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家里的老人總是沉迷于手機,刷短視頻、玩游戲不亦樂乎。這時候,家里人往往會擔心老人總盯著手機,會不會對大腦不好呀?可老人們覺得手機里能看新聞、聽戲,還能和老朋友們視頻聊天,可有意思了。那到底誰的想法對呢?其實,這背后是全球都在關注的大問題。
著全球老齡化加劇,阿爾茨海默?。ˋD)等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已成為威脅老年人健康的“隱形殺手”。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也是AD的高發(fā)國家。據(jù)預測,203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4.09億,如果不加以有效預防和控制,到2030年我國將有2,160萬AD患者。這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關乎著無數(shù)家庭的幸福。

過去大家特別擔心電子產(chǎn)品用多了會“用腦過度”,比如有人說天天看手機、用電腦,會讓大腦退化,甚至得“數(shù)字癡呆”。但另一種聲音也不小,說這些電子產(chǎn)品其實能刺激大腦,比如動腦操作、獲取新信息、保持社交,有助于延緩衰老。尤其是那些五六十歲、從年輕時就接觸電腦和網(wǎng)絡的“數(shù)字先鋒”一代,現(xiàn)在也到了擁有AD風險的年紀。那么,電子產(chǎn)品到底是“毒藥”還是“保健品”?
數(shù)字技術與認知健康的多維關聯(lián)解析
2025年4月,Nature子刊(Nature Human Behavior)發(fā)表了一項研究,納入了411,430名50歲以上人群(平均年齡為68.7歲;53.5%為女性),系統(tǒng)評估了日常數(shù)字技術使用(包括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智能手機等)與認知健康的關系。

結論很亮眼:
總體上,經(jīng)常使用數(shù)字技術的中老年人,認知損傷風險下降了58%(OR=0.42;95%CI:0.35-0.52;P<0.0001)。
就算認知衰退已經(jīng)開始了,認知衰退速度減緩26%(HR=0.74;95%CI:0.66-0.84;P<0.0001)。
所以,刷手機、用電腦、上網(wǎng)這些行為,對大腦反而是種鍛煉。研究進一步發(fā)現(xiàn),不同的電子產(chǎn)品效果也不太一樣:
?經(jīng)常使用電腦的中老年人,認知損傷風險下降46.4%(OR=0.536;95%CI:0.456-0.630;P<0.0001);
?經(jīng)常上網(wǎng)的中老年人,認知損傷風險下降58.4%(OR=0.416;95%CI:0.295-0.588;P<0.0001);
?經(jīng)常使用智能手機的中老年人,認知損傷風險下降48.6%(OR=0.514;95%CI:0.428-0.618;P<0.001);
?如果是“全能型”用戶,手機、電腦、網(wǎng)絡都用的中老年人,那效果最強——認知損傷風險下降74.8%(OR=0.252;95%CI:0.167-0.380;P<0.001)!
老年認知保護的全新指引與未竟探索
這項覆蓋41萬人的Meta分析,顛覆了“電子產(chǎn)品傷腦”的舊觀念,還給未來的老年健康管理提供了全新思路。原來,刷手機、上網(wǎng)不僅僅是打發(fā)時間,也可能是在默默“保養(yǎng)大腦”。現(xiàn)在“銀發(fā)浪潮”即將到來,我們真的要重新看待數(shù)字技術和人類認知的關系了。以前大家擔心的“數(shù)字癡呆”,其實沒那么可怕,日常數(shù)字技術使用反而能成為認知保護的新動力。
不過,這項研究也有一些遺憾的地方。研究里沒有詳細說明受試者的使用習慣,所以沒辦法確定從認知健康角度出發(fā)的最佳使用方法。適度是最好的,使用科技產(chǎn)品應該帶來快樂、增進社交聯(lián)系、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和智力。如果使用過程中感到眼睛或頸部疲勞,那就說明用得過度了。畢竟,任何事情過量都可能有害,使用科技產(chǎn)品的時候,最好提前確定好目的和使用時間,然后按照計劃來。
對于一些覺得學習使用手機太難而抗拒的老人,也不用過于擔心。研究發(fā)現(xiàn),即使是輕度癡呆癥患者,通過訓練也能使用手機等設備。雖然學習過程可能會有些困難和沮喪,但這也恰恰反映了學習帶來的精神刺激,對大腦是有益的。作為子女或晚輩,可以多一些耐心,幫助老人跨過數(shù)字鴻溝。比如,從簡單的功能教起,先教會他們接打電話、發(fā)語音消息,再慢慢引導他們使用拍照、支付等功能;把手機設置成簡易模式,增大字體、簡化界面,方便老人操作。
未來,我們可以探索把數(shù)字技術和認知衰退預防策略結合起來,像制定“數(shù)字賦能”計劃或者開“科技處方”,說不定能為預防認知衰退找到新的非藥物干預方法,讓老人們在智能時代也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地生活。
參考文獻:
1. 林璐,等.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早期預防指南(2024)[J]. 阿爾茨海默病及相關病,2024,7(3):168-175.
2. Manwell LA, et al. Digital dementia in the internet generation: excessive screen time during brain development w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lated dementias in adulthood.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euroscience. 2022 Jan 28;21(1):28.
3. Scullin MK, et al. Using smartphone technology to improve prospective memory function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22 Feb;70(2):459-69.
4. Benge, J.F., Scullin, M.K. A meta-analysis of technology use and cognitive aging. Nat Hum Behav (2025).
5. CNN Health. Technology us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for dementia, study finds. Published April 14, 2025. Accessed April 23, 2025. https://edition.cnn.com/2025/04/14/health/technology-use-lowers-dementia-risk-wellness/index.html
如果您還有健康相關疑問,
隨時隨地在線問診,專業(yè)醫(yī)生極速解答
在看點一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