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塹,長一智?!苯?,河南焦作某校一名女生因在朋友圈辱罵老師被停課三天,家長帶著孩子寫了8份檢討書并登門道歉,但學校以“未真正認識到錯誤”為由拒絕復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孩子在學校犯了錯,家長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學校卻鐵面無私,非要孩子認錯才肯放過。最近,河南焦作就發(fā)生了這么一件事兒,把家長、學校和網(wǎng)友們鬧得沸沸揚揚。

焦作有個小姑娘,體育課偷懶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老師一氣之下,罰她晚上不吃飯,還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了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姑娘嘴上沒說,心里不服氣,回到家就在朋友圈發(fā)了這么一句話:“你媽是不是腦殘,最近不是在jue我,就是在jue我的路上?!?/p>

你說這話說得有多難聽,學生一般見到老師都像老鼠見到貓,她倒好竟然敢罵老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好巧不巧,還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

小姑娘的媽媽李女士聽說后,那叫一個著急。她趕緊帶著孩子去學校,老師說要停課三天。

李女士在接到學校通知的時候,心里咯噔一下。她知道孩子犯了錯,但沒想到會這么嚴重。她看著女兒低著頭,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心里既生氣又心疼。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回到家,她和丈夫商量了很久,決定親自去老師家道歉。她知道,這不僅是為孩子道歉,也是為了維護和學校的關系。

李女士沒辦法,只能把孩子帶回家,還寫了好幾份檢討書。她和孩子爸爸還買了禮物專門去老師家道歉,想著老師消消氣,孩子就能回學校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誰知道,三天過去了,學校還是不讓孩子復學。李女士急得不行,這都三天了,孩子還在家里待著,這事兒到底該怎么辦?

后來,李女士找到了民生頻道的記者小莉,希望她能幫忙協(xié)調一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莉陪著李女士來到學校,在學校門口,李女士看著那扇緊閉的大門,心里有些發(fā)慌。她不知道學校會怎么處理這件事,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說服學校讓孩子復學。

她手里緊緊攥著那份檢討書,那是女兒寫了又改,改了又寫的,每一筆都充滿了悔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終,她給學校負責人打了電話。李女士在電話里說:“孩子犯錯誤了,是不是以批評教育為主?我當家長的并沒有阻止你批評教育?對不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讓我寫檢討,我也回家寫了。你讓我回家停課,我也停了。說好三天,停我這么多天的課,讓我們還去少管所。這個事你否認不否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話說得,真是讓人心酸,李女士說的又快又急,可見她也真是急壞了。

記者小莉也很好奇,為啥學校要讓家長去少管所呢?

學校負責人說:“她這種行為再繼續(xù)下去的話,可能就要接受陽光學校的教育了。我們是需要學生能夠意識到錯誤。目前,我們并沒有看到這樣一個效果?!?/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話聽起來有點硬,學校就是認準了,孩子和家長必須真正認識到錯誤,才能復學。

小莉又問:“孩子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家里進行反思,我們也在現(xiàn)場看到孩子寫了有幾封檢討書。現(xiàn)在孩子遲遲沒有回學校上課。這個原因是啥呀?”

學校負責人還是那句話:“讓孩子意識到錯誤!”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女士也急了:“孩子知道錯誤,俺也知道錯誤了。你不能一棍子把孩子打死。他一個孩子,你說說這么多天了,我當家長的我也給你認錯了,拎東西去老師家道歉了。你說了,老師氣不消,我們就不能上學?!?/p>

記者小莉又問了一個關鍵問題:“如何去判斷孩子真正的認識到了錯誤?”

學校負責人說:“孩子和家長保證以后不再犯類似錯誤,就可以了?!?/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話聽起來有點道理,但也讓人覺得有點不依不饒的味道。

李女士強調自己和孩子都知錯了,承諾不會再讓孩子碰手機,會好好教育孩子。

最后,學校負責人答應讓家長進校園,李女士在記者的陪同下,終于見到了學校負責人。她看著對方嚴肅的表情,心里有些發(fā)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把檢討書遞過去,輕聲說:“我們真的知道錯了,孩子也寫了檢討書,我們也會好好教育她。希望學校能給孩子一個機會?!?/p>

學校負責人接過檢討書,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們不是不講道理,只是希望孩子能真正認識到錯誤。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也是家庭的事。只有家校共同努力,孩子才能真正成長?!?/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女士聽了,眼眶有些濕潤。她知道,學校也是為了孩子好,只是方式有些嚴厲。她點點頭,說:“我們會配合學校,讓孩子真正認識到錯誤?!?/p>

家長拿了一份通報批評出來,承諾再和老師協(xié)調一下,就可以復學了。

這事兒聽起來有點揪心,學校和家長的這場博弈,到底誰對誰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學校堅持原則,力挺老師,這種做法確實挺難能可貴。學校就是要讓學生和家長知道,教育是有底線和紅線的,不能因為家長的袒護就輕易放過孩子的錯誤。

李女士也挺無奈的,她已經(jīng)按照學校的要求做了,可學校還是不讓孩子復學,這讓她覺得有點委屈。

在如今的教育環(huán)境中,家校和家長的關系一直是一個敏感而復雜的話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家長對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在學校能夠得到最好的教育。學校和老師肩負著教育的責任,需要在規(guī)則和關愛之間找到平衡。這種平衡并不容易,稍有不慎,就會引發(fā)矛盾。

網(wǎng)友們對這起事件的討論也異常激烈。有網(wǎng)友說:“學校的做法太不近人情了,孩子已經(jīng)寫了檢討書,家長也道歉了,學校還這么堅持,是不是有點太苛刻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也有網(wǎng)友說:“學校堅持原則是對的,只有讓孩子真正認識到錯誤,才能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fā)生?!?/p>

一位網(wǎng)友的評論:“教育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學校和家長都應該理解對方的難處。學校要維護教育的尊嚴,家長也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個人覺愛孩子應該有個度,如果一開始不是家長去道歉,而是帶著孩子去道歉,真正意識犯錯誤的應該是孩子,結果可能會不同。

教育從來不是單方面的“哄”或“縱”,學校堅持原則,力挺老師,這是對教育底線的捍衛(wèi),家長心疼孩子,積極溝通,這是對孩子的關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我們遇到學校和家長之間的矛盾時,不能光盯著問題本身,還要想想大家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只有互相理解、好好溝通,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你對這起事件怎么看?歡迎留言區(qū)點贊、評論、轉發(fā)。

[免責聲明] 本文所涉及的時間、事件過程以及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用以傳播正能量,無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導。請讀者不要一概而論,也不要陷入人身攻擊等不必要的行為。對待這一事件,請保持理性,不要輕信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lián)網(wǎng)并非法外之地。如有關于本文真實性、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等問題,歡迎及時聯(lián)系作者,我們將積極予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