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換季,孩子咳嗽聲此起彼伏,家長聽得揪心。止咳藥喝了不少,可總怕副作用,有沒有一種天然又安全的方法?
中醫(yī)里藏著一味“止咳寶”——枇杷葉,它看似普通,卻是兒科醫(yī)生常用的“止咳能手”,既能清肺化痰,又能清熱解毒,還能提升孩子抵抗力。
今天,邀請到陳治珍主任,來教大家如何用好這味“天然止咳藥“。大家可以先點贊轉(zhuǎn)發(fā)關(guān)注,以免用時找不到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枇杷葉性微寒,歸肺、胃經(jīng),尤其適合小兒肺熱咳嗽、痰多黏稠的情況。
它的神奇之處在于“三合一”作用:
1、止咳化痰,靠的是它潤肺降氣的功效,能稀釋黏痰,讓咳嗽不再撕心裂肺;
2、清熱解毒,則因它能清肺胃郁熱,孩子嗓子紅腫、舌苔黃厚時用它正合適;
3、而提高免疫力,秘密在于它調(diào)和脾胃,脾胃好了,肺氣足,外邪自然難入侵。
家長趕緊點贊收藏學(xué)起來如何用好這味止咳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用枇杷葉煮水是最簡單的方法。取5-6片鮮葉(或10克干葉),刷凈背面絨毛,剪碎后加水煮沸10分鐘,兌入少許冰糖,晾溫飲用。
但它的妙用遠不止于此:
二、若是風(fēng)寒初起的咳嗽,還咳白痰,加兩片生姜同煮,散寒又護肺,可以靈活應(yīng)對不同咳嗽類型。
三、若痰黃黏難咳,搭配浙貝母、梨塊,潤燥化痰力更強,能對付秋燥咳嗽;
四、若久咳傷陰,孩子口干舌紅,與麥冬、百合燉成甜湯,養(yǎng)陰潤肺一步到位。
五、加粳米熬粥,適合病后虛咳、脾胃弱的孩子;
門診曾有個5歲男孩,反復(fù)咳嗽近一個月,白天稍緩,夜間加重,痰聲呼嚕卻咳不出,舌紅苔薄黃,辨證屬肺熱余邪未清,兼有脾胃虛弱。
陳治珍主任用枇杷葉配太子參、茯苓煮水,既清肺熱又健脾益氣,三天后咳嗽減半,七天后痰消咳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