,這樣可以減輕不少還貸壓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