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征地拆遷維權“風起云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被征收人開始意識到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極端重要意義??梢哉f,一切征地拆遷維權,都是從申請信息公開開始的。對于廣大法律知識儲備一般的普通群眾而言,填個信息公開申請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時候也會是一頭霧水。然而,有些涉征收的政府信息,屬于群眾不申請政府也必須依法公開的范疇。
那么,這都是一些什么樣的政府信息呢?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十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
(8)重大建設項目的批準和實施情況;
第十一條
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還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3)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fā)放、使用情況;
第十二條
對于鄉(xiāng)鎮(zhèn)一級政府仍有類似的規(guī)定,茲不贅述。
綜上可知,對于這些與土地征收、房屋拆遷密切相關的政府信息,政府是必須依職權主動公開的,被征收人不必通過申請信息公開的方式去“折騰”就應能獲知這些信息。
接下來,我們重點來看集體土地征收時的信息公開情況,因為相較于有國務院590號令明文規(guī)定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這部分的復雜程度要大得多,存在的問題也更多?!秶临Y源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市縣征地信息公開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規(guī)定,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征地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市、縣征地信息主動公開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依法批準用地的批復文件,其中,國務院批準的城市用地還應公開省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實施方案的文件;(即通常所說的征地批文)
2、地方人民政府轉發(fā)國務院批準用地的文件(用地面積、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批準情況與申報情況相比發(fā)生變化的,轉發(fā)文件中應明確表述變化后情況);
3、征地告知書以及履行征地報批前程序的相關證明材料;(告知、確認、聽證,此為征地報批前的“三程序”,缺一不可)
4、市、縣政府用地報批時擬定的“一書四方案”(建設用地項目呈報說明書、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城市建設用地為“一書三方案”,即建設用地項目呈報說明書、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
5、征地批后實施中征地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等有關材料。(“兩公告一登記”中的兩公告)
上述內容,無須被征收人提交信息公開申請,就應當能夠看到,否則即為政府信息公開不作為違法。

明晰了這些,我們再來看提出申請后還能看到些什么。根據《通知》規(guī)定,依申請公開的征地信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用地報批前征地調查結果、聽證筆錄;(后者不一定有,有人申請聽證程序才會有)
2、用地批準后征地補償登記材料;
3、征地補償費用支付相關憑證;
4、勘測定界圖(國家測繪資料保密規(guī)定的涉及軍事、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重要工程設施的項目除外);(這項非常重要,很多征地維權復議、訴訟就是圍繞它展開的)
5、其他屬依申請公開范圍的有關材料。
那么廣大被征收人究竟應該到哪兒去查詢、獲知這些與自身征收補償權益息息相關的政府信息呢?
《通知》進一步規(guī)定,市、縣應通過在政府門戶網站或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網站設置“征地信息”專欄的方式,同時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微博等載體,建立征地信息主動公開渠道。屬于征地信息主動公開內容的,在收到上級有關用地批復文件后,10個工作日內向社會主動公開,其中“征地批后實施中征地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等有關材料”在批準或形成生效后10個工作日內主動公開。
此外,對于通過網站專欄進行信息公開的具體落實,《通知》也給出了明確的完成時間表,即2015年3月31日前,市、縣原則上完成“征地信息”專欄網頁設計工作,并投入運行;2015年4月1日起批準征地的信息,應按要求及時納入網頁公開;2008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頒布施行之后至2015年3月31日批準征地的信息,要通過兩年左右時間補充納入網頁公開;1999年1月1日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頒布施行之后至2008年4月30日批準征地的信息,也要有計劃、按要求做好征地信息公開工作。
據此,該公開的公開,該補錄的補錄,廣大被征收人只需要打開電腦連上網,就能方便的查詢到涉征地的政府信息了。
拆遷律師最后提示廣大被征收人的是:這份《通知》的有效期限是5年。2025年將會有新的規(guī)定出臺來替換、銜接這份《通知》。而在征地維權的第一線,情況究竟怎么樣,廣大被征收人和專業(yè)征收維權律師是心知肚明的。因此,積極申請,仍是必要的,應然與實然兩個層面,不可偏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