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換你是聽眾,你想聽什么。
文 /《汽車人》吳毓
現(xiàn)在的新車發(fā)布,越來越沒意思了。
以前看新車發(fā)布,總是有驚喜,設計有亮點、配置講人性,新車亮相也是彩蛋不斷;現(xiàn)在看新車發(fā)布,卻總是有睡意,節(jié)奏單調、內容重復……臺上聲情并茂,臺下應者寥寥。

2009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那一年,中國汽車保有量7619萬輛,全國人口13.3億,平均17.5人有1輛車。那時談“有車”還是奢侈,發(fā)布也不過是功率扭矩加速時間、車長軸距離地間隙……但今天,每4人就有一輛車,每5人中2人有駕照,車已經是耐用消費品。
不僅如此,抖音微博小紅書橫行,既帶來信息平權,更帶來對強烈刺激的無窮渴望。大部分人的信息整合與推理能力因此退化,對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更不要談將復雜詞匯與相關背景建立聯(lián)系。
這意味著,以往的洗腦只要說“過年-送禮-腦白金”,就能在額頁與顳葉中建立編碼。而現(xiàn)在,不僅需要直白解讀信息、直聯(lián)生活場景,更要直給情緒輸出,直接激活中腦腹側被蓋。
一邊是傳播的形式渠道受眾與內容都變了,一邊是傳播的意識與邏輯還走在老路上。這就像談婚論嫁前的家長見面,如果連口形話風都對不上,再花時間費口水去談婚房婚戒價值觀都毫無意義。不是不能談,從來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有什么好聊的。
這也是傳統(tǒng)車企抱怨傳播不能破圈的根源。

現(xiàn)在的新車上市,最常見的是“泛”“空”與“炫”。
典型的是“泛”。
從功率扭矩到CLTC,從芯片內存容量到激光雷達數(shù)量,還有那些沒人記得住但一個比一個打雞血的數(shù)據(jù)……干貨不過是說明書的朗誦。
從端到端大模型到中央超算域控制,從AEB、FSD、NOA,到AR-HUD、BEV+Transformer……亮點都是艱澀的概念輸出。
似乎沒有這個撐場面,出門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常見的是“空”。
座椅用了新工藝,交互用了新UI,底盤有了新調?!阏f哪個不重要?氛圍燈色達到4位數(shù),香薰可以與音響聯(lián)動,智能交互除了廣府話,還能聽懂客家話與潮汕話……你敢說用戶不喜歡?
發(fā)布的時間有下限,但發(fā)布的內容無上限。面多了加水的結果是關公巡城雨露均沾,看似按場景屬性提煉、按功能模塊排列,但幾乎沒有誰真能記住個三四五六。
有毒的是“炫”。
有人愛數(shù)字有人愛概念,有人愛宏大敘事有人愛宇宙無敵,從全面智能化愿景到太空探索計劃,從超級智能網(wǎng)聯(lián)戰(zhàn)略到能源快速切換戰(zhàn)略……花樣很多,就是等不到第二只靴子。
有人愛諧音梗,事無巨細合轍押韻;有人愛金句連,羽扇綸巾出口成章……看似社交屬性凸顯,但酒還是那瓶酒,歌也還是那個調,換了包裝并沒有讓酒香醇歌繞梁,最后勝出的是誰?你猜。

每天高喊著“用戶為中心”,問過用戶想聽什么嗎?
每天將用戶需求用戶驅動掛在嘴邊,為什么不講講這些數(shù)據(jù),與用戶的日常生活到底有什么實實在在的關系?這些技術又對用戶的每日通勤有哪些真真切切的助益?
這不是對產品理解不夠深刻,而是埋在心底的浮躁。
這也不是某一個人責任心缺失,而是集體對用戶的輕視。
新車發(fā)布,請帶著你的真誠,帶著你的故事來。
登臺介紹產品的人,是領導也好,是工程師也罷,對于產品是否熟稔是否喜愛,聽者是能感受的。致辭可以提前準備反復打磨,但聲音、表情與身體語言作不了假。
我們不抵觸提詞器,面對百萬觀眾講述重要產品,絕對不容疏漏。但那些全程參與、全心熱愛的人,可以不要那塊屏幕。
讓視線離開提詞器,講講自己的心里話。看著觀眾的眼睛,分享自己對于產品的喜愛與自豪,講述自己對于產品的體驗與信心……
這一點,有工程師背景的幾位車企當家人做得很好。從他們的語氣節(jié)奏、坦誠對話中,能感受到他們的真愛。

試想一下,那些用戶準用戶甚至路人粉,是為了聽到蒼白的數(shù)據(jù)羅列與空泛的概念飛舞,才守在屏幕前嗎?
假如要介紹一臺平視顯示,那些“有故事”的人會怎么說?
提起平視顯示,我就想起10年前的今天。那時,我們專項攻關小組剛剛成立,團隊摩拳擦掌,平視顯示至少要做到50英寸,原因只有一個,我們的用戶必須擁有最好的體驗。
5年前,我們感受到供應鏈的壓力。雖然派出多個小組奔赴各地協(xié)調,原本合作良好的供應商臨時退出,結果就是,關鍵配件斷供了。團隊的心氣涼了,我也覺得天都要塌了。怎么辦?直接買現(xiàn)成的貨架產品?
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消沉,更不能坐等,我們必須站起來跑起來,從頭開始建立自己的供應體系!那一段時間,我?guī)ь^加班,吃住就在公司,三個月后初戰(zhàn)告捷,我已經想不起我的車停在哪兒了。
去年,我們小批量成功生產自己的72英寸HUD,4K全彩360度防眩光,從尺寸到清晰度已經是行業(yè)領先。但令我們意外的是,用戶調研的結果并不好。
但是,你們說的話,我們不僅聽見了而且行動了……
于是,就有了眼前的這臺抬頭顯示,100英寸、2400流明、10800尼特,還有AR技術加持,它是行業(yè)的先鋒,更是我們的標配!
以上故事與數(shù)據(jù)純屬編纂。但無論數(shù)據(jù)是否編造、情緒是否演繹,一定有人磕到……會不會還有人哭暈在屏幕前,高喊著A總為中國汽車付出太多了!我要買你的車,我們全家都要買你的車!

沒想著踩誰,也沒想著夸誰,只希望下一場發(fā)布能比上一場更好。那些熱愛汽車、關心用戶的人啊,請帶著你的真誠與感悟,開啟下一場發(fā)布會?!景鏅嗦暶鳌勘疚南怠?a class="keyword-search" >汽車人》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