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啟交付僅僅過去一個多月,特斯拉煥新 Model Y ( 參數 丨 圖片 )就變相“降價”了。
3月31日晚,在領克、紅旗、方程豹三場發(fā)布會集體狂歡的同時,特斯拉不聲不響地發(fā)布了4月購車福利。針對煥新Model Y,特斯拉首次推出了全系限時3年0息+5年超低息金融購車方案。3年0息購車首付7.99萬元起,5年超低息購車首付4.59萬元起,超低息月供低至約3809元。

雖然車價沒變,免息政策也已經屢見不鮮,但消息一出,還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沖上了熱搜。畢竟,就在這次福利發(fā)布的13天前,特斯拉才剛官宣煥新Model Y長續(xù)航版漲價,并對后輪驅動版推出3年0息+5年超低息政策。如此頻繁的優(yōu)惠調整,再結合2月特斯拉在華銷量接近“腰斬”,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于是,網上特斯拉煥新Model Y賣不動了、銷量神話不再等言論比比皆是。那么這一次,特斯拉的危機真的來了嗎?
觸底反彈,唱衰為時尚早
如果只從2月銷量和車市內卷升級的角度來看,確實要為特斯拉捏一把汗。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2月,特斯拉中國批發(fā)銷量為30688輛,同比減少49%,環(huán)比下降51%,可以說是近兩年多來的歷史最差表現。而與此同時,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內卷仍在不斷加劇。

首先,就是愈演愈烈的價格戰(zhàn)。年初,特斯拉曾推出過保險補貼、免息等優(yōu)惠政策,使車價進一步下探。隨后,新勢力等自主品牌迅速響應跟進,并不斷加碼。理想L系列全系繼續(xù)延續(xù)三年免息政策。蔚來推出了首付低至20%的5年0息金融方案,并且還送5年免費NOP+。小鵬則加碼到5年0利息0首付金融政策,至高貼息金額57000元。這些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特斯拉的競爭優(yōu)勢。
其次,產品上自主品牌也對特斯拉形成了圍剿之勢。從去年的樂道L60、極氪7X到今年剛改款的小鵬G6等等車型,無一例外都是劍指特斯拉Model Y。越級空間、高壓平臺、魔毯空氣懸架......隨便拎出來一點都是“王炸”。加上更具吸引力的價格和各種優(yōu)惠,“毛坯房”似乎沒有贏的理由。

的確,自主品牌近幾年的勢頭很猛,但由此得出特斯拉賣不動的結論還太過草率。即便2月特斯拉中國批發(fā)銷量暴跌,也依然維持在3萬臺以上。而從相關渠道獲得的上險數據顯示,特斯拉中國2月上險量則達到了3.3萬臺。在電動汽車市場,自主品牌能真正達到這種體量的,只有頭部那么寥寥幾家。
更打臉的是,最新的3月數據顯示,特斯拉中國的銷量已經出現了強勢反彈。3月24日到3月31日單周銷量高達2.1萬臺,連續(xù)第五周刷新2025年單周銷量最高紀錄。而這也意味著一季度特斯拉中國銷量達到了13.72萬臺之多,是2022年以來銷量最高的第一季度??紤]到煥新Model Y在今年2月底交付的時間節(jié)點,顯然,2月銷量的暴跌更多是出于產品新老交替空窗期的影響,并不能完全反映市場真實的情況。
挑戰(zhàn)仍然存在
特斯拉之所以能成為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領頭羊和常青樹,原因其實無外乎那幾個。入局最早的新勢力之一、馬斯克個人光環(huán)加持、價格相對親民、產品力出色等等。但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它的技術創(chuàng)新。
一直以來,特斯拉都是大家公認的電動汽車技術標桿。無論是電動跑車 Roadster 、賽博皮卡 Cybertruck ,還是FSD智能駕駛、無人駕駛出租車Cybercab等等,都無疑走在了時代前沿。成熟可靠的電池、電驅、電控技術,也為特斯拉賺足了口碑。就連小米汽車創(chuàng)始人雷軍都曾多次表示要向特斯拉學習。然而目前,我們也必須承認一個事實,特斯拉的技術優(yōu)勢正在被快速崛起的國內造車勢力所稀釋,產品變成了“缺乏創(chuàng)新”的反面教材。

Model 3 換代用了7年,Model Y的換代周期也長達5年,這樣的產品迭代速度在燃油時代稀松平常,但放在如今,特別是恨不得“一年磨三劍”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無異于躺平。設計平平、“毛坯房”等倒還是其次,當800V/900V高壓架構、八九百公里續(xù)航已經幾乎成為自主品牌標配,當比亞迪超級e平臺的兆瓦閃充可以5分鐘補能400公里,實現油電同速時,煥新Model Y依然還在堅持400V、大電流的補能策略。技術路線雖然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但從大部分消費者的角度來講,特斯拉恐怕是不符合“我全都要”的心理的。

另一方面,在智能駕駛領域,特斯拉也面臨不小的挑戰(zhàn)。2025年初,自主品牌將目光集體投向了智駕市場,提出“智駕平權”概念。比亞迪天神之眼、吉利千里浩瀚、奇瑞 獵鷹 智駕等等,都將智能駕駛門檻下探到10萬級甚至10萬級以內市場,率先開啟全民智駕時代,這無疑是另一種 緯度 地對特斯拉的全面圍堵。

好消息是,特斯拉FSD在國內已經接近實現落地,并且在短暫推送的一個月里展現出了強大的學習和進化能力,逐漸擺脫了一些“水土不服”。但受數據安全合規(guī)等因素影響,未來FSD究竟能在國內進化到什么地步,仍有待觀望。更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真的愿意為它在車價的基礎上,再支付6.4萬元成本。
寫在最后
不管是三電技術、智能駕駛,還是用戶的真實體驗,特斯拉目前依舊可以排在第一梯隊,唱衰特斯拉顯然還為時尚早。但要知道,人的認知是不斷更新變化的。幾年前,特斯拉還是很多人心中電動汽車的唯一選擇。但隨著自主品牌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嘗到了自主品牌的甜頭,用更低的成本享受到了科技進步的成果,特斯拉的光環(huán)也在逐漸褪去。優(yōu)惠促銷只能保住銷量一時,不能保一世。如果不能將前沿科技迅速落地,不能拿出更有誠意、更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新技術,那么特斯拉跌落神壇的日子恐怕也不會太遠。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