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頭老槐樹冒出新芽那會,王老漢就盯著日歷直皺眉。今兒個立夏撞上農歷四月初八,他蹲在田埂上扒拉著泥巴嘟囔?!傲⑾脑陬^,伏里桑拿”,老話像根刺扎在莊稼漢心里。

去年伏天暴雨泡了玉米地,今年節(jié)氣咋又湊得這么巧?菜園里的黃瓜藤早早就爬上了竹竿頂,比往年快了不止一星半點。
廟門口賣香燭的老太太扇著衣襟,說浴佛水怕是澆不涼三伏火。這話聽得人心里發(fā)緊,可老天爺的脾氣誰能摸得準?翻開日歷一看,今年入伏定在7月20日,比往年晚了好些天。

老輩人說“晚入伏熱得跳”,可也有人說母伏沒那么酷熱。公伏母伏的說法不一,莊稼漢們更信地里的動靜。你看那池塘里的荷花,清明剛過就冒出了骨朵。
青蛙也早早開了嗓,呱呱聲連成一片,透著股反常。種了三十畝水稻的老張,特意換了早熟的品種。

他蹲在田埂上扒拉算盤,說立夏趕早得搶稻穗灌漿的時辰。
村西頭種麥的老劉卻犯了愁,東南風刮得麥田濕氣重。

“立夏東風搖,麥子水里撈”,他最怕連陰雨壞了麥穗。天沒亮就扛著竹竿去支防雨棚,去年麥粒發(fā)芽的事還記著呢。說起去年,臘月里突然回暖,老槐樹都誤以為春天來了。
老天爺這脾氣,真是說變就變,由不得人不防著。今年三伏天雖說只有30天,可末伏結束快到處暑了。

“秋老虎”要是反撲,莊稼地里的活計更難挨。老話說“伏里有一九,九里有一伏”,寒熱總交錯。可今年這立夏晚了七八天,地氣憋著股燥熱呢。
村東頭的老井早早就見了底,青苔都干成了黃褐色。井水淺了,莊稼喝水可咋辦,老漢們心里都揪著。
熱歸熱,可老輩人的話里藏著經,早作打算錯不了。不管三伏天是熱是涼,地里的活計不能耽擱。
順應著天時種地,比啥都強,這是老把式們的理。至于今年三伏天到底有多熱,且看老天爺咋安排。
咱莊稼人啊,只要準備足了,啥天氣都能應對過去。日子還長,跟著節(jié)氣走,總不會錯到哪兒去。
熱門跟貼