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出身農(nóng)村,我這個人算是有個好處,就是嘴不饞,雖然飯量大,但主要是碳水,吃飽就行了。

剛來上海的時候,租房子住,附近有個陜西面館,還有個安徽人開的牛肉拉面,我每天換著吃,結(jié)婚前的五年基本上就這么吃了五年。

所以,我出去旅游,走到哪兒也是盡量吃面。肉也基本上就吃豬牛羊肉,其它亂七八的不怎么吃,內(nèi)臟,海鮮之類的很少吃。

有一年跟著公司去嵊泗旅游,晚上吃飯的時候吃了海鮮,我看了半天,沒有能吃的,讓他們給我做個面,他們說只有海鮮面,我說那還是來個蛋炒飯吧。

去海南的時候也一樣,別人都在吃海鮮,我要了個蛋炒飯吃了。

去呼倫貝爾的時候,沿路能吃餃子就吃餃子,沒有餃子就吃面。但是那邊沒什么面,只有打鹵面。

一開始我還問有沒有炒面,他們說,大哥,炒方便面行嗎?我有點驚訝,說方便面怎么炒?他們說,就是炒方便面啊。

我感覺有點離譜,就說還有啥面,他們說那就只有打鹵面了。打鹵面我知道,蘇格蘭打鹵面嘛。就問有啥鹵子,他們說只有西紅柿炒雞蛋。我說那行,那就來這個吧,擱點辣椒就行。他們說,沒有辣椒,你自己拌行嗎?我說行。

就這么吃了一路。當然,也嘗試過炒菜啥的,后來發(fā)現(xiàn)都不怎么靠譜,多數(shù)不好吃,還不如吃面。有幾次是我們幾個人一起,老板就給我們下了一大盆面,一大碗鹵子,自己拌著吃。

在河西走廊的時候就比較舒服了,因為都是牛羊肉,所以吃起來很習慣,也沒什么問題,有時候趕時間,就吃個面。

最貴的一次,是在茶卡鹽湖外面的小鎮(zhèn)上一個小店吃了碗牛肉面,只有兩片很薄的牛肉,但是要了49塊錢,這算是我吃過最貴的牛肉拉面了。

最經(jīng)濟實惠的是從張掖丹霞地質(zhì)公園出來之后,在臨澤縣城找了個飯館,老板正在午睡,我們叫了半天才出來,要了個大盤雞,好像是100塊錢左右,六個人都吃飽了。

在嘉峪關(guān)還吃過一次囊炒肉,這是我第一次吃,感覺還挺好的,其實就是馕切成塊,用羊肉炒,放孜然,味道很不錯。去年有網(wǎng)友給我寄了羊肉,我們在外面買了兩個馕,還自己炒過,也挺好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敦煌去瓜州榆林窟的時候,吃了早飯,本想著路上找地方吃個飯,中午飯時間到了一個鎮(zhèn),但是錯過了飯點,飯店都不開門,只好在路邊攤一人吃了一碗涼皮,再就是幾個人一起吃了個西瓜,就熬了一天,晚上從鳴沙山出來再去吃飯,都十一點多了。

比較慘的是從敦煌到德令哈的路上,沒有遇到什么吃飯的地方,晚飯時間只在一個服務區(qū)找到方便面,就大家一人一碗方便面。

更慘的是2023年去南疆,從喀什去塔縣的路上,只有一個服務區(qū)賣吃的,而且只有方便面,再就是杏子。我們幾個人一人一碗方便面吃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天從塔縣返回喀什的路上最慘,還是這個服務區(qū),方便面也沒有了,只有杏子,只好買了點杏子,餓了吃幾個,再就是在塔縣買了一些面包、餅干之類,到喀什才吃飯。

去南疆這次,一路上都是吃拌面。吃得最好的一次,是在去克孜爾千佛洞的路上,路過了一個叫察爾齊的小鎮(zhèn),量特別足,羊肉多,菜也多,兩個小孩吃一盤拌面都沒吃完,我平時飯量還比較大,那天也感覺有點撐了。

到獨山子的時候,也是找了個維族人開的飯館,我還是要了拌面,但老板做了差不多兩個消失,我們才吃上,等到吃完回到酒店,都十二點了。

從獨山子去烏魯木齊的時候,走的101省道,是國防公路,現(xiàn)在是百里丹霞,風景很不錯,吃飯的時候也是在一個哈薩克牧民家的蒙古包里,也是等了足有一個多小時,因為他們是真的現(xiàn)和面,現(xiàn)切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次只有在庫車的時候,因為那天到的時候天色尚早,旁邊就是一個夜市,全是燒烤攤,所以和司機何師傅一起去吃了個燒烤。

去年和朋友從南京回上海,在服務區(qū)吃飯的時候,我說吃個面算了,他說吃個炒菜。說是炒菜,其實就跟盒飯差不多,兩個人一百多,結(jié)果吃完到家我們倆都拉肚子了。

所以,這些年到處瞎晃蕩,我總結(jié)下來,在外面不太熟悉的地方,最經(jīng)濟實惠的其實還是吃面。吃面有個好處,就是不太容易吃到預制菜,都是現(xiàn)做的,不像米飯和炒菜,也不知道放了多久了。

當然,在云南的時候沒吃面,只好經(jīng)常是米線,味道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