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經濟觀察報 作者 周信

4月23日,在2025年上海車展上,商湯絕影攜發(fā)布了近實時在線交互的4D世界模型“絕影開悟2.0”,展示其生成式智駕R-UniAD技術方案。此外,商湯絕影還首發(fā)了專為車載AIOS打造的AI內核“絕影千機”,“家庭新成員”New Member也迎來升級,健康管家、安全衛(wèi)士和3D交互等AI座艙產品也相繼亮相。

從突破端到端智駕瓶頸的R-UniAD技術方案,到重構車載操作系統(tǒng)的AI內核“絕影千機”,再到擬人化交互的New Member升級,商湯絕影通過系列生成式AI汽車產品向外界解釋,在AI定義汽車的時代,商湯絕影有能力讓智能輔助駕駛更安全、智能化體驗更人性、智能化配置的成本更可控。

“端到端自動駕駛的瓶頸,本質是數據與安全的雙重挑戰(zhàn)?!鄙虦^影CEO王曉剛在接受包括經濟觀察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說,傳統(tǒng)端到端模型在極端場景的有效數據提取率不足1%,且模仿學習的范式難以突破人類駕駛能力的上限。

商湯絕影的R-UniAD技術方案,通過“世界模型+強化學習”構建VLAR(視覺-語言-行動-強化學習)架構,將智駕訓練從“被動模仿”轉向“主動生成”。具體而言,“絕影開悟2.0”世界模型可一鍵生成包含極端風險場景的4D仿真環(huán)境,并支持近實時交互。在虛擬環(huán)境中,端到端模型通過數千次強化學習訓練,自主探索最優(yōu)駕駛策略。

以施工占道場景為例,傳統(tǒng)方案需數天時間復現場景,R-UniAD僅需數小時,且場景一致性大幅提升。東風汽車集團研發(fā)總院智能化技術首席總工程師張振林透露,他們和絕影團隊正在攜手推動UniAD一段式端到端方案的量產落地。

生成式AI不僅重構智駕,也在重塑人車關系。商湯絕影發(fā)布的AI內核“絕影千機”,試圖解決傳統(tǒng)車載操作系統(tǒng)“不夠聰明”的痛點,其核心是通過MOE多模態(tài)大模型、類人記憶框架與原生智能體框架,讓座艙具備自主感知、動態(tài)學習與主動決策能力。

王曉剛表示,“真正的AI座艙應像家庭成員一樣理解用戶,升級后的New Member無需喚醒即可參與多人對話,結合用戶歷史行為與疲勞狀態(tài)、天氣變化等實時環(huán)境進行深度思考?!崩纾敵丝鸵虺鲂蟹绞綘巿?zhí)時,它能識別情緒并提供安撫建議。

這些能力的背后,是類人記憶框架對用戶習慣的持續(xù)沉淀,以及MCP協(xié)議支持的1000余個API生態(tài)集成。有測試數據顯示,New Member的多智能體協(xié)同效率提升30%,首字響應延遲低于300毫秒,性能超越DeepSeek等競品。

如何將創(chuàng)新轉化為量產落地,是商湯絕影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商湯絕影的策略是在其“駕-艙-云”一體化戰(zhàn)略中,通過自研AI基礎設施與車企數據閉環(huán)的結合,降低開發(fā)成本并提升泛化能力。

商湯絕影與東風汽車自2021年開始就在智能座艙方面有合作,2024年開始共同攻關一段式端到端量產難題?!拔覀儾蛔鲮偶际介_發(fā),安全是底線?!睆堈窳謴娬{。東風汽車在上海車展上正式發(fā)布了天元智駕產品系列,在10萬元車型中即實現高速領航輔助功能。東風汽車擁有豐富的智能駕駛輔助產品量產經驗與工程化能力,加上絕影的生成式智駕技術,依托其上海AIDC數據中心與車企數據管線構建了覆蓋130余款車型的360萬輛量產數據池,為大模型迭代提供養(yǎng)料。

實現規(guī)?;囊粋€很重要的因素,是幫車企做好成本控制,商湯絕影基于不同傳感器的配置來明確安全邊界,為低價車型提供高階功能選項。例如,基于地平線征程J6M芯片的方案可通過算法優(yōu)化,在低成本硬件上實現城區(qū)泛化能力。張振林表示,東風計劃最早在2025年底推出與絕影合作、基于一段式端到端方案的城區(qū)智能輔助駕駛車型,但會嚴格限定ODD(設計運行域)范圍,確保系統(tǒng)責任與用戶接管的清晰界定。

當前,智能輔助駕駛賽道呈現車企自研與供應商方案并存的格局,但數據擁有權與安全責任的爭議日益凸顯。張振林對此強調:“終局不是技術,而是合作模式。商湯絕影選擇了一條中間路線,即以開放架構融入車企生態(tài),既提供標準化模塊,也支持深度定制。與車企合作、開放、共贏,必將推進雙方領跑智能化競爭下半場?!?/p>

王曉剛指出:“車企掌握用戶場景數據,我們提供AI基礎設施,雙方共建數據管線才能實現閉環(huán)。”例如,商湯絕影的世界模型可生成仿真數據供車企訓練,而車企的真實數據又能反哺模型優(yōu)化。此外,商湯堅持不做硬件,避免與車企形成競爭,轉而與地平線、英偉達等芯片廠商深度合作,確保方案跨平臺兼容。

目前,商湯絕影已與本田、比亞迪、廣汽等30余家車企達成合作,項目覆蓋L2級輔助駕駛、智能座艙等多個領域。今年3月底,商湯絕影和廣汽聯(lián)合打造的行業(yè)首批基于地平線征程?6M的輔助駕駛方案正式量產上市。2025年,基于征程6和Drive AGX Thor平臺的方案將陸續(xù)在東風、奇瑞等車型上量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周信

行業(yè)產業(yè)報道部記者 關注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對新能源、儲能及動力電池關注較多,擅長深入報道及行業(yè)分析。聯(lián)系郵箱:zhouxin@eeo.com.cn 微信號:zx13552437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