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我是胖胖。
其實呢,胖胖前幾天的大號里就寫過,現(xiàn)在很多車企吹得神乎其神的“智駕”,咱真不能太當真。
智駕不是萬能的,最多算個聰明點的輔助員。
你要是把命交給它,那你就是把方向盤往棺材那邊打。
胖胖不是搞那種危言聳聽,也不敢說得太絕對,但真心覺得:
目前大多數(shù)車的所謂“自動駕駛”,根本還沒到能自己判斷所有場景、全程無腦開的程度。
不管你開什么車,哪怕是高端豪車,哪怕你買的是宣傳里“可以上高速、自動變道、識別紅綠燈”的那種,都得清醒開車,自己盯著點、握著點方向盤、心里留個底。
技術(shù)進步不是讓你閉上眼睛、放開雙手,而是當你可能反應(yīng)不過來的時候,它能拉你一把。
但現(xiàn)在問題是,有些人完全反過來了——不是人在輔助機器,而是把命全壓給機器,自己反倒成了“備用件”。
這不,今天胖胖剛刷到大象新聞的一個報道:
4月5日,廣東佛山黎女士晚上叫了一輛順風車回老家,2個半小時的路程,司機開了“智能駕駛”之后手就沒再碰過方向盤,一路上玩手機、刷視頻,甚至刷到后來還“犯困了”!
其實,黎女士一直在強調(diào)一點就是犯困!
一個本該掌舵生死的人,居然坐在車里、手離方向盤、眼盯屏幕、腦子打盹!
而平臺的回應(yīng)是?“警告一次”,再給個“五塊錢優(yōu)惠券”就把事給打發(fā)了。
黎女士說:“算是命大?!?/p>
其實吧,按胖胖說,這司機,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這其實就是拿自己的命和乘客的命在賭博!
對吧,你要是困了你就不該接單,不是用乘客的錢和命來換你的一時輕松。
我們可以支持科技進步,也可以理解人的極限,但這里有個前提,我們不能接受拿別人生命為代價的偷懶。
讓胖胖比較詫異的是,平臺做了什么?
“警告一次”,再發(fā)張“5塊錢優(yōu)惠券”
這相當于什么?相當于你進了黑心餐廳吃出問題,平臺說“給你送碗糖水壓壓驚”,意思到了,事沒了。
你說,這到底是在運營一個網(wǎng)約車平臺,還是運營一個抽生死簽的盲盒平臺?
所以呢,胖胖還是那句話,技術(shù)本身沒問題,有問題的是使用它的人、管理它的平臺,還有利用它來做生意卻不愿負責任的公司。
胖胖經(jīng)常刷到四個字,科技向善。
但是這科技,是向誰的“善”?是不是只向資本“善”,向投資人“善”?那普通用戶算啥,小白鼠?
科技發(fā)展沒問題,但你不能拿用戶都當小白鼠;
你不能放任司機、甚至一些新能源的用戶誤用技術(shù)、誤信技術(shù);
更不能在出事后一句“平臺已處理,給五元優(yōu)惠券”,就拍拍屁股走人。
所謂“科技向善”,如果不能落實在每一個產(chǎn)品細節(jié),每一次安全機制,每一條用戶投訴上,那就不是“向善”,而是“向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