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是溫腎陽的,但各有不同
一說到腎陽虛,大家可能就想到右歸芄之類。但是不是所有的腎陽虛都用右歸芄?當然不是。
比如真武湯(茯苓、芍藥、生姜、附子、白術(shù)),溫陽利水,附子可以溫腎陽,通行十二經(jīng)絡(luò),白術(shù)可以補脾健脾燥濕。
以土制水,生姜可以辛散走表,讓水濕從表出,茯苓滲淡利水,讓水濕從里出,再加一味白芍養(yǎng)營防燥。這里有附子、生姜溫陽又有茯苓、生姜利水,是溫通利水兩手抓。
比如右歸芄(熟地、附子、肉桂、山藥、山茱萸、菟絲子、鹿角膠、枸杞子、當歸、杜仲),溫補腎陽,填精止遺。
所以除了附子溫腎陽之后,還加上熟地、枸杞子、鹿角膠、菟絲子這類生精生髓的東西,為何要加肉桂而不是桂枝?肉桂比桂枝溫陽力更強,且可引火歸元,有收藏固納的作用,山茱萸斂肝陰,不止生精,還收斂,所以溫陽的目的,是陰從陽化,生出腎精來。
為何加杜仲?骨中有髓才能固,骨中無髓就會腰痛,腿腳酸,站立不久,行走不穩(wěn),而腰又為腎之府,所以加上杜仲壯腰強筋。
又比如桂附地黃芄(附子、肉桂,山藥、山茱萸、熟地、茯苓、澤瀉、丹皮),有肉桂附子+六味地黃芄,大量的滋陰藥里,加少量的溫陽藥,目的是少火生陽,以溫養(yǎng)腎陽為主。
所以當腎陽虛腳腫,是腎的命門之火衰,氣化不了,就好像燒開水一樣,鍋下沒火,水就不能轉(zhuǎn)化成水蒸氣。
但又有水濕內(nèi)停了,所以要溫陽利水一起來,那么就用真武湯,如果用右歸芄全是固澀的藥,水從哪里出去?
腎陽虛,腰痛,漏精漏汗,白帶多等,用右歸芄,如果用真武湯,已經(jīng)漏了,還利水,就好比一個水池里,上面水龍頭放水,下面又開一個地漏,這水池什么時候才能滿???
而桂附地黃芄在主要少火生陽,主要是恢復(fù)腎的生理功能,所以如果你想利水,加上車前子、牛膝,就是濟生腎氣芄,可以調(diào)理腎陽虛腳腫,如果你想生精,加上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之類,可以調(diào)理精虛的癥狀。
一支軍隊,里面都是兵,但分伙頭軍,有前鋒軍,有斥候等,想讓士兵吃飽飯要找伙頭軍,要查探軍情找斥候,要打了,派出前鋒,是吧,都是兵,卻各有職能,腎也是一樣的。
以上說到藥,請在中醫(yī)師指導(dǎo)下用藥。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