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二十多年,傳統(tǒng)的德系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可謂順風順水,躺著掙錢。但是如今不得不面臨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2024年奔馳、寶馬和保時捷表現(xiàn)不佳,今年更是雪上加霜,三家品牌一季度銷量跌幅都為兩位數(shù)。

保時捷2024年在華銷量下跌28%,至56887輛;今年一季度跌幅達到了42%,只賣出9471輛,保時捷將銷量暴跌歸咎于“中國市場持續(xù)緊張的經(jīng)濟形勢,以及保時捷專注于以價值為導向,實現(xiàn)供需平衡。”

保時捷并非個例,奔馳2024年銷量下降7%,至683600輛;今年一季度賣出152800輛車,跌幅達到10%。不過奔馳還是很樂觀的,因為在售價超過100萬元的細分市場,奔馳依然是銷量冠軍。此外奔馳還希望下半年上市的CLA能提升銷量。

寶馬的情況類似,寶馬品牌和MINI去年交付量下滑了13.4%,至715200輛;今年一季度情況更為糟糕,兩個品牌交付量下滑了17.2%,至155195輛。而一季度在除了中國之外的所有地區(qū),寶馬和MINI銷量都實現(xiàn)了增長。
和奔馳一樣,寶馬也在中國推出了很多加長轎車,甚至X1、X3和X5這些SUV也推出了長軸距衍生車型。

奧迪尚未公布一季度銷量數(shù)據(jù),但是如果不如人意,也不讓人意外。由于“市場競爭激烈”,2024年奧迪在中國銷量下降了10.9%,至64.99萬輛。
事實上,中國本土豪華品牌正在設計和技術方面迎頭趕上,或許它們?nèi)狈吓坪廊A品牌的光環(huán),但是擁有物美價廉的高端產(chǎn)品。
智能電動車的熱潮讓西方傳統(tǒng)豪華品牌措手不及,現(xiàn)在它們正在奮起直追,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中國品牌已經(jīng)在一些關鍵領域擁有優(yōu)勢。首先它們在生產(chǎn)成本方面擁有顯著優(yōu)勢,能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價格。
為了抵御來自本土品牌的競爭,豪華品牌做出各種嘗試,比如上汽奧迪推出了不掛四環(huán)標的全新系列電動車。此外,奔馳、保時捷和奧迪都宣布了裁員舉措,清晰表明了傳統(tǒng)豪華品牌制造商未來道路的艱難。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