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家度生—全真遇山派的創(chuàng)立

山派,這一道教宗派由王重陽的弟子馬鈺所創(chuàng)立。馬鈺(1123—1183年),別號丹陽子,出生于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自幼便常吟誦乘云駕鶴之詞,長大后擅長文學(xué),卻對仕途不感興趣。金大定七年(1167年)七月,王重陽來到寧海傳播全真道,馬鈺及其妻子孫不二拜其為師。他們將家中的南園改建為庵堂,供師傅居住,名為全真堂。王重陽傳授馬鈺仙術(shù),馬鈺則致力于追求清凈之道,將家產(chǎn)交予兒子,將書信交予孫氏,換上道袍,一心向道。重陽仙逝后,馬鈺與譚丘劉在墓地守喪三年。

此后,馬鈺在各地傳道,據(jù)《丹陽真人馬公登真記》記載,“三州五會的信眾,紛紛聚集,歡欣鼓舞,如同見到慈父一般,爭先恐后地懇請他成為他們的濟度師。”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馬丹陽去世,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追贈其為“丹陽抱一天為真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丹陽的門下學(xué)徒眾多,其中不乏杰出者如曹填、雷大通、劉真一、于洞庭、李大乘等。他的直系弟子中,于志道(1165—1250年)尤為突出,他是寧海(今山東牟平)人,與馬丹陽是同鄉(xiāng),出身于顯赫的家族,自幼精通經(jīng)典史籍,尤其對道德性命之學(xué)情有獨鐘。十七歲時,他前往馬丹陽在金蓮道場的講法之所學(xué)習(xí)道法。次年,馬丹陽去世后,于志道便前往隴州龍門山拜見丘長春,并在洛陽參訪譚處瑞。后來,他在秦卜吳岳東南峰開鑿洞穴,閉關(guān)修煉達七八年之久,最終在泰和三年被賜予“沖虛大師”的尊號。元太宗十年賜號“通玄廣德洞真真人”。

于志道參長生久視之道,常說:“學(xué)仙者,存乎積累,赴人之急,當如己之急?!绷溯d,他未曾遠離坐席,衣不解帶,與人交流,始終秉持正心誠意的原則。他的法嗣弟子包括高道寬、李道謙和孫德或等。馬丹陽的另一位法嗣弟子是楊明真(1153—1233年),他獨自傳承了祖師的核心教義,身著紙襖,腳踏革履,形如土木,時而歌唱,時而舞蹈,時而看似癲狂,將法脈傳給了弟子李志常和李守寧。此外,還有法嗣弟子赴悟玄,將法脈傳給了洗燈子然逸期。另有法嗣弟子田無礙,將法脈傳給了毛養(yǎng)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道藏》中現(xiàn)存馬丹陽的著述有《丹陽神光璨》和《洞玄金玉集》等兩種。其中大量有慨嘆“風(fēng)花雪月終無益,酒色財氣盡是仇”,“富貴榮華全小可”等人生無常的內(nèi)容,以規(guī)勸世人早日入道,“跳出死生關(guān)”。馬丹陽《和道友韻》一首,稱“識破浮生只恁么,自然身影卻嫌多。云游到處通玄路,接引人人離苦波”。因此,舍棄家庭牽絆,普渡眾生構(gòu)成了馬丹陽思想的核心。因此,遇山派專注于看破紅塵和度化民眾。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遇山派道徒子孫傳承之系名是:自元來正志,沖壽成仙丹。忠靖成禮義,了然見朝天。致虛端篤悟,本理淳全玄。清微通大化,真常合妙言。崇教和法本,守仁有功夫。恭敬明智慧,圣體立遐齡。宏應(yīng)演音信,高復(fù)現(xiàn)祥光。誠慈惟黃貴,金木會王逢。云升虎龍交,嗣希直用行。榮茂乾坤秀,蓮開衍寶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