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 送走了春天最后一個節(jié)氣谷雨后,天氣已進入暮春,這段時間降雨明顯增多了,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會讓人體食欲不佳、四肢乏力、困倦等不適反應,因此此時我們要遵循自然節(jié)氣變化,及時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養(yǎng)生重點在于健脾祛濕還養(yǎng)肝,為安度盛夏打下基礎。谷雨后一定要祛濕, 建議這4種菜要多吃, 祛濕氣、護肝脾,健康一整年。 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豆芽: 豆芽是春夏交替不錯的選擇, 這時氣溫多變,肝火旺盛,容易出現(xiàn)口干舌燥、上火、口角發(fā)炎等癥狀,而豆芽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能滋養(yǎng)潤燥、清熱解毒、疏肝健脾。將它搭配上千張絲炒上一盤家常快手菜“ 豆芽炒千張絲”,鮮嫩營養(yǎng)足,價格還便宜, 老少都要多吃。

推薦菜譜【豆芽炒千張絲】原料: 綠豆芽 1盤 千張 1張 蒜 3瓣 蔥花 少許 油鹽 少許
制作過程: 將千張切成細絲備用; 燒熱鍋放入少許油,將蒜末放進鍋中煸炒香, 加入準備好的千張絲放進鍋中翻炒幾下,再加入洗凈的豆芽菜放進鍋中, 炒至九成熟后加入少許鹽調(diào)味,翻炒均勻后盛入盤中, 撒上少許蔥花即可。

二、山藥, 谷雨后,雨水增多,空氣濕度大,人體易受濕邪侵害,養(yǎng)生重在健脾祛濕,而山藥是不錯的選擇,營養(yǎng)極其豐富, 補而不燥,是健脾養(yǎng)胃佳品。 是一年四季都少不了的餐桌美食,不但滋養(yǎng)脾胃,還補養(yǎng)身體。尤其是春夏交替的谷雨時節(jié),山藥要經(jīng)常吃。將它搭配上木耳和胡蘿卜來一道家常小炒” 木耳胡蘿卜炒山藥片“, 簡單又營養(yǎng),色澤艷麗,看著很誘人食欲。

推薦菜譜【木耳胡蘿卜炒山藥片】 原料: 鐵棍山藥 1根 黑木耳 1小把 胡蘿卜半根 油鹽 少許
制作過程:提前將黑木耳用冷水泡軟; 將鐵棍山藥和胡蘿卜去皮后切成片備用; 燒鍋水加入1小勺鹽,將準備好的鐵棍山藥片和黑木耳放進鍋中焯上兩、三分鐘后撈出備用; 燒熱鍋放入適量的油,加入胡蘿卜片放進鍋中翻炒幾下,再將焯好的鐵棍山藥片和黑木耳放進鍋中翻炒幾下, 最后加入少許鹽調(diào)味,翻炒均勻即可。

三、韭菜,春季是吃韭菜的季節(jié),韭菜味道鮮香,營養(yǎng)極其豐富, 有著”洗腸草“和”起陽草“的美譽,春天吃它既能養(yǎng)肝排毒降脂, 還能健脾養(yǎng)胃,不懂吃就虧了。 將它搭配上有著”素中之葷“美譽的杏鮑菇一起炒成的”韭菜炒杏鮑菇“,鮮美又營養(yǎng), 還養(yǎng)肝健脾、祛濕降火,特別適合春季食用。

推薦菜譜【韭菜炒杏鮑菇】原料: 韭菜 1把 杏鮑菇 1根 蒜 3瓣 油鹽 少許
制作過程: 將洗凈的韭菜切成小段; 杏鮑菇手撕成細絲備用; 蒜切成蒜末; 燒熱鍋放入適量的油,加入蒜末放進鍋中煸炒香, 加入準備好的杏鮑菇絲放進鍋中翻炒至微微軟,加入韭菜段進鍋大火快炒,微微變色后加入少許鹽調(diào)味,翻炒均勻即可。

四、馬齒莧, 馬齒莧是一種野菜, 谷雨前后大量上市, 它有著”長壽菜“的美譽, 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等美譽, 馬齒莧的做法多樣,可炒、涼拌、入餡、做燙等都可以。將它搭配上皮蛋一起來道涼拌菜“ 皮蛋拌馬齒莧”,做法簡單還營養(yǎng), 健脾祛濕還養(yǎng)肝,別錯過。

推薦菜譜【皮蛋拌馬齒莧】 原料: 馬齒莧 1 把 皮蛋 2個 蒜末 少許 紅椒1個 料酒 1勺 生抽 1勺 橄欖油 少許
制作過程: 將皮蛋切成小片備用; 蒜瓣和紅椒切成小碎末備用; 燒鍋水加入少許鹽和幾滴油, 將洗凈的馬齒莧放進鍋中焯燙熟后撈出放入大碗中,加入少許鹽、蒜末、紅椒和生抽拌均勻; 將切好的皮蛋擺放在盤中,加入少許生抽, 再將拌好的馬齒莧擺放在皮蛋上即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