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凱 上海報道
此次上海車展上,長城汽車發(fā)布ONE GWM全球戰(zhàn)略,整合了哈弗、魏牌、坦克、歐拉、長城炮及靈魂摩托六大品牌資源,目標直指海外市場。同時,隨著“ONE GWM(一個長城)”標識的發(fā)布,長城汽車品牌戰(zhàn)略發(fā)展元年正式開啟。
“長城汽車今年將重點發(fā)力海外市場,通過生態(tài)出海和本地化深耕,根據市場需求快速將國內新上市的車型推向海外?!?a class="keyword-search" >上海車展期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增長官(CGO)李瑞峰對媒體表示。車展現場,長城汽車展臺中穿梭于各車型之間的外籍客商和媒體,成為其深耕全球化戰(zhàn)略的最佳注腳。
打造“生態(tài)出?!睒颖?/strong>
官方資料顯示,自1997年長城皮卡出口海外伊始,長城汽車如今已經出口至170多個國家。在海外,長城汽車深耕了近30年,長城汽車海外銷售渠道超1400家,全球用戶超1500萬,海外累計銷量超190萬輛,在泰國、巴西等地設有3家整車工廠,在澳大利亞、歐亞、厄瓜多爾、巴西、墨西哥等地擁有多家KD工廠。
“30年里,長城汽車推動了研、產、供、銷、服全面出海,形成全動力、全品類、全檔次布局,完成從產品出海到生態(tài)出海的跨越?!?a class="keyword-search" >李瑞峰表示。在長城汽車展臺洽談區(qū),來自中東的采購商阿里哈桑對記者表示:“我們需要的不僅是產品,更是完整的解決方案。長城展示的本地化定制能力,正是新興市場最看重的合作價值?!?/p>
數據顯示,2024年長城汽車銷售新車1233292輛,實現量質齊升;其中,海外銷售453141輛,同比增長43.39%,刷新歷史紀錄。在迪拜,魏牌高山MPV以“六座皆VIP”的豪華定位開辟商務出海新品類;在澳洲,坦克500斬獲ANCAP五星安全認證。文化融合層面,贊助新西蘭橄欖球聯賽、中東“坦客聯盟”沙漠越野活動,以“探索精神”綁定品牌內核,完成情感共鳴式滲透。這種“生態(tài)出?!蹦J讲煌趥鹘y的產品輸出,而是通過研發(fā)、生產、服務的全價值鏈本土化,在海外市場構建“高質高價”的品牌認知。
展望2025年的出海銷量目標,李瑞峰表示:“我們基于全球進行了市場調查和研究,并深刻洞察市場需求,很多車型都是立足于全球打造的,是全球車,銷往全球市場。銷量目標只是內部設定的階段性指標,但海外一定是會發(fā)力拓展的領域。”
本屆車展,除了長城汽車,作為汽車出口的重點企業(yè),上汽集團也發(fā)布了海外3.0“Glocal戰(zhàn)略”,旨在打造本地化生態(tài)體系,實現從“產品輸出”轉向“標準輸出”;奇瑞汽車也發(fā)布了出海戰(zhàn)略 3.0版,希望構建“技術輸出+生態(tài)共建”。
“不會盲目追求銷量”
本次車展,BBA、通用、大眾、豐田均都推出了非常激進的新能源戰(zhàn)略??梢钥吹?,到2026年,當這些合資車企新架構下的新能源車型推出以后,市場競爭必將會進入全新階段。對此,李瑞峰表示,“長城汽車將以‘全動力、全場景、全球化’的布局以應對全面競爭時代。同時,長城汽車堅持長期主義和高質量發(fā)展,堅守底線,我們有自己的目標和節(jié)奏,對于銷量不會盲目追求。消費者的口碑、反饋,才是我們真正在意的。”
談及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控,李瑞峰透露,“長城汽車在發(fā)展過程中,會持續(xù)根據對市場和用戶需求的精準洞察,對產品進行聚焦或品類分化,在某一段時間分化出某一品類的產品?!彼e例到,一部分SUV用戶原來喜歡合資品牌的產品,但這些產品售價太高,他們需要更加舒適、體驗性更好、性價比更高的國產平替車型,公司內部洞察到了這個需求,于是推出了坦克品牌這一全新品類。不止是產品品類,在營銷渠道上,長城汽車從去年開始也進行了一系列變革,比如成立直營店。“在這個變革的關鍵節(jié)點,我們迫切需要貼近用戶,以便更好的服務于他們。所以,我們建立直營體系,把制造、銷售、服務鏈路打穿,全面觸達客戶,全面了解用戶的訴求,實現全鏈路的閉環(huán)。”李瑞峰強調。據悉,這一轉型已初見成效,魏牌等品牌通過高管直面用戶的“TO C”實踐,實現了需求反饋效率躍升,用他的話說,“未來的渠道既是體驗場,更是數據場。經營權將取決于對用戶需求的響應能力?!?/p>
財報顯示,2024年長城汽車營收2022億元,凈利潤127億元,同比增幅達80.7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77.83億元,同比增長56.49%,研發(fā)投入連續(xù)三年超百億,長城汽車的垂直整合率已經超過了70%。其中,海外市場的溢價,助推2024年長城汽車在境外業(yè)務毛利率提升,且顯著高于國內市場。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這一路徑的成功,不僅為中國車企提供了“拒絕內卷”的范本,同時也賦能了企業(yè)自身的健康發(fā)展,并由此回饋到用戶身上,實現了良性閉環(huán)。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于建平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