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統(tǒng)計局副局長在介紹2025年Q1經濟運行情況時,提到了關于房地產市場的發(fā)展形勢。會上表示,“總體上看,房地產市場仍處在一個調整階段,房地產的需求還需要進一步釋放。從發(fā)展的空間來看,中國的消費結構總體上還處在升級的過程之中,城鎮(zhèn)化并沒有完成,房地產市場的成長空間巨大。尤其是綠色、寬敞、舒適的好房子的市場需求還是比較大”。
這段話可以以下兩點進行拆解分析:
一、“總體上看,房地產市場仍處在一個調整階段,房地產的需求還需要進一步釋放”。
目前,房地產市場部分回暖。隨著房價有所反彈,不少人會問,接下來市場會怎么走?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想想:大家對房地產還有需求嗎?
雖然說,中國城市樓市的分化趨勢日益顯著,結構性機會與風險并存。但從需求釋放這方面來講,目前的房地產市場還是有潛力的。
首先,住房需求。
其次,家庭結構演變驅動改善型住房需求。如今,戶均人口降至2.62人,小型化家庭推動住房套數(shù)需求增長,適老化改造、二孩家庭戶型需求預計每年新增約120萬套。
最后,資產配置轉向也會促進房產流動。雖然,居民住房資產占比從2019年的78%降至2023年的65%,但核心城市優(yōu)質物業(yè)仍被視為抗通脹資產,核心區(qū)域住宅市場仍是很多家庭資產配置的首選。
同時,我們從全國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本年到位資金增速的數(shù)據(jù)也可以看到,2025年1-2月份,房企的到位資金增速為-3.6%,相較于去年是大幅度回升。這說明,自去年以來,出臺各項支持房企融資的措施的確正在起到效果,要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wěn),“這也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
二、“從發(fā)展的空間來看,中國的消費結構總體上還處在升級的過程之中,城鎮(zhèn)化并沒有完成,房地產市場的成長空間巨大。尤其是綠色、寬敞、舒適的好房子的市場需求還是比較大”。
其實,在今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到過,要有序搭建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fā)展新模式。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適應人民群眾對高品質居住的需求,完善相關標準規(guī)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
短短幾句話,明確了未來建房的標準。確保房屋安全,注重居住空間的舒適性和人性化設計,推廣綠色建筑標準,推動智慧社區(qū)和智能家居建設,提升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安全性。
近些年,國內人口連續(xù)幾年負增長,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這種對好房子的需求大概率會持續(xù),這對未來住房需求的影響無疑很大。以后,對于新房的開發(fā),人們不再只是為了滿足其基本需求,而是更側重舒適度,建造出大家喜歡的好房子。而對于存量房來講,存量房的運營管理也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無論是改善型需求,還是資產配置需求,更側重舒適度的房子,將會是未來的房地產市場的重要發(fā)展方向。未來十年房地產將進入"精耕細作"時代,超額收益機會可能集中于結構性領域。你們怎么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